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邻居说:孟庆颐爱石头已经“鬼迷心窍”了。这是一个特殊的居室。床头、橱架、桌底、甚至厕所的犄角旮旯,都是闪闪发光的绿石头。这些被主人视为珍宝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色彩绚丽的石块,是他从五里外的崂山仰口沙滩上一块块拣回来的。他痴情地观赏,发自内心的喜悦,却惹怒了身边的老伴。“哎呀!整天跟着石头玩命,家里的事儿还走点心思  相似文献   

2.
后稷诞生     
<正>尧作部落联盟首领的时代,在有邰这个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名叫姜,生性好动,喜欢游乐。这一天,姜到郊野去游玩,回来的时候,偶然发现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足印,姜觉得很  相似文献   

3.
“十指纤纤育芬芳,小街曲巷有花王。缤纷瓦上千株秀,缘自梅英一瓣香。”这是中共湛江市委书记温戈同志在去年国庆节前夕,登上待业女青年郑梅英的“屋顶花圃”,即兴成咏的诗篇。在湛江市赤坎区南方新村一巷35号居民的住屋上,有一个“屋顶花圃”,只见那百日红、鸡冠花、菊花、芍药、蟹爪兰、银柳、绯牡丹、文竹、海棠、芙蓉、四季桔、桃花、日本山鹰、飞来凤……等等,许多可爱的花儿,层层迭迭,摆满了屋顶、走廊,生机勃勃,美丽极了,育花人就是郑梅英。小郑生在普通工人家庭,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她读小学时,就用椰子壳栽花种草,还省下父母难得给的零花钱买花盆种花。1976年,她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这位生性好静的姑娘,敏锐地观察到了社会上的变化:人们开始讲究起美的享受,喜欢养花的人越来越多。她想:我建个花圃,专业种花,为人民创造美,不是很有意义吗?  相似文献   

4.
黄山毛峰出在美丽的黄山,每年在谷雨前后采摘,又名“谷雨尖子”。上等的毛峰叫“茶宝”,又叫“茶女红”。民间传说:清晨用山泉水沏茶,在怀中缭绕的热气中,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跪在树旁,采摘那迎着朝阳长出的第一枚叶子。关于茶女红,还有个故事呢。从前,在黄山有个孤女叫萝香,长得如花似玉,美丽、善良、灵巧,歌声动人,常常边采茶边唱歌。邻村有个年轻的柴汉叫石勇。他每晨上山,绕路萝香屋前经过,听她唱歌,下山也从她屋前经过,喝杯香茶,香沁肺腑。他偷偷地爱着萝香,可怕姑娘受委曲,不敢言明。每天,他都悄悄地放一捆柴在萝香屋边,再累,也要…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扭曲     
一块石头,在旷野里吃力地咀嚼着古老的风。沧桑岁月,匆匆而去的时光,确实让这块石头古老了许多。因而,电招眼了许多。时尚的记忆中,这块石头居然有一个机会,与一株名叫“美丽南洋杉”(亦叫异叶南洋杉)的幼树邂逅。一位盆景制作者,将那杉树“嫁接”在石头身上,成了一道小小风景。(见下图)石头瘦骨嶙嶙。杉树的根顺着石头凹凸不平的岁月辙痕以及粗细、深浅不一的开裂缝隙,迭宕、虬曲地走向、穿行。树根坚定的附着力很在意地传导给石  相似文献   

6.
香石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是全世界公认的“母爱之花”,象征慈祥、温馨和真挚,在母亲节给母亲献上一束康乃馨已成风尚。母亲节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为什么要献康乃馨?其中有一番来历。 1907年5月,美国费城的安娜·嘉维斯女土在母亲逝世的追悼会上,向母亲献上了一束她生前喜爱的康乃馨。安娜还让亲友也都佩带白色的康乃馨,以纪念她母亲,还提议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每个人都沐浴着母爱长大,她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就开始宣扬她的思想。她给许多有影响力的人写了无数的信,并在各地组织了母亲节的庆祝活动,逐步地获得了世人的认同。1914年5月7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随着文化交流,母亲节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正端详看面前花瓶里插着的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人们更加紧密地将康乃馨和母亲节联系在一起。康乃馨便成了“母爱之花”。后来又形成寓意:红色康乃馨表示母亲健在,白色表示母亲已经去世。  相似文献   

7.
柯尔克孜族     
《新疆农垦科技》2012,(7):59-59
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县。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东、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相似文献   

