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助县高位水地油菜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助县高位水地春油菜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分析N、P、K营养元素之间的肥料效应,得出肥料效应方程和最佳施肥量.推荐该地区油菜施肥量分别为N:114kg·hm-2,P2O5:60.6kg·hm-2,K2O:18kg·hm-2.此时的最高产量为4185kg·hm-2.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施用N、P、K肥"3414"肥效试验表明,在厦门市翔安区当地试验条件下,N、P、K肥均影响马铃薯产量,且N、K肥对产量的影响较P肥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马铃薯产量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元二次回归(F=8.1025F0.05=5.9988;R=0.9737**)关系,推荐N肥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277.64 kg.hm-2,N∶P2O5∶K2O=1∶0.24∶1.93,最高经济产量36657.24 kg.hm-2;N肥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229.32 kg.hm-2,N∶P2O5∶K2O=1∶0.30∶1.85,最佳经济效益为36285.41元.hm-2。  相似文献   

3.
进行“3414”田间试验,建立蔬菜氮磷钾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研究三要素最佳用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经济施肥量平均分别为,叶菜类蔬菜N(231士63)kg· hm-2、P2O5(77士30)kg·hm-2和K2O( 190士48)kg·hm-2,根茎类蔬菜N(183士37)kg·hm-2、P2 O5(130士40)kg·h...  相似文献   

4.
平衡施肥对芥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试验方案,开展芥蓝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模拟出芥蓝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芥蓝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83.1kg·hm-2、P2O542.2kg·hm-2和K2O120.6kg·hm-2,最高产量为27764.3kg·hm-2;芥蓝最高利润施肥量为N 176.6kg·hm-2、P2O541.8kg·hm-2和K2O 110.2kg·hm-2,芥蓝最高施肥利润为31926.9元·hm-2;阶段施氮结构比例为0.391∶0.371∶0.239,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27191.1kg·hm-2。在相同肥底水平下,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溶性总糖与磷、钾用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硝酸盐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磷肥和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后期施肥比例越大,芥蓝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越低,而硝酸盐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5.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T3(N 300kg·hm-2P2O5210kg·hm-2K2O 150kg·hm-2)、T5(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 kg·hm-2)、的肥料配比及施用量适合于加工番茄的高产,产量分别达到111360 kg·hm-2、111450 kg·hm-2,但从经济效益分析T5的经济效益最好,每公顷比对照CK(N Okg·hm-2P2O50kg·hm-2K2O0 kg·hm-2)净增收2487元.  相似文献   

6.
线辣椒“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线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及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利用"3414"试验设计实施了青线椒1号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青线椒1号施用氮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6960kg·hm-2,增产率13.88%,纯增收入27064元·hm-2;磷肥的最大增产量为2484kg·hm-2,增产率5.69%,纯增收入9333元·hm-2。钾肥每公顷最大增加产量1584kg,增加纯收入5710元,增产率3.63%: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青线椒1号N、P2O5、K2O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72.5kg·hm-2。、69.6kg·hm-2、88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70.5kg·hm-2、66.4kg·hm-2、84.6kg·hm-2。  相似文献   

