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种肥是用于拌种或移栽时局部施于种子或幼苗附近的肥料。它可以补充基肥的不足,供应作物生长初期的养分,但有些化肥对种子或幼苗有毒害,不宜作种肥。不宜作种肥的肥料主要有三类。 1.对种子有腐蚀作用的肥料。碳酸氢铵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过磷酸钙含有游离态的硫酸和磷酸,对种子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用它们作种肥,对种子芽和幼苗生长会产生严重危害。若必须用作种肥,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可将碳酸氢铵施在播种沟之下或与种子相隔一定的土层,或斗将过磷酸钙与灰杂肥混合后施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种肥同施单元和穴播变频单元等结构研制了一种玉米套种精量种肥穴播器,主要用来实现小麦收获前期的玉米套种播种机械化,可精确控制种子、化肥的穴播量及穴间距(130~380mm)。与此同时,对自行研制的套种精量种肥穴播器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穴播器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行走流畅且不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收获,能够高效地完成小麦垄沟间玉米的精量播种;播种行距、株距均匀,深度适中,基本没有漏播、重播现象。该穴播器适用丘陵地区作业,并能实现播种量、施肥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基于种肥同施单元和穴播变频单元等结构研制了一种玉米套种精量种肥穴播器,主要用来实现小麦收获前期的玉米套种播种机械化,可精确控制种子、化肥的穴播量及穴间距(130~380mm)。与此同时,对自行研制的套种精量种肥穴播器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穴播器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行走流畅且不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收获,能够高效地完成小麦垄沟间玉米的精量播种;播种行距、株距均匀,深度适中,基本没有漏播、重播现象。该穴播器适用丘陵地区作业,并能实现播种量、施肥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该机由西安市旋播机厂研制,在旋耕机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播种、施肥机构,可与25 ̄180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进地可完成灭茬、旋耕、播种、施肥、覆土、开沟(拖平)、镇压等多道工序,化肥深施于种子下方或侧旁50mm处,种肥隔行分层,保证了种子幼苗的生产发育,该产品已获23项国家专利。主要特点:(1)1台旋播机相当于旋耕机、小麦播种机、玉米免耕播种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多台农机具,既有一次性联合作业,又有单机分段作业;可播种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既能拖平全耕播,又能开沟免耕播,解决了传统免耕播种机作业时间短、效益差的问题。(2)…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皖北地区小麦茬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免耕播种玉米时小麦秸秆堵塞严重、种肥深浅间距不一致和播种质量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免耕穴播机。该机采用防绕及肥种复合仿形开沟和覆土侧方镇压等机构。可一次完成拨开秸秆、仿形开沟、种子侧下方条带施肥、单粒播种、覆土及种侧镇压碎土、种上二次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时土壤扰动小,播种作业质量可满足皖北地区农艺要求,为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播种时,使用玉米播种施肥机,通过设置适宜的种子和肥料间距,安全有效地将种子和缓控释肥一次性播入土壤的技术。该技术可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深施缓控释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一、山东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自2012年起,省财政连续两年对缓控释肥"种  相似文献   

7.
针对华北平原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中,因玉米秸秆覆盖量大,机具播种过程中易产生堵塞,导致播种质量差、苗弱拥挤等问题,结合当地农艺要求及种肥同播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小麦复式作业机具,可一次完成旋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及镇压等多项作业。该机具中的种肥开沟装置采用宽播幅(12cm)分散式粒播,扩大了小麦的种植幅宽及单株营养面积,促进了小麦植株根系发达,苗体健壮;种肥同沟垂直分施可实现小麦种肥同播,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平均播种深度为3.8cm,种深合格率为92.5%,采用种肥垂直分施方式,平均施肥深度为12.3cm,施肥深度合格率为94.7%,种肥深度满足种肥同播农艺要求。该机具在播种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堵塞,通过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肥深施技术和施肥机具的推广普及,如何根据本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施肥深度呢? 一、种肥 种肥一般是予先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埋施位置有一定要求: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距离,减少气态氮对种子呼吸的影响,避免烧种,这一距离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在机械化播种施肥作业过程中存在土壤扰动大、施肥量大,易造成前期烧种和后期脱肥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十字槽开沟器,主要参数为:立刀和横刀的入土角20°,立刀的入土隙角8°,斜切角70°,横刀宽度100mm,长度80mm,后倾角20°,种、肥管向两侧弯曲半径28mm,并制作试验样机进行了室内土槽试验。试验表明:玉米播种深度、种肥深度、种子与种肥间距及种子与基肥间距平均为44、43、52、102mm,变异系数13%,播种、施肥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所设计的十字槽开沟器一次开沟可实现种子、种肥双侧分施及种肥、基肥的分层施放,减少了开沟器作业过程中的土壤扰动,能够满足玉米播种施肥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些播种机不能免耕播种、不能精量播种、不能精量施化肥、不能镇压和没有仿形机构坡地不能作业,作业地块播种后需要人工打滚子镇压、薅苗、苗期追肥,存在着浪费种子、浪费化肥、浪费人工和适应性差的缺点。通过在前竖杆上设置免耕铧、采用排量可调式排种排肥轮总成、播种体后面设置镇压轮、在播种体上面设置种肥箱和在播种体前设置平行四杆机构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了该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参数和特点,及主要工作部件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适应我国西北地区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需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存在挑膜、撕膜、种穴与幼苗错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该机采用凸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放大机构实现了成穴器的投种控制与定点强制开启。