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主要病害 (一)花生茎腐病 1、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2.
花生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仁 《河南农业》2008,(15):20-20
一、为害症状 花生全生育期均可发生茎腐病,以结果期最重。为害子叶、根和茎秆等部位,主要集中在主茎的基部和根茎的中上部。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子叶受害后呈黑褐色;根茎部受染后。先产生黄褐色,后变黑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病斑纵横发展形成环状病斑。输导组织被破坏,引起茎基部组织腐烂,土壤湿度大时形成软腐,土壤干燥则形成干腐。苗期发病后4-5天即可死亡.成株期发病后,约需30天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3.
一、花生病害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一)茎腐病1、病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长黄褐色水浸状病斑,后为黑褐色,地上部分萎蔫枯死。  相似文献   

4.
花生茎腐病的发病规律、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是花生生产上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花生子叶、根、茎等部位,以根茎部和茎基部受害最重,每年都会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笔者通过试验调查,探明了花生茎腐病的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病害(一)花生茎腐病1、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6.
花生病害防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冠腐病、茎腐病防控技术(一)为害症状此类病害主要是引起子叶、胚轴、根部、茎基部的腐烂,进而引起不出苗,幼苗甚至成株期矮小、萎黄、倒伏、枯死等症状。花生茎腐病在种子发芽和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根茎部和茎基部发生最重。发病植株拔起时往往在地表处发生折断。花生根腐病从发芽出苗至后期都能发生,以开花结果期特别是盛花期发生最重。出苗前引起烂种烂芽,幼苗期引起死苗,成株期可引起根腐、茎基腐和荚果腐烂。根部症状主要是湿腐和干腐两种。湿腐是皮层腐烂,只剩木质部;干腐是主根变褐皱缩,侧根少而短,拔  相似文献   

7.
一、为害症状   花生全生育期均可发生茎腐病,以结果期最重.为害子叶、根和茎秆等部位,主要集中在主茎的基部和根茎的中上部.……  相似文献   

8.
一、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一)茎腐病茎腐病又称烂腰病、倒秧病,是一种暴发性病害。花生苗期病菌先侵染子叶使其腐烂,而后侵染茎基部,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后扩展成黑褐色大型斑块,形成绕茎环形病斑,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时,主茎和侧枝均可感病枯死。(二)根腐病根腐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根部。感病植株生长矮小,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叶柄下垂,干枯脱落,主根外皮变黑腐烂,直到整株死亡。该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间传播。花生连作、田间积水、长期干旱无雨或雨后骤晴时发病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省花生各产区时有茎腐病发生,并有上升的趋势。我们对其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以利农民对此病识别和防治。 茎腐病又称倒秧病、烂腰病等,是一种暴发性病害。在发病较重的年份、地块,病株率轻的在10%—2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颗粒无收。 茎腐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第一对侧枝分生处或根茎的中上部。幼苗期病菌首先侵染子叶,使两片子叶发生黑褐色腐烂,然后浸染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花生根茎腐病1、发病特征从花生出苗到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花生的子叶、根和茎,以根茎部和茎基部受害最重。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  相似文献   

11.
一、花生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辽宁、湖北、安徽等省,重病年份,发病面积可达种植面积的50%以上. (一)症状表现 花生出土前即可感病.病菌常从幼根或子叶侵入植株,受害子叶呈黑褐色,病菌沿子叶柄侵入植株根茎,常在根茎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病斑向纵横方向发展,引起茎基组织腐烂.  相似文献   

12.
花生茎腐病是一种暴发性病害,常引起花生整株枯死,故又称枯萎病、倒秧病等。一般年份病株率为15%~20%,发病重年份,病株率高达60%以上,甚至连片死亡,造成绝收。1症状花生茎腐病在我国北方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幼芽出土前即可感病腐烂。病菌从子叶或幼根  相似文献   

13.
<正>花生主要病虫害包括花生根茎腐病、花生叶斑病、花生疮痂病、花生锈病、花生蚜虫、二三代棉铃虫、蛴螬等,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花生根茎腐病1.1 主要发生期。出苗期至开花下针期(4月下旬~6月下旬)为主要发生期。发病初期即用药。1.2防治措施。杀菌剂+叶面肥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病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剖茎检查,其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一、该病分为真菌性和细菌性1.真菌型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  相似文献   

15.
<正>在花生生产中有多种病害,常见的有花生的叶斑病、茎腐病、青枯病、病毒病等,特别是花生叶斑病大家都很熟悉,并能够及时防治。而叶腐病常不被人们所认识,以致发病后不知所措,造成叶片大量腐烂、最后干枯脱落,影响果实的正常发  相似文献   

16.
芝麻是我国重要油科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广。我省半干旱地区的阜新及朝阳等地,近年来播种面积大幅度上升。随着芝麻面积不断扩大,病害已成为影响芝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威胁性最大的为茎腐病,也叫茎点枯病或茎枯病。一、症状主要发生在芝麻结顶期,苗期和结顶前发生较少。苗期发病多在子叶期,首先是根部变褐、腐烂,地上部随之萎蔫枯死。被害茎秆初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随着迁安市花生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茬地增多,花生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此时,迁安市花生正处于开花下针期,主要病虫害有花生根腐病、茎腐病、蚜虫、蓟马、棉铃虫、红蜘蛛等。及时做好该时期病虫害的防治,对于迁安市的花生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1病害防治1.1花生根腐病1.1.1发生情况。是为害花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发病后植株矮小,叶片黄化,地下部主根表皮部分或全部变褐腐烂,  相似文献   

18.
<正> 花生根腐病主要侵染花生茎部根系,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造成单棵枯死或全株死亡,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近几年此病呈上升趋势。 花生幼苗出土前染病,受害子叶呈黑褐色,以后病茎变黑褐色,病害发展后引起茎基组织腐烂,根系干枯,使地上部分萎蔫枯死,潮湿时病  相似文献   

19.
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病原及药剂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的发生危害,2016-2018年开展对黄岩境内甘薯基部腐烂病病原微生物检测鉴定、药剂防控试验、田间病害消长动态,以及喷药对发病时间的影响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黄岩地区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的病原微生物有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 Harter)、甘薯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mi f.sp.batatas)和甘薯干腐病菌(Diaporthe batatatis),且以甘薯基腐病菌为主,该病菌此前在我国大陆从未见报道。采用无病种苗、土壤消毒和甘薯生长期喷药预防对控制病害有显著效果,喷药与推迟扦插可延迟发病时间,甘薯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综合3年研究结果采取种植健康种苗、土壤消毒、喷药防治、轮作和种植抗病品种等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  相似文献   

20.
1.发病症状。生姜茎基腐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由于水分养分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