7.
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在福建省蔬菜主产区进行63个菜后稻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菜后稻的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菜田对稻谷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9.1%,施用氮磷钾平均增产16.5%、6.7%和9.0%。"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30mg.kg-1、>54 mg.kg-1和>140 mg.kg-1,"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分别为<200 mg.kg-1、<19mg.kg-1和<74mg.kg-1,"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相应指标范围则介于二者之间。"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超高产水稻经济施肥量为N 150kg.hm-2、P2O545kg.hm-2和K2O 92kg.hm-2,"高"土壤肥力等级的普通水稻品种经济施肥量为N 62kg.hm-2、P2O520kg.hm-2和K2O 57kg.hm-2,"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为N120kg.hm-2、P2O537kg.hm-2和K2O 40kg.hm-2。土测值与菜后稻的推荐施肥量之间满足指数模型,建立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土测值与推荐施肥量的回归方程式,达到了因土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苏北地区高产夏玉米苏玉29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及其配比优化。结果表明,在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沈滩村,为实现苏玉29高产目标,施肥量以N 300 kg·hm-2,P2O560 kg·hm-2,K2O 54 kg·hm-2最佳,即氮∶磷∶钾配比5∶1∶09。该地区氮肥对苏玉29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磷钾肥。优化施肥区(N2P2K2)的空秆率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而穗长、单穗粒数、千粒重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区(N2P2K2)的籽粒产量为7 926 kg·hm-2,分别比无氮(N0P2K2)、无磷(N2P0K2)、无钾(N2P2K0)施肥区增产190%,140%与70%;优化施肥区(N2P2K2)产值可达19 736 元·hm-2,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日光温室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施肥量、施肥量和灌水量的交互作用、灌水量对番茄的产量都产生显著的影响;番茄果实品质的各个指标受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影响各异,适当减少灌水量、施肥量可以明显地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综合考虑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施肥量为鸡粪30 000 kg·hm-2、纯N 2 584.5 kg·hm-2、纯P 625.5 kg·hm-2、纯K2O 1 845 kg·hm-2,灌水量为2 775 m3·hm-2为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0.
磷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施用磷肥,通过施用不同数量磷肥研究其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对大豆株高和叶绿素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盛花期和鼓粒期,NP3K(N 10.13kg·hm-2,P2O577.63kg·hm-2,K2O 60kg·hm-2)和NP2K(N 10.13kg·hm-2,P2O551.75kg·hm-2,K2O 60kg·hm-2)处理与NP1K(N 10.13kg·hm-2,P2O525.88kg·hm-2,K2O 60kg·hm-2)处理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盛花期根瘤数和根瘤干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固氮酶活性NP2K处理最强,能够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得到较高的产量,并改善大豆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下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特点,为结合棉花生育特性制定高产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不同施肥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高9.68%~119.70%,氮、磷、钾吸收量分别较对照高12.52%~231.80%、14.92%~170.15%和13.00%~263.10%;各施肥处理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42%~81.71%和15.51%%~136.96%.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量均大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积累以N3P2(N 360 kg·hm-2,P2O5 135 kg·hm-2)处理最高,氮、磷素吸收以N3P2处理最高,钾素吸收以N2P2K2(300kg·hm-2,P2O5 135 kg·hm-2,K2O 75 kg·hm2)处理最高,籽棉和皮棉产量以N3P2处理最高.N3P2处理在生育期内干物质总积累为23 218.00 kg·hm-2,氮总吸收量为548.11 kg·hm-2,磷(P2O5)总吸收量为183.62 kg·hm-2,钾(K2O)总吸收量为668.98 kg·hm-2.籽棉产量为5 627.00 kg· hm-2,皮棉产量为2 622.33 kg·hm-2.每生产100 kg皮棉,适宜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N 2.21 kg、P2O5 0.91 kg和K2O1.41kg,植株吸收养分适宜比例[m(N)∶ m(P2O5)∶m(K2O)]为2.42∶1.00∶1.55.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对荞麦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方程,研究不同肥料配施方案对荞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料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磷肥有机肥钾肥氮肥;适当增施磷肥对荞麦产量有显著提高;氮肥与钾肥、磷肥与有机肥配施有正交互作用,均可显著促进荞麦增产。N、P2O5、K2O和有机肥的最适配比为7∶1∶3∶1 088。最适施肥量为:N为447.75~512.25 kg·hm-2、P2O5为70.8~75 kg·hm-2、K2O为209.85~240.15 kg·hm-2、有机肥为76 752~82 656 kg·hm-2。  相似文献   