仿真分析与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直插式精量穴播机在覆膜垄沟播种作业时,成穴器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播种株距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穴孔布置、成穴器运动轨迹均合理,满足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的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追肥机具进地次数、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针对因秸秆残茬分布不均、侧深施肥导致播种带两侧土壤紧实度不一致而引起免耕播种机横向稳定性差、掉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底肥侧位深施、口肥垂直分施的免耕播种机侧深分层施肥播种部件。以直斜错位双圆盘肥种沟开沟器的圆盘直径、圆盘夹角和圆盘倾角为试验因素,以前进阻力、侧向合力及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试验指标,对影响机具横向稳定性和作业质量的参数进行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当圆盘直径为352 mm、圆盘夹角为14°、圆盘倾角为7.5°时,肥种沟开沟器前进阻力为585.96 N、侧向合力为181.95 N、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1.46%。样机性能试验表明,种肥垂直距离合格率为91.7%,种肥侧向距离合格率为92.4%,播种深度变异系数为10.7%,播种横向变异系数为28.4%,满足侧深施肥播种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等速机构的玉米全膜双垄沟穴播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存在的撕膜、挑膜、穴孔错位等问题,通过应用转动导杆机构与正弦机构进行串联,结合强排播种机构、直插播种装置及排种系统,设计了基于近等速机构的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电动穴播机,并对其关键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田间试验表明,通过近等速补偿机构与放大机构相配合,对直插播种装置进行控制、协调,实现了成穴器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穴孔布置及播种作业运动轨迹合理;强排播种机构能够实现成穴器扎入覆膜种床后的准确开启投种、快速闭合,可有效缓解膜下播种多粒、空穴与成穴器堵塞问题。作业机田间播种性能试验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相关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与一代样机作业性能相比有较大改进与提升,符合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的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目前国内外精播机缺少监控系统的现状,在充分考虑了各种精播机田间作业条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气力式玉米精播机种肥监控系统。从电路功能上实现了种子已播数的统计、种子堵塞报警、缺种报警、重播报警、漏播报警,以及肥料的缺肥报警、堵塞报警指示;系统能够准确地显示出故障所在的具体位置,避免了种子施播断条现象的发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误报率低,性能稳定可靠,对农业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区,玉米收获后小麦种植时间紧张,播种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宽苗带播种模式,搅龙型覆土整平机构,设计一种宽苗带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进地可同时完成灭茬、施肥、播种、覆土整平、镇压等工作。对苗带灭茬装置的旋耕刀片排布安装进行设计,确定苗带旋耕灭茬的方式;通过EDEM软件对宽苗带分布器排种过程进行仿真,确定分种板的位置参数;对搅龙覆土整平装置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搅龙叶片的螺旋升角取33°。在玉米小麦两熟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种肥高度差和苗带宽度的合格率分别为93.1%,100%和94%,机具通过性良好,各项指标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花生机械播种机普遍存在缠绕壅堵、出苗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花生免耕施肥播种机。该机设计新型的破茬清茬防缠绕刀具,并采用同位施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免耕施肥播种机通过性能良好,有效地解决了秸秆对缠绕壅堵问题。播种、施肥深度合格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6%、92%和19.5%、15.6%,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杨锐琴 《农业工程》2020,10(12):84-89
针对谷子精量播种施肥机组的研发,创新设计了5个关键零部件。一是同轴变速器采用齿轮替代链条进行变速,简化地轮传动与播种装置之间的变速结构,避免链条断裂及脱落。二是连接架上分别安装连接座,使覆土杆位置可调,覆土可精确控制。三是舀种盘和储种盘之间设置开口隔板盘,可控制种盘逐次取种量。四是地轮设置覆土孔,使土壤通过覆土孔落入种穴内,保证每个种穴土量保持相同。五是播种盘可调节链条张紧度,精准调节播种量,节约种子,降低成本。该机组可解决农户在谷子生产过程中,对间苗投入较多劳动力的问题,实现谷子免间苗及关键生产环节丰产节本的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夏玉米中耕施肥机械化,设计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精准定穴施肥试验机械,可以在600mm等行距的玉米田间完成两行的精准定穴施肥。该机包括行走机构、整体机架及电控机构,可升降及水平滑动调节的施肥单体机构、玉米植株探测机构及穴施肥距离保持机构等。其中,玉米植株探测采用自复位式行程开关实现植株的识别;施肥单体采用电磁式推拉杆、3D打印槽轮和鸭嘴等关键结构实现施肥单体的入土扎穴精准施肥;穴施肥距离保持机构采用自复位式行程开关与电推杆结合,实现了施肥单体的横向移动,保证扎穴点与植株合适的距离。初步试验表明:作业机械经过每株玉米时可以实现扎穴施肥,且施肥量变异系数均小于6,满足中耕追肥机的技术标准,可为利用新能源技术实现玉米的机械化精准施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穴单粒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气流悬浮理论供种的滚筒式排种器。同时,利用三维软件建模,设计出排种器的总体结构,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参数,并搭建了排种器台架式试验台。试验验证表明:该排种器可以满足精量播种的设计要求,平均单粒指数为93.04%,平均多粒率为5.0 1%,平均漏播为1.5 9%。该研究为精量排种器的进一步设计研究和参数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工厂化蔬菜育苗播种的效率,设计一种集铺土、覆土、清扫土、压穴和播种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育苗播种流水线。首先进行蔬菜育苗播种流水线整机结构设计,然后进行铺覆土装置、清扫土装置、压穴装置、播种装置与穴盘传输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最后进行样机性能试验。针对试制样机,以油菜种子作为试验对象,选择真空度、播种滚筒吸嘴孔径和吸嘴孔型三因素做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优因素组合。在真空度为7 kPa,吸嘴孔型为直孔,吸嘴孔径为1.0 mm的因素组合下进行验证试验,所设计的蔬菜育苗播种流水线在不同播种效率下的播种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重播率低于3%,空穴率低于5%,结果表明样机播种性能满足设计参数中的穴盘育苗精量播种的精度和效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