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连续下发5个“一号文件”,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进行了全面部署。“三农”问题中农民增收始终是关键和核心,只有把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岷县专业村社现状 发展专业村社,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生产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对于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这一科学论述对兰州市城关区今后抓好农业、造富农民、加快建设“创新城关”、“和谐城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城关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新时期农村科技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阶段,把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公益性投入,着力解决农村科技面临的突出问题,形成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时期农村科技发展布局,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轮子”、解决“三大问题”、把握“四个立足点”,全面推动农村科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普陀区按照“生态、精致、优美、高效”的发展理念,把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推进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专业村、特色村、致富村,促进了海岛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2008年,  相似文献   

6.
锦州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面积10301平方公里,3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0.9万人),下辖9个涉农县(市)区,有涉农乡镇(街道、场)89个,行政村1224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锦州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提高农民增收的牵动力、把加快城乡统筹作为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原动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农业 壮大集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在继20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2009年“一号文件”又出台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发展现代农业是首要任务,壮大集体经济是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揭开了杭州市“三农”工作新的篇章,标志着杭州市农村社会经济步人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强大支撑作用,更好地实施“农业提升工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全市上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召开这次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主要是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着眼于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总结交流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下面,就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我讲三方面意见。一、正确把握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发展意识。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  相似文献   

10.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发展。新阶段“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是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国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和我国十几年来产业化实践充分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2007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做好2007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科技的载体。为配合200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让农民用上“放心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2006年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联名向社会做出如下承诺。  相似文献   

13.
《浙江现代农业》2007,(1):F0002-F0002,F0003
2007年全省农业政策法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心,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浙江”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工作,强化农业法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的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核心是增收。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扩大投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推动力.加快农民资金积累是投资创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如何完善农民创业资金积累机制。加快资金积累,破解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新一轮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增加资金投入,推进“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农业信息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在信息化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05年组织实施的“四电一报”工程,在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为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实现农业的突破发展,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就必须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万民 《农家顾问》2008,(8):17-17
实施“一村一品”,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村一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的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第3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布了“一号文件”,为我国农业发展开创出新局面;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引领农民增收6.2%、粮食增产3.1%,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期的专题报道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解读,旨在与读者一起共同深化对“一号文件”和“三农”政策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丰,基础强;农民富,国家盛。近年来,宁陵县农业局持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生产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全局,依托资源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发展酥梨、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目前已形成了“南菜北果”生产大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持,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以来连续4年下发“1号文件”2004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2005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关键;2006年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2007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