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001年4~6月对辽宁盘锦辽河三角洲地区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试验池中的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Z1~Z5的变态率分别为(77.8±11.3)%,( 67.9±24.2)%,( 47.5±20.7)%, ( 51.1±32.9)% 和( 63.8±27.5)%; 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在池塘中主要集中在上风位,约占43.7%~65.6%,下风位则分布较少,为14.2%~20.1%;在垂直分布方面,Z1~Z4系底层>表层, Z5则相反,表层>底层。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昼夜水平移动主要受风向的影响,有风时它们向上风位方向移动,无风时它们则在池塘中分布较为均匀。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昼夜垂直移动主要收光照的影响,白天它们主要分布在水体中下层,夜间弱光照或无光时,它们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2.
2001年4~6月对辽宁盘锦辽河三角洲地区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试验池中的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Z1~Z5的变态率分别为(77.8±11.3)%,(67.9±24.2)%,(47.5±20.7)%,(51.1±32.9)%和(63.8±27.5)%;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在池塘中主要集中在上风位,约占43.7%~65.6%,下风位则分布较少,为14.2%~20.1%;在垂直分布方面,Z1~Z4系底层>表层,Z5则相反,表层>底层.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昼夜水平移动主要受风向的影响,有风时它们向上风位方向移动,无风时它们则在池塘中分布较为均匀.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昼夜垂直移动主要收光照的影响,白天它们主要分布在水体中下层,夜间弱光照或无光时,它们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在中华绒螯蟹育苗期间二级海水沉淀池和幼体培育池中水温,pH,DO,NH^+4-N,CODMn的昼夜变化,以及幼体不同发育期水温,pH,DO,NH^+4-N,CODMn,NO^-2-N,硫化物的检测结果。提出了Sao状状幼体最佳换水时间为每日凌晨3:00时,培育池CODMn控制范围Z1-Z3期为10-20mg/L,Z4-M期为15-25mg/L。试验期间用漂白粉能有效控制培育池水中的NO^-2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华绒螯蟹繁殖生物学、繁殖影响因素、繁殖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更好指导河蟹养殖业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一座576m^3水体育苗室进行工厂化河蟹育苗生产为例,剖析了从Sao状幼体Ⅰ期(Z1)至Ⅴ期(Z5)及大眼幼体期(M)饵料投喂量及河蟹幼体变态生长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幼体的生长和投饵及影响Z5至M期变态率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测得河蟹幼体各变态期平均体重分别为0.050,0.138,0.411,0.900,2.298mg和6.890mg,各期的平均日投饵率分别为194%,107%,123%,1  相似文献   

6.
低温、降盐度及pH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低温、pH及盐度变化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前期幼体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Z3期幼体对低温(8、9℃)的耐受力最强,3日龄Z1期幼体次之,初孵Z1期幼体最差。低温能推迟幼体的变态时间。孵幼期,水温低于10℃的时间不能超过1d。(2)初孵Z1期幼体的适应pH为6.0-9.1,适宜的pH为7.5-8.7。孵幼和育苗初期,pH不应超过9.3。(3)2.0的盐度降幅有益于将要蜕壳的Z1期幼体变态。(4)降温(21→15℃)、降盐(18→15)、降pH(8.3→6.5)的协同作用会严重影响Z1期幼体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在中华绒螯蟹工厂化育苗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对水体中pH值、氨氮、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及幼体变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对育苗水体中pH值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幼体的发育,微生物制剂能明显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提高幼体变态率。  相似文献   

8.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天然苗种资源已供不应求,因此急需大力发展人工苗种培育。由于地域限制,内地育苗无法取用海水,不同海区的盐度有的相差甚大,同一海域也会因气候与径流的影响而使盐度发生较大波动,以致影响幼体的正常发育及出苗率。赵乃刚[1980],许步动和何林岗[1987」与黄伟[1989」均曾提出过中华绒螫蟹(Eriocheirsinensis)育苗所需的盐度值范围,但关于育苗的合适与最佳盐度范围以及盐度对幼体发育的影响至今尚未见详细的研究报道。本文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中华绒螫蟹育苗的可适与最佳盐度范围和盐度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天然苗种资源已供不应求,因此急需大力发展人工苗种培育。由于地域限制,内地育苗无法取用海水,不同海区的盐度有的相差甚大,同一海域也会因气候与径流的影响而使盐度发生较大波动,以致影响幼体的正常发育及出苗率。赵乃刚[1980],许步动和何林岗[1987」与黄伟[1989」均曾提出过中华绒螫蟹(Eriocheirsinensis)育苗所需的盐度值范围,但关于育苗的合适与最佳盐度范围以及盐度对幼体发育的影响至今尚未见详细的研究报道。本文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中华绒螫蟹育苗的可适与最佳盐度范围和盐度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扣蟹的生态养殖是太仓市浮桥镇的特色水产养殖之一,现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放苗、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华绒熬蟹扣蟹池塘生态养殖的技术特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河蟹工厂化育苗期间水及蟹体中异养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ocheir sinensis),工厂化育苗期间沉淀池水,培育池水和蟹苗体内的异养菌暨弧菌(Vibrio)数量的变化与优势菌株属的组成,以及细菌数量的变化与消毒剂,COD,总氨氮,pH值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育苗水中细菌繁殖速度快,细菌属的组成较简单,弧菌属为优势属,其出现频次占45%,异养细菌的数量与COD和总氨氮含量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我国南方近海重要网箱养殖海水鱼品种之一,而石斑鱼苗种繁育成败对其养殖规模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水培育方式下斜带石斑鱼孵化池水质变化特征。孵化在水泥池中进行,池规格为2.5m×4.0m×1.1m。试验采用益生菌和虾片作为培水材料,益生菌总活菌浓度为1.0×108cells/mL。在孵化前1周,每天同时等量往孵化池中加入益生菌和虾片2次,至试验结束,添加时间分别为早上7:00和下午13:00。处理组1、2、3益生菌日添加量分别为每池160、320、320mL,虾片日添加量分别为每池8、8、16g。每组设2个重复。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后持续培育27d,并分别在孵化后第3、8、13、18、23、27d检测水池中pH值和溶氧、总磷、活性磷、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含量。结果表明:在孵化后第3d,水体中pH值从8.06下降至7.03,之后又上升至初始值。试验期间,溶解氧水平维持在6.86~7.99mg/L之间。总磷和活性磷水平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孵化后第13d,亚硝酸氮水平开始升高,并在孵化后第23d达到峰值(约0.57mg/L)。硝酸氮含量也从孵化后第13d开始上升。各处理组氨氮含量均在孵化后第18d上升至最高值。试验期间,处理组2亚硝酸氮及硝酸氮水平均低于处理组1及处理组2。因此,基于水体亚硝酸氮及硝酸氮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孵化池中日添加益生菌及虾片适宜浓度分别为40mL/m3和1g/m3。另外,为避免可能发生的石斑鱼鱼苗亚硝酸盐中毒,应在孵化后第23d往池中注入适当新水。  相似文献   

