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应用化控剂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增密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增加密度后将导致株间竞争加剧,玉米群体郁闭严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早衰、易倒伏、易染病,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密度增大后,冠层透光能力大大减弱,使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光照严重不足.导致光和生产率下降,通过喷施玉米化控剂来达到植株矮化、改变冠层结构,降低穗位,促进下部叶片的受光强度,并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达到密植增产的目的.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增加密度是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增加密度将导致植株间竞争加剧,玉米群体通风透光不良,易倒伏,导致玉米产量、品质下降,倒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八五二农场2013年进行了密高化控剂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以验证其对玉米的化控效果,进而为生产上大面积应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玉米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和价格的上升,玉米成为垦区旱作农业大面积种植的首选作物。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株间竞争,造成植株群体通风透光不良、植株早衰、易倒伏,从而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喷施化控剂,可以控制株高,减少倒伏,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加产量。为了进一步研究化控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新华农场2013年玉米应用化控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引起夏玉米倒伏的原因 (一)品种。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种植密度不合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生产上玉米田间管理粗放,有的播种后不间苗、不定苗。造成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郁蔽。田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节间长,缺乏韧性。一旦遭遇风雨袭击,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5.
玉米倒伏、倒折的原因及防倒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玉米倒伏、倒折的原因 1.1 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时,群体内部通风、透光不良,植株茎秆发育纤细、脆弱,株高增加,穗位升高,植株重心上移,使抗倒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大风天气,就会造成倒伏或倒折。 1.2 施肥不合理。单纯施用氮肥、磷肥,玉米植株的倒伏率都比较高;而只有当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凉单1号玉米植株性状、叶面积系数、透光量的研究,确认了在河西走廊种植凉单1号玉米高产的最适密度为9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玉米青枯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而弯孢菌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都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一、玉米青枯病发生与防治1、发生原因1.1栽培与管理因素。不合理栽培导致种植过密、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磷钾肥和有机肥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抗病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玉米通透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有效改善植株的通风和透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用紧凑型、矮秆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进行施肥,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玉米偏垄密植通透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通透栽培技术是一项改善玉米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来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增强植株光合作用、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的新型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在望奎县己经试行推广多年,但效果仍不十分理想,存在田间管理不方便、不能培土壅根、易倒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玉米通透栽培技术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良种、良法结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来提高玉米质量,增加种植密度,利用合理的间作模式、科学施肥,进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耐密优质、高产、抗逆良种,应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良种、良法结合,实现扩源强流、增库,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来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其技术体系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应用优质高产玉米良种,改变种植方式,增加种植密度和科学施肥,在生育期喷施玉米化控剂,控制营养生长,进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引起夏玉米倒伏的原因 (一)品种.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种植密度不合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生产上玉米田间管理粗放,有的播种后不同苗、不定苗,造成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郁蔽,田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节间长,缺乏韧性,一旦遭遇风雨袭击,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耐密优质、高产、抗逆良种,应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良种、良法结合,实现扩源强流、增库,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来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其技术体系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应用优质高产玉米良种,改变种植方式,增加种植密度和科学施肥,在生育期喷施玉米化控剂,控制营养生长,进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县本是玉米上的一种次要病害,但近几年由于玉米种植品种的不断变化,玉米种植密度越来越大,造成玉米通风透光能力越来越差,严重影响田间的温湿度,使田间的温湿度随密度的增大而逐年增加,加上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玉米品种抗病性参差不齐,使玉米病害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田间一般病株率5.5%,严重地块达到13%。进入7月份后,如遇降雨频繁并出现了高温、高湿天气,势必导致该病大面积流行,而且一旦发病,病情呈迅速上升趋势。随着玉米生长发育和植株的增高,将大大增加防治难度,如不及时防治,势必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前言:密植栽培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我省玉米生产受耐密型品种缺乏、传统垄作等影响,在增加种植密度、实施密植栽培过程中,导致了玉米生长繁茂、高大,通风、透光不良,空秆、倒伏现象严重,严重制约高产、高效技术路线实施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利用4个代表当前植株类型的玉米杂交种,研究了5种密度对形成玉米产量性状有关部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与玉米产量有正向相关的主要个体产量性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单株的叶面积、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群体的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现出增高趋势;玉米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前类型的玉米品种出现高产的种植密度在70000株/hm^2~90000株/hm^2,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是在8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7.
(一)种植密度不合理。河南省一些地区.由于种植习惯的原因,生产上对玉米的田间管理较粗放,有的农民甚至播种后不间苗、定苗,种植密度过大,使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拥挤,群体过大,玉米个体的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瘦弱,玉米个体的抗性下降.极易发生病虫害和倒伏。  相似文献   

18.
以10个玉米品种为筛选材料,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开展耐密稳产玉米品种的筛选。对参选玉米品种在2个密度下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果穗以及产量性状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的花期和吐丝期间隔,有利于玉米植株的授粉。密度的增加使植株干重显著下降,经济系数变小,植株的空秆率显著升高,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发生变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籽粒数显著减少,收获时籽粒的含水率显著降低。综合诸多因素,筛选出的耐密稳产玉米品种有吉东59、先玉335、登海605和陕单618。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高秆高产作物,生育中一期易受风灾侵袭发生倒伏.倒伏后的玉米植株彼此覆盖,茎叶重叠,影响通风透光,妨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并且,倒伏不利于授粉结实,还能引起根系的折断损伤,导致吸收机能减弱,影响籽粒饱满和籽粒品质,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稳产高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选取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取4个不同肥量,3种种植密度,共设12个处理,研究密度与肥料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密造成个体营养面积缩小,个体间竞争激烈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百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秃尖变长,最终导致产量下降。施肥750kg/hm2的情况下,密度9.75万株/hm2的处理7产量最高,在继续增加肥料不能被转换利用从而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