8.
冷冰冰、硬梆梆、凹凸不平的石头组成了一座座巍峨的大山。山,多情而又寂寞,这是它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性格。多情,指的是姿态万千;寂寞,指的是内涵深邃。这种山峰的静、默、伟大和永久性,可说是中国人喜欢石头的原因。人们爱的就是这种姿态万千、内涵深邃的山。一个人必然不能天天都游山,所以就想到把石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听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些"点石成金"的人会告诉你,在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这已不再是传说,精美的石头真的唱起了歌。守着金山没饭吃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在2006年以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贫困乡镇,但短短几年里,变得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企业林立、群众富裕。这都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奔走呼吁、党委政府的帮助引导和内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一直有着轻商思想,独有卖花却被人奉为雅事。 许多古诗都描写了卖花。我国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曾在词中说:“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点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她买的是什么花,词中没有说,我们可以想象她可能买的是一株海棠,栽到自  相似文献   

11.
鲜花的诉说     
谁能说,鲜花无言? 她用美丽表达心声! 谁不知,鲜花有意, 她是传情的圣洁之物! 鲜花,她总是被人们赠送给最可爱的人,表达他们的敬仰之意,诉说他们的感激之情!也许您会问,今天,谁是最可爰的人? 鲜花告诉您:奋战在抗御“非典”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相似文献   

12.
我将铁线蕨种在珊瑚石上,十几年了,几乎不用特别管理,每年都长得非常好。 将珊瑚石或其他既漂亮又吸水性强的石头放在水中浸泡几天,经常换水洗去盐分。把带根的铁线蕨用土或青苔、水苔固定在石头上,保持根部湿润。然后整体放在有水的容器中,要记着时常往石头上喷些水。当然,还可以在盆里养两只小红鲫鱼,增加欣赏趣味。  相似文献   

13.
“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哀歌……”,上了年纪的人,大都记得聂耳这支歌曲,记得旧社会的惨痛,不会忘记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妓舞女。正是这首歌曲的启示,使我发现了这一根材。这是一个受摧残的歌女形象。她,披头散发,右手按着花几,以支撑她濒于倾倒的身躯,左手向侧前平推,示不堪忍辱悲恸之状。一个受尽世间凌辱的歌女跃然几上。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造就了石头,又加鬼斧神工,于是,形形色色的奇石、巧石、雅石、丑石走上了书柜案头,成为人们赏玩珍藏的宠物。古人论石有“漏、透、瘦”之说,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形。而就“形”论,还应该包括“皱”。一块石头,皴皱遍体也是一种韵致。诸如“色”、“质”更不待言。唯有一个“理”字,似乎谈论较少。我们欣赏雨花石,除了它的质地色彩,还在它的纹理,那云霓飞瀑般的种种图形,往往令人称绝。  相似文献   

15.
饱满圆润,有石头的质感;花纹多变,有石头的纹理。这扔在石头堆里找不见、种在砂砾石中能开花的“石头”,不知迷倒了多少人。也许您是其中之一,高手的种养秘笈不知对您可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我对奇石有着特殊的情感,居住的两居室靠墙边儿,窗台、暖气罩、家具、茶几上,甚至床下能利用的空间都摆满了石头。客厅内只留出约40厘米宽的走道,凡是能放石头的地方都放上了石头。真可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石”。  相似文献   

17.
成型在人雏形在天少事雕拼多留自然这十六字诀就是根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或规范,它也是根艺创作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它说明根艺创作成型既不完全是人工所为,也不完全是天工所致(即否定了“这一艺术完全是天然造成的”一说),而是天人默契,共同创作,二者缺一不可。天然根料只是为人们的根艺创作提供了各种艺术形象的雏形和天趣或自然美,同一块根料上可以蕴藏着一个或几个艺术雏形,这些“雏形”要靠有艺术慧眼和技术才能的人去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期,润宁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带你领略了日本人家庭园艺的简单和精致。本期我们又请夏猫——一个远嫁日本的中国姑娘,带你品味日本人园艺生活的细腻和灵秀,感受日本园艺商业服务的贴心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每一种艺术都有每一种艺术的创作基点。每一种艺术创作基点,构成了每一种艺术特质。根艺创作似乎并不难,每一个稍许摆弄过树根的人,都会“创作”。然而论及根艺创作基点,大多语焉不详。原因,根艺创作迄今并未形成“硬性”规矩。只要是树根(有时甚至不是树根而是树干、树枝和树瘤等),只要这树根被人们“摆弄”过一下(且不论如何“摆弄”),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之为“根艺”。根艺“热”于此,也将“冷”于此。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位旅居法国一个月的朋友,回来谈了自己的一席感触。她说,法国人的业余生活很忙,忙着整花园、烘点心、逛市集,孩子玩孩子的,成人忙成人的,各取所需,很家常。她说,国内的很多人休闲都得高大上,非得去个什么地方才算休闲。我们探讨一个生活常态的东西,大凡一个东西没有落入生活常态,总是有隔膜,经常做的事才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高高在上,而是随时随地,阅读什么的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