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对兰科杓兰属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潜在兰科菌根真菌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克隆文库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真菌的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共获得96个真菌克隆,其中44个克隆鉴定为未知真菌,52个真菌克隆基于97%的序列相似性被划分为2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属于5门6纲11目16科15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的主要真菌类群。综合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报道,对24个OUTs进一步分析,发现4个OTUs为潜在的兰科菌根真菌,分别属于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的丝核菌属Rhizoctonia(OTU1)和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OTU2)及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OTU3和OTU4)。【结论】根际土壤真菌及潜在兰科菌根真菌类群的构成及多样性研究,对从土壤中分离筛选有效的大花杓兰菌根真菌及其野生种群的迁地保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个杓兰品种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杓兰(Cypripedium)隶属于兰科杓兰亚科杓兰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茎叶可人药,具祛风、解毒、活血之功效。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分布有23种,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全国均产之,常见种有大花杓兰、扇脉杓兰、黄花杓兰、西藏杓兰、毛杓兰等。2005年6—7月,我们在地处甘肃省渭源县的黄香沟参观时,发现了野生的大花杓兰和黄花杓兰,感到很珍贵,于是采回进行引种试验。经过近4a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杓兰花色美丽娇艳、花形奇特、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且根系发达,分生力强,可进行分株繁殖,抗病、抗寒,适应性强,便于越冬栽培。现将两种杓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雾灵山保护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特点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共有兰科15属22种,少种属较多,杓兰属为优势属,资源相对丰富;区内兰科植物北温带分布属、种占总属、种的60.00%、63.66%,植物区系温带、过渡性特征明显;生活型以陆生为主,腐生兰种类少;区内兰科植物分布的海拔不同,分布区域较广的为凹舌兰、角盘兰和大花杓兰,随海拔的增加,兰科种数分布呈“单峰型”;兰科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为海拔1300~1800m的森林群落,表明兰科植物丰富度与植被类型和海拔关系密切;根据Saraujea公式计算,雾灵山与小五台山保护区的兰科植物区系相似系数为0.8667,塞罕坝所有属在雾灵山均有分布,说明3地的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合当前保护区的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内生真菌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花杓兰植株中分离到内生真菌59株,利用ITS-r DNA序列分子鉴定法将大花杓兰内生真菌鉴定为18个分类单元,分布在7纲9目11科16属。北京大花杓兰内生真菌包括12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9、D=0.96,优势菌群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茎点霉属(Phoma)真菌,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5.25%和8.47%;吉林大花杓兰样品内生真菌归于9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1、D=0.93,以毛壳菌属(Chaetomium)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3.73%。由此可见,北京大花杓兰中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吉林大花杓兰。  相似文献   

5.
朴仁哲  王艳丽  赵洪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28-18429,18445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野生大花杓兰种子人工大量繁殖的培养条件。[方法]以大花杓兰半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在无菌条件下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0.5%的NaClO预处理种子160 min,pH 5.8及添加0.5 mg/L 6-BA和马铃薯浸提物的Harvais培养基是大花杓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最佳培养条件。[结论]该研究为大花杓兰种子的组培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北方自然分布的野生大花杓兰种群濒临灭绝,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文章简要介绍了大花杓兰的形态学特征、分布环境,在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区域等。针对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花杓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电子围栏、视频监控、加强科普宣传等保护措施,为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花杓兰及其他地区国家濒危物种的保护、维持,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片段进行测序,而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得到166,847条16S rRNA基因序列。基于≥97%的相似度水平,通过聚类共获得1549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细菌在门、纲、目、科和属分类水平上的优势类群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9.67%)、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24.72%)、根瘤菌目Rhizobiales(11.11%)、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7.13%)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6.27%)。【结论】首次揭示了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为进一步探究大花杓兰与其根际细菌的相互关系以及大花杓兰的迁地保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花杓兰种子形态特征与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濒危兰科植物大花杓兰的种子无菌萌发技术体系,该实验通过含水量测定、TTC染色、石蜡切片、无菌萌发等方法,综合研究种子授粉后28d(28DAP)、56DAP和84DAP的未成熟种子和成熟种子(97DAP)的形态和生理活性特征。