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薇甘菊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药剂筛选、盆栽药效比较试验和小区药效表证,结果表明:2,4-D钠盐、2,4-D丁酯2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恶性杂草薇甘菊是较理想的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危害;施药部位以植株的中部和上部效果最好;在其药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杀灭薇甘菊活性:不同生长阶段的薇甘菊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幼苗期至生长盛期防效最高,开花后耐药性明显提高;2甲4氯防除薇甘菊达不到防治上要求。  相似文献   

2.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的重要除草剂 ,广泛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田防治阔叶杂草 ,具有高效、快速、广谱、低残留等特点。但该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受环境条件、作物的生育期影响较大 ,选择不当易产生药害 ;同时 ,这类药剂飘移性强 ,对周围作物易产生药害 ,应用时务必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技术。1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属于激素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主要品种有 2 ,4-滴丁酯 (2 ,4-Dbutylate)、2甲 4氯钠盐 (MCPA +Na) ;苯甲酸类主要品种有麦草畏 (百草敌 ,Dic…  相似文献   

3.
冀西北坝上地区莜麦田间除草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在冀西北坝上地区莜麦田进行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2%2,4-D丁酯乳油、巨星(75%苯磺隆干悬浮剂)、20%二甲四氯可溶性粉剂都可有效杀灭莜麦田间阔叶杂草。几种除草剂的建议使用浓度为:72%2,4-D丁酯乳油为750mL/hm2,巨星(75%苯磺隆干悬浮剂)为18g/hm2,20%二甲四氯可溶性粉剂为1950g/hm2。野燕枯水剂和72%2,4-D丁酯乳油、20%二甲四氯可溶性粉剂配合使用,可以有效防除莜麦田间的阔叶杂草和野燕麦。建议使用浓度为:72%2,4-D丁酯乳油+48%野燕枯水剂为750g/hm2+3375mL/hm2;20%二甲四氯粉剂+48%野燕枯水剂为1950g/hm2+3375mL/hm2。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12,(5):33
1.选准除草剂品种首先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了解除草剂的特点与性能。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对一般禾本科作物敏感,而阔叶类作物对防除禾本科作物草害的除草剂敏感。如棉花、瓜类、豆类、果树、蔬菜等对2,4-D丁酯、二甲四氯、乙草胺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使得玉米田化学除草面积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玉米除草剂具有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一旦使用不当将产生药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作简要的介绍:1、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的原因1.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低浓度(小于100微克/  相似文献   

6.
一、如何选择除草剂1.根据作物和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一般具有选择性,不同除草剂品种对作物和杂草的作用是不同的。选择除草剂时一定要识别、阅读产品标签或说明书,或请农技人员指导。选择的除草剂应对作物使用安全,而对作物田的杂草是高效的。如2,4-D丁酯、二甲四氯,对小麦、玉  相似文献   

