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玉米的高产栽培中,常因多种因素影响,使部分地块玉米分蘖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达4个分蘖。虽然玉米分蘖是生理现象,但在栽培过程中,玉米分蘖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玉米分蘖在玉米高产栽培上毫无意义,需要根据发生的情况进行预防和清除。  相似文献   

2.
玉米分蘖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玉米产生分蘖的原因,包括遗传、播种时间和密度不合理、栽培管理不当、病虫危害等因素,指出分蘖对玉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对策,以期为防止玉米分蘖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蘖是禾谷类作物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分蘖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导致产量下降.所以玉米分蘖在大田栽培上毫无意义,需要根据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和清除.  相似文献   

4.
<正>杂交玉米生长旺盛,产量高,但易发生分蘖,消耗养分,需去除分蘖(俗称打杈)。传统去分蘖方法为弯腰或蹲下用手去除。本研究是在去分蘖操作上的一个创新,用脚踩分蘖,既省力又提高效率,广泛推广可节约玉米栽培管理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玉米分蘖的原因和对生长的影响,总结了玉米分蘖的密度不理、栽培管理不当、病虫危害等影响因素和适时合理掰除分蘖,保证玉米株主茎正常生长发育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玉米分蘖玉米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植株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经过发育可形成分蘖,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分蘖会受到抑制,因此,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一)发生时间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阶段,花期前后也可少量发生。(二)发生原因1.生理原因,即禾谷类作物常见的现象。2.品种特性。大部分品种不易产生分蘖,部分品种容易产生分蘖。3.气候条件影响。玉米在苗期遭遇高温、  相似文献   

7.
逯秀然 《现代农业》2010,(12):56-56
<正>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1.分蘖时间玉米分蘖最早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群体栽培和稀植水稻的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栽培密度的分蘖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小群体栽培水稻由于密度比稀植少一半,虽然分蘖发生始期相同,但小群体栽培二次分蘖发生的早,高位分蘖利用的多,形成了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并重、有效分蘖期长、有效分蘖率高的分蘖利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10.
分蘖是玉米生产中的普遍现象,本文分析了玉米产生分蘖的特点、原因,提出了预防对策,以期为防止玉米分蘖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爆裂玉米,普通饲料玉米和主要食用果穗的甜玉米和糯玉米、高油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其本身具有分蘖的特性。玉米分蘖在鲜食的甜玉米和糯玉米中出现较多,作为普通饲料的玉米多为不分蘖或分蘖较少的品种,这主要是人工不断驯化和选育的结果,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近地表的叶腋处。多年的研究表明玉米分蘖的影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玉米产生分蘖的生理特性及原因,指出分蘖对玉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止玉米分蘖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熊飞 《农村百事通》2010,(14):39-39
<正>正常情况下,大田栽培的玉米不会从基部发生分蘖(农村俗称"发蔸"),但有时也会出现玉米"发蔸"现象。不少农民遇到这种情况,由于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分蘖是禾谷类作物普遍存在的现象,属于生殖生长的范畴,玉米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分蘖的特点,但近年来在玉米的高产栽培中,部分田块玉米多达4个分蘖,分蘖现象严重,玉米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收获籽粒,玉米植株产生的分蘖只有2-8%能长成并结棒,大部分的分蘖不会形成有效结实,反而会消耗掉植物养分,消弱植株的正常生长,使其容易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染,影响主茎结实,主茎结穗小或难结穗,不仅不能增加产量,还会导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阐述玉米分蘖的时间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然后对玉米分蘖现象发生原因的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防止玉米分蘖提供了参考,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20,(9)
正玉米是建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均在120万亩以上,多年来,玉米是否需要去除分蘖始终是困扰农业生产技术的难题,为此,笔者对玉米进行去除和保留分蘖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分蘖是禾本科作物的固有特性,分析了玉米出现分蘖的原因,如玉米的基部腋芽都有可能发展成分蘖,此外玉米的分蘖发生还会受品种、种植密度、极端气候、播种时间、土壤肥力、种衣剂、病害及药害等的影响,从种植合适的品种、人工去除、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普通玉米与青贮玉米干质量积累及各器官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产量及其运转,探讨其产量形成特点和主要光合生理特性,旨在为专用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支持。以普通粒用型玉米‘SC-704’、无分蘖青贮玉米‘新饲玉19号’、多分蘖青贮玉米‘科多4号’3种不同类型玉米为供试材料,测定其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等相关指标,研究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干质量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干质量积累量表现为无分蘖型青贮玉米普通粒用型玉米分蘖型玉米;普通粒用型玉米干质量积累速率峰值出现在灌浆期,鲜质量积累速率峰值则出现在大喇叭口期。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干质量与鲜质量的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峰值均出现在灌浆期。分蘖型青贮玉米干质量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乳熟期;青贮玉米‘科多4号’干质量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普通粒用型玉米‘SC-704’干质量则主要分配在雌穗中。结果显示,无分蘖青贮玉米‘新饲玉19号’干质量积累量最高,干质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表现为雌穗茎秆叶片苞叶叶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志 《河南农业》2012,(2):42-43
从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的整地技术、播种技术,以期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保证小麦播种出苗,苗足苗壮,促使早分蘖、多分蘖、达到壮苗安全越冬,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0.
<正>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培育的玉米优种,目前在我国推广面积仅次于郑单958,栽培面积已上升到第2位。作为一个农业科研人员最近接到无数咨询电话,都是关于"先玉335玉米分蘖用掰吗"之类的问题,随着先玉335的大面积推广,对其分蘖掰不掰的争议很大。先玉335确实有不少分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