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郑薯9 号是由早大白×豫马铃薯1 号杂交后代
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1998 年以早大白为母本,
豫马铃薯1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编号为98192。
通过实生苗选育、无性世代选育、品种比较试验、河南
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优良品种98192- 60。
2009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
定编号为豫审马铃薯2009003,定名为郑薯9 号。  相似文献   

2.
季春海  宋涛 《中国蔬菜》2010,1(23):39-39
长甜1 号是以自交系T102- 1 为母本,T209 为父
本配制的薄皮甜瓜一代杂种。2003 在海南三亚配制
杂交组合,同年5 月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组合筛选。
2003 年11 月在海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4~2005
年参加吉林省甜瓜品种多点区域试验,2005~2006
年参加吉林省甜瓜品种生产试验,2008 年3 月通
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长甜
1 号。  相似文献   

3.
陇薯11 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96 年以品系L9712-2(92-29-81×93-1-
204)为母本,远杂22 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
期124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薯皮微网纹,薯形评价较好。薯块含干物质
23.7%,淀粉18.68%,粗蛋白3.16%,VC 144.2 mg·kg-1,还原糖0.162%。较对照陇薯5 号抗晚疫病,
田间对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每667 m2 产量1 35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
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千玉l 号是以优良高代甜瓜自交系H ol 3 为母
本, P7 4 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20 04 年在陕西杨凌
试配厚皮甜瓜杂交组合12 个, 10 月在海南种植, 其
中组合H 0 13 x P7 4 表现早熟!优质!抗病!高产, 果肉
橙红色, 果腔不易发酵且耐贮运, 符合选育目标"
2005 一20 09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
验,表现良好"20 10 年6 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
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千玉1 号"目前在陕西!甘肃!
安徽等地推广35 0 h m , "  相似文献   

5.
哈串珠203 是以R2233 为母本、以H2477 为父
本配制成的小型串番茄一代杂种。2003 年在海南配
制组合,2004 年进行配合力测定,2005~2006 年进行
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7 年进行区域试验,2008 年
进行生产试验。2009 年3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哈串珠203。  相似文献   

6.
东农807 是利用优势育种法选育的黄瓜一代杂
种。2004 年夏季以D0401 为母本与D0327- 4 等一系
列日本少刺类型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7 年参加黑龙江省黄瓜区
域试验,2008 年继续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参加黑龙
江省生产试验。2008 年获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鉴
定委员会登记,定名为东农807。目前在华北和东北
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33.3 hm2。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
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
户、到场、到田,农业部根据《农业主导品种
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组织遴选了2014
年170 个农业主导品种,其中包括蔬菜品种
5 个,马铃薯品种3 个。编辑部对入选品种的
特征特性、推广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
介绍,以供蔬菜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宁夏西吉县年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6.67 万
hm 2,成为地区经济的顶梁柱。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
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延长,晚疫病的发生逐年加重。
为了明确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晚疫病抗性水
平,笔者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产量、商品薯率三方面的调查结果,及综合性状排位
来确定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10.
幕田9 号是以TWJ113A 为母本,BJU01A 为父
本配制而成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2006 年在不
加温温室进行杂交组合的试配,同年秋在北京百幕田
种苗有限公司试验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及配合力
的测定,结果表明,组合TWJ113A×BJU01A 在早熟
系列品种中其早熟性、株型、球色、球形表现突出。
2007~2009 年除仍在北京百幕田种苗有限公司试验
农场继续试种外,还在北京郊区、河北省中部、山西省
北部示范种植。2008 年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了小面积
杂交种采种试验,双亲结籽良好,将组合TWJ113A×
BJU01A 定名为幕田9 号。  相似文献   

11.
漆文选 《中国蔬菜》2011,1(19):29-31
地处高寒二阴区的甘肃省渭源县2006 年以来
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45% 以上,随着
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马铃薯连作几率增大,
加之频繁的调引种、气候变暖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
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从
2006 年以来马铃薯晚疫病年发生2.11 万~2.15 万
hm 2,病田率84.0% ~89.5% ,发生程度3~4 级,每
667 m 2 产量损失15% ~25% 。经观察,发病呈现出发
生早,前期发展慢,中期扩散快,后期流行快受害重
的特点。环境因子对晚疫病的加重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濮椒1 号是以自交系047- 3- 3 为母本,自交系黄
- 2- 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2003~2004
年配制杂交组合,同时进行配合力测定,2005~2006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 年参加河南省辣
椒新品种区域试验,2009 年参加生产试验,表现优
异,定名为濮椒1 号。现已在黄淮地区及海南乐东、东
方累计推广种植7 000 万hm2。  相似文献   