13.
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旱地种植蚕豆增施钾肥试验研究,为山旱地蚕豆高产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N、P肥基础上增施钾肥,能够提高蚕豆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蚕豆产量达到3017-4212kg·hm-2,增产13.8%-39.6%,新增收益1251-3402元·hm-2,产投比达到2.2-6.0∶1。钾肥对产量的效应符合"抛物线"肥料效应方程y=-0.075x2+19.187x+2936.9,(y=产量,x=施K2O量)。该试验条件下,K2O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27kg·hm-2,蚕豆最高产量可达4164kg·hm-2;考虑肥料成本和蚕豆价格,蚕豆的最大利润施钾量为K2O 113.7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广两优676’超高产水稻作为菜后稻的施肥效应,应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在菜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钾含量丰富的菜田上,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磷钾肥具有一定增产作用。根据建立的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到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施肥量为N 103kg·hm-2、P2O541kg·hm-2、K2O 103kg·hm-2,氮磷钾适宜施用比例为1∶0.4∶1。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完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庆安县水稻主产区黑土和草甸黑土水稻高产优质适宜的氮磷钾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产条件下,庆安县水稻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00~15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1.7 ∶ 1 ∶ 1.3.在高产条件下,水稻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100~20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2.5∶1∶1.3.从产量和品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庆安县水稻施肥氮、磷、钾的适宜用量为N 100~15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为宜,过高或过低对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杂交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6种密度和5种施肥量的不完全方案下,研究了优质杂交冬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63的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综合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表现,在本试验所设置的处理范围内,N、P2 O5、K2 O、B施用量分别为240.0,120.0,210.0,1.2 kg.hm-2时,密度以22.5万株.hm-2为佳;N、P2 O5、K2 O、B施用量分别为180.0,90.0,158.0,0.9 kg.hm-2时,密度以37.5万株.hm-2为适;其余施肥水平时,密度以45.0万株.hm-2为好。无论密度高低籽粒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较高密度条件下的增产幅度小于较低密度条件下的增产幅度;施肥量较低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增加,施肥量较高时则不然,高施肥量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产量反而下降。试验以密度22.5万株.hm-2,N、P2O5、K2O、B施用量分别为240.0,120.0,210.0,1.2 kg.hm-2的处理组合籽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干旱区农业发展新途径,研究在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3P2K2(N 326.25kg·hm-2,P2O5138kg·hm-2,K2O 90kg·hm-2)处理下马铃薯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在N3P2K2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高,达61 516kg·hm-2。施氮量217.50kg·hm-2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31%;施磷量69kg·hm-2处理下,磷肥利用率最高为16.09%;施钾量45kg·hm-2处理下,钾肥利用率最高为64.67%。N3P2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0.17kg·hm-2·mm-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旱地冬小麦养分管理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控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水分与肥料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0~200 cm土层在底墒为650 mm时,不同水分条件下3个平衡施肥处理(Y1:N 13.9 kg·hm-2、P2O54.65 kg·hm-2、K2O 15.3 kg·hm-2,Y2:N97.5kg·hm-2、P2O532.7 kg·hm-2、K2O 107.6 kg·hm-2,Y3:N 181.2 kg·hm-2、P2O560.6 kg·hm-2、K2O 199.8 kg·hm-2)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灌浆期,在各水分条件下,0~8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及积累量在Y1施肥量水平下与不施肥处理(Y0)差异不显著,Y2、Y3水平较Y0和Y1硝态氮平均含量增加98.6%~363.6%(P0.05),硝态氮积累量增加98.2%~260.9%,Y3与Y2无显著差异;施肥量的增加对80~1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无显著影响。在生育期补灌100mm(R3)、78 mm(R2)、56 mm(R1)条件下,冬小麦成熟期3个施肥量80~16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不补灌(R0)分别减少27.2%~41.0%、44.8%~48.4%、23.7%~49.4%,较高的水分条件加剧了土壤硝态氮向深层的淋溶。从满足冬小麦营养需求、减少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冬小麦的适宜施肥量为Y2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黔西北山区麦田的科学施肥,在毕节市海子街镇红堰村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小麦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氮磷钾肥配施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达到6 193kg·hm-2,比不施肥时提高55.49%;2)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施磷和钾肥虽然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但是增产效果不显著;3)小麦的最大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07.38kg·hm-2、P2O598.70kg·hm-2、K2O 85.11kg·hm-2。  相似文献   

20.
单季直播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及大田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单季直播晚稻进行测土配方"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N3P2K2为最高,第2位是N2P2K3,第3位N2P3K2。虽然增加氮肥对晚稻增产显著,增施钾肥和磷肥也有增产的作用,但增施肥料增加了生产成本,比较合理施肥量是N2P1K2、N2P2K22种。将此结果应用于大田生产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增产915 kg·hm-2,节约成本1 380元·hm-2,增加经济收入3 576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