7.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I):中间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环境危害。将水中的除草剂2,4-D作为控制对象,采用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两个氧化体系在实验室内进行降解。为了探讨2,4-D降解机理,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对2,4-D的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4-D的臭氧化降解中间产物有芳香族化合物和有机酸等,主要包括:2,4-二氯苯酚、(氯)对苯二酚(邻苯二酚)、(氯)苯醌、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乙酸、草酸、甲酸等。并经过总有机碳分析可知,部分2,4-D经过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体系氧化降解,在反应时间内能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及某些无机物等终产物。对2,4-D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为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降解路径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Ⅰ):中间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环境危害.将水中的除草剂2,4-D作为控制对象,采用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两个氧化体系在实验室内进行降解.为了探讨2,4-D降解机理,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对2,4-D的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4-D的臭氧化降解中间产物有芳香族化合物和有机酸等,主要包括:2,4-二氯苯酚、(氯)对苯二酚(邻苯二酚)、(氯)苯醌、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乙酸、草酸、甲酸等.并经过总有机碳分析可知,部分2,4-D经过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体系氧化降解,在反应时间内能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及某些无机物等终产物.对2,4-D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为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降解路径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熊文霞 《河南农业》2019,(22):19-19
一、生长调节剂(一)苯氧羧酸类(2,4-滴丁酯、二甲四氯等)禾本科作物(小麦或玉米)的受害症状为幼苗矮化、畸形,形成葱状叶。花序变曲,难抽出叶鞘。出现双穗,小穗对生、重生,花不孕等。茎变扁而脆,易于折断,抽穗难,主根短,生育受抑制。双子叶植物叶脉近于平行,复叶中的小叶愈合,叶片沿叶缘愈合成筒状或杯状。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量增多或减少,形状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农林花卉等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剂品种越来越多,按其化学成分划分,不外乎酰胺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脲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及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等。现将这儿类除草剂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药害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农林花卉等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剂品种越来越多,按其化学成分划分,不外乎酰胺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脲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及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等.现将这几类除草剂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药害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叙述造成作物药害的主要化学除草药剂苯氧羧酸类(其中以2,4-滴丁酯为主)、酰胺类(其中以乙草胺为主)、磺酰脲类(其中以烟嘧磺隆为主)、三氮苯类(其中以莠去津为主)和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草甘磷)的作用特点和部分敏感的阔叶作物受药害后症状;结合作物药害症状确定造成药害的主要原因和药害来源;提出了解决作物药害的妥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的重要除草剂,广泛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田防治阔叶杂草,具有高效、快速、广谱、低残留等特点.但该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受环境条件、作物的生育期影响较大,选择不当易产生药害;同时,这类药剂飘移性强,对周围作物易产生药害,应用时务必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小麦阔叶除草剂品种繁多,各种除草剂防除麦田阔叶杂草效果差异较大。氯氟吡氧乙酸等几种麦田阔叶除草剂药效试验表明:200.0g/L氯氟吡氧乙酸在施药后30d,鲜质量防效和株防效分别达到78.4%和83.0%,持效期长,杀草彻底;56%二甲四氯钠+75%苯磺隆不同用药量和用水量以56%二甲四氯钠30.0g/667m2+75%苯磺隆1.5g/667m2对水30.0kg/667m2防效最高。建议:在以猪殃殃、婆婆纳等恶性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200.0g/L氯氟吡氧乙酸;在以播娘蒿、荠菜、遏蓝菜等杂草为主麦田,选用56%二甲四氯钠+75%苯磺隆。另外为避免杂草产生抗药性,56%二甲四氯钠+75%苯磺隆、22%唑草酮+14%苯磺隆、40%唑草酮+10%苯磺隆可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15.
麦田春季化学除草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选择适用药剂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可选用的药剂有75%的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二甲四氯水剂、72%2,4-D丁酯乳油、6.9%骠马乳油和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等.而甲磺隆、绿磺隆、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分解慢,残留量逐年累计增加,对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构成威胁,省农业厅已下发了禁止经营使用的通知.麦草净、异绿隆虽然效果较好,但含有绿磺隆成分,已取消使用资格.麦田也不能选用适用于阔叶作物或水田作物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三种除草剂对小麦种子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雪平  任锋利  邓天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7-3117,3150
以小麦为试材,测定了二氯喹啉酸、2,4-D和二甲四氯对小麦种子芽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72 h对小麦种子芽长的EC50二氯喹啉酸为96.71 mg/kg;2,4-D为492.53 mg/kg,二甲四氯为798.28 mg/kg。  相似文献   

17.
一、如何选择除草剂 1.根据作物和杂草种类选择 除草剂具有选择性,不同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的作用不同。选择的除草剂应对作物安全,而防治杂草高效。如2,4-D丁酯、二甲四氯对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安全,能杀死灰藜、田旋花、马齿苋等双子叶杂草,但对稗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无效。  相似文献   

18.
O3与O3/H2O2两个体系降解除草剂2,4-D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分别采用O3、O3/H2O2体系降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探讨了降解过程中反应温度、pH值、O3混合气流量、有机物初始浓度等操作条件的变化对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和pH值的影响较大,O3流量影响最小,温度升高、pH值增大、臭氧流量增加、2,4-D初始浓度降低均有助于降解速率的提高。O3/H2O2体系中,H2O2能促进O3分解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2,4-D反应活化能降低。和O3相比,O3/H2O2体系降解效果好,降解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费用低,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两种激素型除草剂对小麦种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为试材,测定了2,4-D和二甲四氯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4-D 72 h处理对小麦种子芽长的EC50为492.53 mg/kg;2,4-D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与鲜重间的抑制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二甲四氯72 h处理对小麦种子芽长的EC50为798.28 mg/kg;同时其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与鲜重间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的影响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状(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二)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 ̄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