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豆粕短肽含量,有效促进其吸收利用,试验通过对豆粕蛋白氮溶指数(NSI)的研究选择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 H值11,酶量4 m L,温度50℃,酶解3 h;风味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 H值7.0,酶量2.5 g,温度55℃,酶解2 h。经二次酶解后,豆粕蛋白在p H值为7时其三氯乙酸氮溶指数(TCA-NSI)可由原来的8.3%增加到72.3%,短肽含量增加近10倍。说明经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降解后将大大提高豆粕蛋白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脱脂豆粕的利用率,试验选用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组合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抗氧化肽,以加酶量(E/S)、温度、p H及时间为自变量,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各因素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提取大豆抗氧化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E/S)5%、温度58℃、p H 10及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大豆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9.94%,与预测值90.69%的相对误差小。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生产大豆虾粉肽的适宜蛋白酶及酶解条件,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为检测指标,按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逐一分别对3种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酶解体系中的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均显著影响3种蛋白酶对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酶解效果.在3种蛋白酶中,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其次是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差.酸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条件为:酶浓度为2000 U/g,底物浓度为9%,pH值3.5,酶解时间为3.5 h,温度50℃.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玉米黄粉蛋白为原料,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小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等5种酶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显著(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SI)为1.679,可作为制备玉米黄粉免疫活性肽的最适水解酶。以加酶量(E/S)、p H和底物质量浓度作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4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2.0 g/L、pH 8.0、底物质量浓度80.0 g/L和酶解温度40℃;酶解90 min;在这个条件下,玉米黄粉免疫活性肽水解度可达12.50%。  相似文献   

5.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米糠抗氧化肽,以温度、pH、底物质量分数(S%)、加酶量(E/S)和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酶解液的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Box-Behnken进行4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温度50℃,pH 9,底物质量分数(S%)4%,加酶量(E/S)1.9,时间5 h,在这个条件下,酶解液的还原能力达到0.829。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选用碱性微生物蛋白酶,研究得出酶解法制备大豆肽的最佳工艺参数:豆粕预处理条件为90℃水浴加热10min,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5%(W/V)、加酶量5万单位/g蛋白质、温度50℃、pH值10、酶解时间5.5h。蛋白质水解率达到25%,平均肽链长度为4.0。制得大豆肽粗蛋白质含量66.83%(DM)。并对制得大豆肽和原料豆粕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试验是以豆粕为原料提取大豆肽的工艺条件筛选,以水解率和产品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水解条件的优化分别确定水解温度、p H值、固液比和水解时间,并经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采用酶法制备大豆肽的条件筛选,分别进行单酶、双酶及三酶的最优提取条件的筛选,最终确定最佳复合酶配比,即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为1??2??3,酶解条件是p H值8.5、温度50℃、时间为4.5 h、水解率为86.39%、苦味值为2。三酶复合,既能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率,又能大大降低了酶解液的苦味值,采用三酶复合酶解的方法较为适用于工业上生产高收率、低苦味大豆肽。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黄粉醇溶蛋白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玉米黄粉抗氧化肽,以加酶量(E/S)、p H、温度和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Box-Behnken进行3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加酶量(E/S)为8.00%,p H为9.30,温度为52℃,酶解时间为4 h,在这个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83.06%。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菜籽粕为原料,酸处理将菜籽粕脱毒后,采用碱溶酸沉法提纯菜籽蛋白,再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菜籽蛋白制备菜籽多肽,采用单因素逐级优化试验设计,以酶解液中菜籽多肽的含量为指标优化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处理后的硫甙含量下降了84.32%,碱溶酸沉后,蛋白的提取率为76.25%。单因素逐级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最适条件为底物浓度4%、加酶量7%(E/S)、温度50℃、p H 8.5、酶解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多肽含量为(35.4±0.11)mg/m L。  相似文献   

10.
建立并优化以雄蚕蛾蛋白粉为原料酶解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技术,有助于研发具有功能活性的雄蚕蛾保健产品。首先以雄蚕蛾蛋白的水解度和肽得率为考核目标,对酶解工艺中的酶解液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种类及其配比、料液质量浓度及酶用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 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浓度等4个因素的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并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做回归分析,验证试验结果提示建立的雄蚕蛾蛋白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对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性。最终确定以Alcalase蛋白酶和丹尼斯克碱性蛋白酶对雄蚕蛾蛋白粉进行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 H 9.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30 min,料液质量浓度70 g/L。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雄蚕蛾蛋白粉的水解度为27.32%,肽得率为50.43%,酶解效率综合值为40.47%。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酶解螺旋藻藻胆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工艺,从新鲜螺旋藻藻泥中提取藻胆蛋白作为原料,使用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OH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底物浓度、酶与底物比、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酶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底物浓度15 g/L,酶与底物比2%,温度45℃,p H值7.0,酶解4 h;在该条件下,·OH清除率为61.89%。  相似文献   

12.
以猪肺为原料,研究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猪肺蛋白肽的条件。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进行猪肺酶解,底物浓度12%,温度45℃~48℃,酶解时间12h,酶量E/S=4000U/g为最适合反应条件,可获得小肽含量55%以上的猪肺蛋白肽产品。  相似文献   

