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稻褐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水稻褐飞虱的防治,从稻褐飞虱生活习性、生物型变化、褐飞虱造成的危害及大发生征兆等方面入手,了解稻褐飞虱的概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稻褐飞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烟草是光泽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烟后稻占全县水稻面积的40%以上,每年烟后稻褐飞虱危害非常严重,是光泽县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特别是秋雨季节气候条件适宜,烟后稻种植密度大,农户对褐飞虱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因此有“小虫大害”之称。严重的使植株衰弱、成片倒伏、枯死,形成“塌圈”现象,甚至绝收,产量损失很大。现将烟后稻褐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为生产上防治烟后稻褐飞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上海地区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田间虫卵量在水稻灌浆初期突增、自然危害达1985年以来之最。通过系统监测和大田抽查,确准发生实况,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应用科学防治决策并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在防治稻褐飞虱主药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稻褐飞虱在上海地区的大面积危害。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科技》2011,(5):39-39
褐飞虱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稻最主要的害虫,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暴发年份甚至颗粒无收。我国褐飞虱的发生面积常年在400万hm^2以上,已经成为造成水稻产量损失的第一大害虫。褐飞虱的主要防治措施是药剂防治和抗虫性品种的利用,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不但对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担,而且杀死了稻田中的褐飞虱天敌,因此选育和栽培抗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水稻褐飞虱在靖江市大发生频率明显增高,为更好地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总结了水稻褐飞虱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褐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暴发成灾;灰飞虱不仅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且在晚粳稻穗期以成若虫集中穗部危害,造成较大损失.48%绿憬EC是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毒死蜱新剂型,为明确其对水稻褐飞虱、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特于2006年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韦革命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22-122,125
31%三拂微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褐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1%三拂微乳剂对水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当代褐飞虱有兼治作用,且对水稻无不良影响,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50%稻丰WP防治水稻褐飞虱,按1200g/hm2最终防效达90%以上,掌握在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施药。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灌南县大田褐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进行了褐飞虱发生危害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扬花后的同一时期内,褐飞虱虫量越高,水稻米粒干重越低,随着距扬花后天数愈长,水稻本身对褐飞虱的耐受能力愈强,单位虫量所致干重损失也愈小。灌浆高峰以前田间保持经济允许的低虫量是保产的关键,建议在孕穗后期进行防治,在使用扑虱灵或吡虫啉时用药量应掌握残效期可达30~35d左右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信阳稻区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对水稻生长季节的稻田害虫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该区水稻害虫共187种,隶属于8目34科,优势害虫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大螟、中华稻蝗、褐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和稻管蓟马。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重,褐飞虱和三化螟第3代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轻,“籼改粳”的推广使二化螟由原来的1 a2代变为3代。  相似文献   

11.
稻飞虱是一种具有迁飞性、暴发性、隐蔽性的害虫,在湖南危害水稻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主要集中在稻丛下部,吸取水稻汁液,致烂秆倒伏。褐飞虱在湖南一般发生5代,白背飞虱发生6代。  相似文献   

12.
稻飞虱又名稻浮尘子,在南方稻区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东北较为常见的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除危害水稻外,灰飞虱尚可危害麦类及稗、看麦娘、蟋蟀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白背飞虱尚可危害稗草、看麦娘、早熟禾等杂草。  相似文献   

13.
中晚粳稻区褐飞虱二代的防治指标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二代褐飞虱对粳稻的危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和防治策略,在武育粳3号上接种不同的虫量,进行笼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褐飞虱,其增长速度不同;在水稻同一生育期,总虫量高密度区显著高于低密度区,增殖速度低密度区大于高密度区。二代褐飞虱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76**),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110~120头。在发生早、迁入量较大的年份,在防治策略上,必须在二代根据防治指标喷洒药剂压低三代虫量,控制四代危害。  相似文献   

14.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镇水稻后期褐飞虱特大发生,2007年局部田块严重发生,两年水稻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冒穿"倒伏.为减轻褐飞虱危害,减少水稻产量损失,本中心对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褐飞虱的高效药剂及其新优剂型.  相似文献   

15.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重要的虫害之一。利用寄主抗性培育抗褐飞虱品种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鉴定褐飞虱水稻材料以来,我国在栽培品种中陆续发现并鉴定了大量抗褐飞虱材料,为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共鉴定了19个褐飞虱主效抗性基因,其中大部分已经定位。针对目前水稻抗褐飞虱育种存在的问题,应结合稻褐飞虱生物型、水稻品种的遗传背景及生态适应性等考虑,不断提高已鉴定抗源及基因的利用率,注意防止或延缓新的褐飞虱生物型的产生,以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莉莉  胡亮  杜波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593-2597
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褐飞虱是对水稻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它栖息于稻丛基部,吸食韧皮部汁液。褐飞虱具有不同的生物型。在抗性品种的选择压力下,将产生一种新的生物型褐飞虱群体克服该抗性品种。因此,寻找新的抗性基因是培育新的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关键。合适的水稻抗褐飞虱的鉴定方法是克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基础。常用的方法有苗期集团鉴定、蜜露量测定、电子取食监测系统等。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定位了21个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并且Bph14基因已经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克隆。该结果为克隆其他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以及研究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水稻褐飞虱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为生产部门领导、农技部门控制水稻褐飞虱,减少粮食损失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褐飞虱是一种危害水稻的飞虱类害虫,其成、幼虫主要集中在稻株下部取食危害,吸食汁液,导致稻谷千粒重减轻秕谷数增加。2005年是近年来褐飞虱在本地区发生最严重的一年,属于特大发生年份。为了测定直播水稻遭受褐飞虱危害后的损失情况,针对不同冒穿时间以及距冒穿点远近的不同位  相似文献   

19.
对3l%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褐飞虱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l%三拂ME做为一种杀虫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三龄以上的大龄幼虫,且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同时对田间褐飞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及东南亚许多水稻生产国的主要害虫。我国每年因此虫危害造成的直接稻谷损失为10~15亿kg,2005年四代褐飞虱在上海大暴发,经全力防治仍有大量枯死面积出现,许多未出现枯死点的田块,也因其危害造成暗伤而减产。为有效、及时地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研究。本文就水稻褐飞虱抗药性发展的概况、抗药性机理及其抗药性治理并结合南汇地区的实际监测情况简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