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喆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113-1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观念得到了快速提升。绿色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已经成为近年来十分流行话题。人们不再只局限关注自己生活的狭小空间,而对整个社会、整个生态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该文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从居住区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绿色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园林的可持续设计,是园林设计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推动城市园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基于此,结合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设计的相关内涵,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园林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也必然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人们诗意的栖居,实现绿色居住。可持续设计不仅包括产品的设计、环境的设计还包括对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设计、对人们未来生活的设计。基于此,简单探讨绿色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在城市的建设方面更加强调建设的科学合理性、环保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城市中的园林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与城市的建设宗旨相适应,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努力,而且园林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提升空间是比较大的,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现代城市的环境、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园林建设工作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行业也由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广东省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直接关乎与整个广州市园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近些年,虽然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国内其他的先进性园林旅游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从大的环境来看,这不仅仅关乎于广州市作为国际性花园城市的头衔,更对广州市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针对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以实现广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园林中的雨水利用对于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雨水利用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将成为园林设计的趋势。从园林中雨水利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园林中雨水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并以浙江乔司植物园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其他园林景观中的雨水利用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7.
园林水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居民环境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园林水体的类型、设计思路和原则,介绍了园林水体的结构及防渗技术,对园林水体水生植物的种类和选择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园林水体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园林水体在居住区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宿根花卉具有种类丰富、观赏期长、适应性强、群体景观效果好、管理粗放、抗逆性强等特点,对于延长景观的整体观赏期、实现景观的动态美、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符合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宗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植物。文章总结了常见宿根花卉的观赏特点及园林应用形式,并对其可持续利用方式和种植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充分发挥宿根花卉的生态优势和景观优势,以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为解决园林建设中缺乏地方特色、景观单调、管理费用高等问题提供借鉴,以期促进宿根花卉在园林建设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节约型园林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进步的规律和方向。为科学利用资源,建设环境、意境、功能兼具的可持续型园林作品。从水资源、能源和素材使用3个方面探讨了节约型理念影响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以期为设计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运用园林及美学知识,以“简约、原生态、可持续、低造价、低维护”为原则,对帝景星城居住区环境进行规划设计。设计不仅仅只停留在为人们提供观赏、游憩的场所,而且注意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是营造一种容纳与体现现代休闲风格的场所,人们在其中可住、可行、可游,同时使得居住生活与社区活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共同塑造出和谐而且生机勃勃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集约型资源利用与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巍  王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399-5400,5584
城市生态环境所受破坏日益严重,"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目标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创造优于原景观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土地资源、山水及森林资源、能源等资源的集约,是集约型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是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景观生态学与土地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诠释。进而将宏观的景观生态学引入相对微观的景观设计当中,进一步丰富现代景观的设计理念,以适应新时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结合生态系统平衡原理进行设计,实现城市与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废物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物填埋场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其生态系统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通过生态恢复促使其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并通过景观设计赋予利用和美学的价值,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废物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对其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途径进行综述,并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拟定了其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王丁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36-15239
在全球环境问题背景下分析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的突出作用与显著成效,强调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处理人地关系的综合学科,将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多种景观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丽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76-10376,10394
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作为景现绿化材料,以中医药传统文化景观为主线,把科学知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药用植物的教学实习、科学研究、保护、展示的功能,又起到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努力将新校区打造成集教学、科研、开发、科普、旅游、休闲、养生保健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7.
以郑州市观光农业园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丰乐农庄园区结合郑州市的地理条件进行农业景观规划和地域景观规划,较好地利用了农业资源、解决了城市近郊农民土地利用率低的困境,实现了发展高效农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合理结合。  相似文献   

18.
乡村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乡村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乡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土地的持续有效利用.为此,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首先简要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及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多目标性,然后着重论述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生态网络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等几种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最后提出,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整合可以推动乡村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生态园林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凯 《现代农业科学》2008,(11):67-67,72
在分析生态园林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构建生态园林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5):168-170
湿地公园自身的景观结构变化影响了系统景观的生态过程,公园系统内和系统以外流域不良的景观结构制约了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如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对本地物种的多样性生长产生抵触作用,并能消灭本地物种的生长能力,因此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已有研究,主要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评价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