13.
豆粕中抗原因子众多,为了更好利用及改善豆粕品质,试验在酶解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根据蛋白酶作用最适pH分类的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分别对豆粕进行酶解,研究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抗原蛋白的影响。试验条件为加酶量0.2%,料水比2∶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h。结果显示,豆粕经过酶解后,抗原蛋白显著减少,小肽含量增加8.2~20.95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增加-3.2~1.3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不同酸碱性的蛋白酶对豆粕抗原因子的降解效果不同,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选择适宜的蛋白酶对抗原进行降解,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母乳是婴幼儿的最佳食物来源,而乳清蛋白是营养和活性物质的基础,其中生物活性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研究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活性肽,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4种酶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乳清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最适于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此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 7.21、反应温度50.03℃、酶与底物比(E/S)4 486.68 U/g、酶解时间5h;影响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因素大小为:酶与底物比>温度>pH值.利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过滤色谱G-25、G-15分析得出组分峰Ⅰ抗氧化活性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60.31%.  相似文献   

15.
鱼鳞是鱼真皮层的胶原质生成的骨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补钙、美容、促消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但生活中却经常被当作是废弃物被扔掉。试验用菠萝皮中提取的蛋白酶来酶解草鱼鱼鳞蛋白,运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以水解度/%作为响应值,分析底物质量分数(S)/%、酶解时间/h、酶解温度/℃和加酶量(E/S)/%这4个因素对菠萝皮蛋白酶酶解草鱼鱼鳞蛋白效果的影响,试验获得最佳酶解条件为5%的鱼鳞中加入9%的菠萝皮蛋白酶68℃酶解2.5 h,获得水解度最高为(1.327%±0.040%),该条件具有很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豆粕蛋白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酶解条件,结果显示,将50 g豆粕蛋白与600m L水配制成固液比1∶12的豆粕蛋白悬液,调节pH值为11,加入碱性蛋白酶4 m L,温度为50℃,维持pH值不变酶解3 h后85℃灭酶15 min,调节pH为7,加入风味蛋白酶2.5 g进行二次酶解,维持pH7.0,在55℃条件下酶解2 h,酶解液经喷雾干燥得豆粕寡肽,其三氯乙酸氮溶指数可达72.3%,赖氨酸含量可达48.5 mg/g。  相似文献   

17.
吕刚  张克英 《饲料工业》2007,28(23):5-9
试验首先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了Alcalase(内切酶)单酶体外水解豆粕生产大豆肽混合物的适宜参数,结果表明:Alcalase水解豆粕的适宜条件为温度60℃,初始pH值7.9~9.0,反应时间4~6h,酶水平0.012~0.024AU/g豆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Alcalase、Flavourzyme联合使用水解豆粕的回归方程,结果为:Alcalase与Flavourzyme同时合用水解豆粕时,蛋白酶水平、水解时间与反应体系中TCA-NSI、NH2-N含量的二次回归方程是成立的。据此方程及生产实际成本,确定在温度50℃、未外加任何酸碱调节pH值条件下,适宜参数为:Alcalase0.006~0.021AU/g豆粕,Flavourzyme水平为2LAPU/g豆粕,反应时间6~10.5h,此时NH2-N含量8.807%~13.33%,TCA-NSI为31.66%~56.53%,平均肽链长集中在2~5个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BOSAR蛋白酶为原料,研究其对豆粕、菜粕和棉粕的消化率;探讨其与其他蛋白酶相比对豆粕小肽及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BOSAR蛋白酶对3种原料消化率均高于普通中性蛋白酶。与1398中性蛋白酶相比,对豆粕、菜粕和棉粕消化率分别提高5.2%、3.5%和15.1%。BOSAR蛋白酶与其他蛋白酶相比对豆粕小肽含量影响表明:经BOSAR蛋白酶酶解的豆粕小肽含量达到13.25%,相比于国产蛋白酶1和国产蛋白酶2小肽含量分别提高66.7%和53.0%;比进口酶提高3倍多,经BOSAR酶酶解后的豆粕7S和11S亚基已经基本消失,BOSAR蛋白酶显著优于其他3种蛋白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枯草芽孢杆菌降解豆粕、玉米粉和酪蛋白的能力,试验选用3株性状优良的猪源枯草芽孢杆菌A7株、H6株、S1株为供试菌株,优化培养后定性分析3株菌的产酶能力,提取各菌株培养后的粗酶液定量评定菌株酶解豆粕、玉米粉和酪蛋白的能力。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A7株分泌蛋白酶能力明显强于其他菌株。进一步采用粗酶液降解豆粕、玉米粉和酪蛋白,试验组各底物水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A7菌株增加幅度最大。A7菌株各底物的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较高,同时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TCA-NSI)和非蛋白氮(NPN)含量增幅均最高,其中酶解玉米粉时TCA-NSI增幅可达25.18%,NPN增幅可达27.89%。A7菌株对饲料样本豆粕、玉米粉的降解率分别为53.13%和11.17%,比对照组提高了17.64%和7.49%,且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说明A7株蛋白酶无论是对饲料蛋白还是硬性蛋白,都具有良好的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蛋白酶对豆粕的体外消化率、小肽含量变化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豆粕抗原的影响。蛋白酶对豆粕的体外消化结果为:43%豆粕和46%豆粕的消化率分别为70%和74%,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7%和13.8%。蛋白酶对豆粕中小肽含量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影响结果显示:43%豆粕和46%豆粕经蛋白酶酶解1h,小肽含量迅速提高,含量分别为14.14%和14.99%,几乎达到峰值;经蛋白酶处理后的43%豆粕和46%豆粕胰蛋白酶相对剩余酶活与对照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分别为85%和60%。其对豆粕抗原影响表现为:经蛋白酶酶解后的豆粕7S和11S亚基已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