13.
用塑料围网将一个池塘分隔成6个100 m2的小池塘,每池放养100只体质量为(10.01±1.02)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杂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180 d后随机采样,称量体质量,测量壳长和壳宽,计算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肌肉营养成分和消化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两种饲料的中华绒螯蟹的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壳长、壳宽及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蟹胃的类胰蛋白酶和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杂鱼组(P<0.05),杂鱼组蟹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种饲料对蟹消化道其他各部位消化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网围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安徽省女山湖围网区的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1)两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月略有差异,长江蟹3月-7月生长速度稍低于辽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8月-10月份长江蟹生长快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2)辽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蟹提前30d,生殖洄游期也相应提前30d。(3)两水系河蟹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增重倍数和回捕率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长江蟹在淮河流域湖泊中网围养殖的生长性能指标优于辽河蟹。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组织内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含量。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四种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0.5%±12.61%,70.25%±14.73%;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27%±0.84%,2.14%±0.68%;日间精密度分别为5.38%±2.46%,3.48%±1.16%。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2μg/g和0.004μg/g。以10 mg/kg蟹体重剂量单次肌肉注射给药后,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内的Tmax,Cmax分别为:1 h,4.323±0.56μg/g;1 h,6.042±0.72μg/g;3 h,2.381±0.43μg/g;3 h,2.101±0.29μg/g,各组织的药物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5.186 h,73.93 h,45.577 h,38.081 h。各组织中均能检测到环丙沙星,但含量均处较低水平,且代谢和消除起伏波动较大。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中华绒螯蟹组织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潜江市鱼塘春季水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春季对潜江市龙湾镇鱼塘水质的调查分析表明,鱼塘水质的平均综合素质指数(I)为3.83,水质属“严重污染”;总磷和氨态氮的污染负荷分担率之和为91.3%,属有机污染。影响该地区鱼塘水质的主要因素有农业退水、河水水质退化及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及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于1979-2000年对大伙房水库6个站点进行了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生态调查和水化学分析。共发现藻类174种,底栖动物34种。分析了水库水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水质生态学综合评价结构表明,大伙房水库水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2级,属中-富营养型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6,(5):1238-1242
The Chinese soft-shel ed turtle Pelodiscus sinensis is a high-valued freshwater species cultured in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water quality, growth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return of Pelodiscus sinensis cul-tured in ponds. P. sinensis were stocked at densities of 1 ind./m2 (LD: low stocking density) and 2 ind./m2 (HD: high stocking density) in 3 000-m2 ponds, with three replicate ponds for each density. P. sinensis juveniles were fed with a commercial dry pel et feed of 46% crude protein and minced fil et of silver carp ans cultured for 122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ous (TP), Chlorophyl-a (Chl. a) and turbidity in LD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HD treatment (P<0.05). The mean TN and TP concentration in LD treatment was 29.3% and 35.7% lower compared to the HD treatment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respectively. Mean survival rates, final weight, average growth rates and P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D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HD treatment (P<0.05), respectively. Production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tocking density, which was higher in HD treatment, but the net income was higher in LD treat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urtles with mean weight 55.6 g rearing at a low stocking density (1 ind./m2) in pond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overal economic return and was effective at improving turtl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饵料培养基对克氏原螯虾池塘浮游藻类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周鑫  秦伟  柏爱旭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8):1474-1480
【目的】筛选出适合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新型饵料培养基,为开展池塘施肥养殖虾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饵料培养基(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鸡粪培养基、鸡粪+猪粪混合培养基)施入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每种培养基设两个重复,试验期间以视野法计数浮游藻类,并测定pH、溶解氧(DO)、氨氮、亚硝酸盐、H2S等相关水质化学指标。【结果】与其他池塘相比,施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池塘的蓝藻门和裸藻门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极显著增加并成为优势种群(P〈0.01);浮游藻类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也均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浮游藻类生物量方面,施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池塘的硅藻门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51.01 mg/L和44.4%,约是其他两种培养基的两倍;而裸藻门和蓝藻门的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水质化学指标方面,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能稳定水体pH,有效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和H2S含量。【结论】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可有效抑制有害蓝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并改善水质,在螯虾池塘养殖中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