结果表明:28DAP的种子刚受精,含水量高达92.97%;其他时期的种子均处于球形胚时期,随种胚的发育,含水量从85.32%降至7.70%;28DAP的幼嫩种子在TTC中着色困难,但TTC可以作为球形胚时期成熟种子的生活力指示剂;在相同的无菌培养条件下,56DAP的种子萌发率为31.44%,其余时期的种子均未观察到种子萌发,28DAP的种子过于幼嫩而不能萌发,84DAP和97DAP的种子则是受次生抑制因子的影响。说明大花杓兰无菌萌发的适宜采种时机为种胚已发育至球形胚阶段、次生抑制因子起作用前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大花蕙兰又称东亚兰、虎头兰、喜姆比兰,植物分类学上属兰科(Orchidaceae)蕙兰属(Cymbidium),现在栽培的大花蕙兰多为人工杂交种,所以大花蕙兰的园艺品种非常丰富。大花蕙兰以其植姿雄伟,花朵硕大、颜色丰富多彩(红、黄、白、绿、紫及复色)而为人们所喜爱,成为年销花的新宠。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分布于长白山区的杓兰属(Cypripedium Linn.)植物,包括3个种8个不同类型的种子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8种杓兰属植物在种子形状、颜色、大小、千粒质量和表面纹饰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的种子为长卵形,东北杓兰(Cypripedium ventricosumSw.)、杓兰(Cypripedium calceolus L.)的种子为狭长纺锤形,它们的种皮表面均为网状纹饰。不同种及类型间也存在种子的微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贵州兰科植物的分布情况,对贵州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 (Rchb.f.)J.J.Smith、大花无柱兰Amitostigma pinguicula (Rchb.f.et S.Moore)Schltr.、长叶山兰Oreorchis fargesii Finet、广东盆距兰Gastrochilus guangtungensis Z.H.Tsi、芳线柱兰Zeuxine nervosa (Lindl.)Trimen、紫花鹤顶兰Phaius mishmensis (Lindl.et Paxt.)Rchb.f.为贵州兰科植物新分布;对6种兰科植物贵州新分布的形态特征、生长及生境等情况进行记录整理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掌握和保护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兰科3种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m)、河南卷瓣兰(Bulbuphyllum henanense)、尾瓣舌唇兰(Platanthera mandarinorum)为陕西新分布种,至此,陕西的兰属已有7种,石豆兰属已有2种,舌唇兰属已有4种.  相似文献   

13.
大花蕙兰又称虎头兰、喜姆比兰和蝉兰,兰科、兰属植物,是对兰属中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色泽艳丽、花朵硕大的品种的统称。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0~25℃,开花期在2—3月。越冬温度在15℃左右时,植株叶片绿且有光泽,开花提前到1—2月,以供应春节市场。大花蕙兰的组培苗要经过2.5~3a的营养生长,才能够进入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和发育,进而开花。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植物区系新记录物种8种,分别为束伞亚菊、鼬瓣花、羽叶长柄山蚂蝗、铁木、白萼委陵菜、林生茜草、林繁缕和兴安繁缕。铁木材质优良,种群数量少,建议提升保护等级。同时对刚刚在北京地区发现的兰科新种北京无喙兰形态特征给予中文描述,提高公众对该濒危物种的认识。本文还对《北京植物志》记载的杓兰和狗枣猕猴桃进行文献、标本考证与野外调查,确认其分别为山西杓兰和葛枣猕猴桃。本研究为北京市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大花惠兰(Cymbidium mridum)属兰科兰属植物,为园艺改良新品种,是近几年我国花卉市场上流行的一种高档洋兰。它气色高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既可作鲜切花,也可作室内盆栽花卉,花期长达3~5个月。但大花惠兰分株能力弱,繁殖系数低,每年繁殖率仅2~3倍,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刘仲健教授等在《生态学报》上发表了题为“疣花三角兰(Trias verrucosa)的生殖策略”和“长瓣杓兰(Cypredium lentginosum)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行为的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四川黄龙杓兰属植物资源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灵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68-5469
黄龙寺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区,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共有杓兰属植物10种,其中无苞杓兰、西藏杓兰、黄花杓兰和离萼杓兰的数量均大于1000株,但其他6种杓兰数量很少。因此,应根据不同杓兰属植物的现状制订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繁育系统试验表明,所有杓兰都是自交亲和物种,但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成功结实。这就启示在对杓兰本身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对其传粉系统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8.
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um)又称虎头兰,是园艺杂交改良品种,属兰科兰属植物。大花蕙兰株型紧凑美观,叶片秀丽、雅,花朵硕大,有黄、白、绿、粉红等多种颜色,色彩鲜艳,花形整齐且质地坚挺,经久不凋,是近年来在我国花卉市场上流行的高档室内盆栽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其结实率很低,且分株能力弱,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要求,不适于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9.
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花杓兰根际土壤获得63 780条Clean tags,非根际土壤获得48 094条Clean tags。基于≥97%的相似度水平,通过聚类共获得1 223个OTUs,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OTUs数量分别为1 004和945,二者共有726个OTUs。Chao1和Shannon指数揭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在丰富度和多样性上均高于其非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在门、纲、目、科和属分类水平上丰度显著增加的根际土壤真菌类群分别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和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小菇科(Mycen-aceae)和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小菇属(Mycena)和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首次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对大花杓兰的保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花蕙兰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又称东亚兰、虎头兰、喜姆比兰,植物分类学上属兰科(Orchidaceae)蕙兰属(Cymbidium),原生种约70余种,经多年人工杂交和选择,培育出数以千计的优良栽培品种,多数为地生、半地生,少数为附生种,属多年生草本复茎兰类。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分为大花种和小花种,大花种原产于马来半岛、喜马拉雅山、印度、缅甸、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