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促进家庭农场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研究了目前家庭农场中土地权属不清、土地流转缺乏规范性、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经营主体的严重短缺等五个主要问题,并根据家庭农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的家庭农场快速成长,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落实产业发展特色化,运用自身的地理、资源、气候等条件优势,充分利用家庭农场在资金、技术和市场销售上的特点,探索出了独具天峨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化、规范化、品牌化的生长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于此,对天峨县的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着重分析了发展家庭农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促进云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对策,从家庭农场数量明显增长、规模相对较小、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三个方面对现阶段云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规划家庭农场发展方向以及利用现代生产要素增强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建立起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机制,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45万hm2,新发展家庭农场18家、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0家。二是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改造并新发展葡萄、蓝莓等特色水果540 hm2,新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280 hm2,新种植中药材280 hm2,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4个、绿色食品4个。三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1—9月渝北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87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调查分析其发展情况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尽早提出解决的措施,进而完善家庭农场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以农业部家庭农场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不同的方面对现如今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目前,我国各地正积极探索,一些先行试点地区的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发展家庭农场,除了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规范土地流转等相应措施外,要有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其主要经济依然需要粮食生产的经营性收入来维持,加之家庭农场为往往会为了追求产量而施加化肥与农药,如此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还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甚至可能破坏农田的生态环境。因此,为帮助家庭农场提高其粮食单产,确保其经济效益,并改善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作为家庭式农场主应务必重视新技术与新品种的引进,从而维护自身的稳定发展。基于此,通过具体分析根据家庭农场的需要,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便为提升现代农业技术,满足家庭农场的需要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分,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家庭农场无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使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东北地区家庭农场效率和环境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其他地区家庭农场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环境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对该地区289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家庭农场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探究了家庭农场系统资源投入优化前后的环境影响变化。【结果】家庭农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数值均小于1,资源投入存在优化的可能性。优化后家庭农场土地、劳动力和化肥资源消耗减少。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环境影响潜值降低。【结论】提高家庭农场资源投入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等污染物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是一个外来概念,在我国指"拥有较大经营规模,能保证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以农业收入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以来,我国各地掀起了推行家庭农场试点的新一轮热潮。简介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的成功模式。浅析我国推行家庭农场存在"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交易机制;人均耕地资源太少,流转出去有顾虑;土地费用有待消解;农业比较收入太低;缺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等问题。提出"(1)城镇化比率高的地区可率先推行家庭农场;(2)家庭农场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定期集中投入、收益不确定性矛盾的最佳途径;(3)家庭农场能有效破解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双重困境;(4)政府支持扶助力度在加大;(5)中国式家庭农场——多业并举"等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分段线性规划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农业结构的优化。文章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土壤和气侯条件为背景,给出了六种类型家庭农场农林牧业结构的最优方案;并对其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是一个外来概念,在我国指"拥有较大经营规模,能保证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以农业收入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以来,我国各地掀起了推行家庭农场试点的新一轮热潮。简介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的成功模式。浅析我国推行家庭农场存在"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交易机制;人均耕地资源太少,流转出去有顾虑;土地费用有待消解;农业比较收入太低;缺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等问题。提出"(1)城镇化比率高的地区可率先推行家庭农场;(2)家庭农场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定期集中投入、收益不确定性矛盾的最佳途径;(3)家庭农场能有效破解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双重困境;(4)政府支持扶助力度在加大;(5)中国式家庭农场——多业并举"等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管理政策的创新和选择,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家庭农场的出现不仅能够对农业生产的环境进行改善,也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有效帮助。基于此,对家庭农场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适合我国农业发展需要了,家庭农场农业模式是我国农业转型的最好选择,在这个过渡时期,国家和农民都应努力促进家庭农场农业模式的实行。  相似文献   

1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适合我国农业发展需要了,家庭农场农业模式是我国农业转型的最好选择,在这个过渡时期,国家和农民都应努力促进家庭农场农业模式的实行。  相似文献   

16.
天平镇规模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问题较多。土地分散、交通不便、经营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导致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阻。家庭农场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规范合作社经营,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增加资金扶持,提高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者素质等,才能高质量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正>(1)提速发展家庭农场。出台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从注册登记、土地流转、人才培训、农业科技、农业营销、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制定配套扶持政策,促进家庭农场提速发展。新培植家庭农场84家,全区家庭农场达到157家。(2)创新发展农合组织。新增农民合作社138个,总数达到770个。强化指导服务,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推进农资供应、生产标准、基地认证、品牌包装、产品销售"五统一"。出台扶持新型股份合作社的政策意见,组建村级农业股份合作社123个,新型农民股份合  相似文献   

18.
<正>(1)提速发展家庭农场。出台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从注册登记、土地流转、人才培训、农业科技、农业营销、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制定配套扶持政策,促进家庭农场提速发展。新培植家庭农场84家,全区家庭农场达到157家。(2)创新发展农合组织。新增农民合作社138个,总数达到770个。强化指导服务,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推进农资供应、生产标准、基地认证、品牌包装、产品销售"五统一"。出台扶持新型股份合作社的政策意见,组建村级农业股份合作社123个,新型农民股份合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家庭农场而言,实现规模化经营是现阶段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不区分公司与家庭农场,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则是种植业家庭农场的一个主要经营方式。基于此,围绕关于种植业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的问题,以几个较为具体的例子对其经营的要素和认知体会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屋顶农场利用城市空间与休闲农业相结合,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走进自然享用绿色食品。针对屋顶农场的景观设计,以武汉R-farm天空农场为例进行实例研究。主要根据屋顶农场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功能性以及硬质景观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