13.
金利是以台湾网纹甜瓜品种大利的分离后代与日本品种クラウン的分离后代杂交后连续自交
选育的稳定品系DC 为母本,以台湾品种新世纪分离后代的稳定品系与黄皮早熟自交系杂交后经分离纯化
得到的稳定自交系QS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网纹甜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健壮,株型紧凑,果实发育期45
d(天)左右,单瓜质量1.5~2.0 kg,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08;果皮金黄色,果面网纹细密均匀,果
肉橙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 左右,每667 m2 产量3 400 kg 左右,适合全国各地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
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 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 和3∶2 两种马铃薯/玉米套
作 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
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
品薯≥ 50 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 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 行比套作,
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
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
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 行比套作低于3∶2 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 号
商品性较差,鄂薯5 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
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
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 行比、中薯5 号3∶2 行比、米拉3∶2 行比、费乌瑞它2∶2 行比。  相似文献   

15.
新番35 号是以母本3071- 2-①和来自意大利的
品种REG 多代选育而成的父本E30- 3- ①为亲本配
制的加工番茄一代杂种。2003 年夏季配制组合,冬季
在海南进行配合力测定,2004~2005 年进行品种比
较试验,2006~2007 年进行区域试验,同期进行生产
示范、配套栽培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研究,2009 年获
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命名为
新番35 号,同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认定,
现已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累计种植13 000 hm2。  相似文献   

16.
山西吕梁地区多是贫困老区,山地多、
气候冷凉。利用当地现有的温室、大棚等设
施,选择适宜的早熟品种,进行马铃薯大棚早
熟栽培,可在6 月下旬至7 月收获上市,正
值市场马铃薯销售淡季,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牡丹江市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
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
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
业结构的调整和马铃薯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
大,马铃薯已经成为牡丹江市优势农产品。2008 年
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5 533 hm 2,2010 年增长到1.1
万hm 2,马铃薯平均市场价格也从2008 年的每千克
0.7 元,增长到1.04 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热
情和生产积极性。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一些技术
问题制约着马铃薯单产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
提出马铃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建议,着重推广马铃
薯复种栽培技术和大垄单行标准化栽培技术,以促
进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冉清华 《中国蔬菜》2012,1(1):36-36
朝南2 号是自2000 年以来以内蒙古扎兰屯地
方印度南瓜为母本与喀左县地方印度南瓜品种进行
杂交,经5 a(年)6 代自交分离和系统选育而成的籽
用南瓜新品种。该品种种子白色光滑,籽粒大,产籽
粒率高。露地栽培表现较抗病毒病、白粉病,适宜在
辽宁大部分地区种植。2010 年7 月,通过辽宁省非
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鉴定,命名为朝南2 号。2007~
2011 年在辽宁喀左、阜新、铁岭、锦州、本溪、抚顺等
地进行推广示范,累计推广面积800 hm2。  相似文献   

19.
百合新品种兰州百合2 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百合2 号是从兰州百合栽培群体中优选
出的一批自然变异单株,经过复选、组培快繁、品种
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选育出的优良品
种。2004~2008 年进行试种观察、品种比较试验、区
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09 年获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
登记委员会登记,定名为兰州百合2 号。目前已在
海拔1 500~3 000 m 的兰州百合种植区累计推广
逾25 hm2。  相似文献   

20.
莆航苦瓜1 号系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精选莆田地方苦瓜优良单株莆0609 种子,搭乘“实
践八号”返回式航天育种卫星进行空间辐射处理,再
进行四年八季田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苦瓜新
品种,2011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
定。莆田市及周边地区露地种植早熟莆航苦瓜1 号,
每667 m 2 产值1 万元以上。目前该品种在福建省各
地累计种植面积112 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