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在农村建设科学、文明、健康、进取、奋斗、创业、和谐的新风尚、新习气、新面貌,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建设坚持的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原则,突出的是农民实践主体性,乡风文明重在建设,贯穿着实践的价值取向,乡风文明建设重在实践.  相似文献   

2.
浅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乡风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28-29
乡风文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价值标尺.  相似文献   

3.
乡风文明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对此,本文从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分析.认为乡风文明的实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是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乡村振兴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一项重要推动力,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社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也是其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但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对策两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对建设和谐边疆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叙事研究法对文明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进行调研,对民族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村寨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中传统道德教育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民族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根基。勤劳的传统与现代教育结合才能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才能保证乡风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在云南边疆,面对外来文化和宗教渗透、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等严重问题,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乡风文明属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梳理传统社会中的乡风表现特征,明确乡风在传统社会乡治中的价值,有助于正确认识乡风文明在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从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方面建立认同感,从而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历史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当前,我国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见解。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抓好农村的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是关键。温州借助乡村振兴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宣传引导、难点攻坚、堵疏结合、机制建设等四大措施,借助移风易俗"六大工程",探索在乡村振兴工程中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乡风文明建设本质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内容。乡风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建设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乡风文明建设是中国农村复兴进程中一个重大的精神内涵,是中国农村复兴之魂,农村复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然而在当前,我国乡风文明建设中还有一些问题对其有着明显的阻碍,如乡村的陈规陋习、矛盾纠纷、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以及缺乏优秀文明的现代乡风文明的传承和践行者等。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解决当前乡风和新农村文明建设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乡风文明建设价值引领,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力度,积极吸引和挖掘乡风新文明的传播践行者。  相似文献   

11.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了有效改变农村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日前,由中央农办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先生,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一局局长张志勇先生,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一、吉林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做法及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的同时,吉林省始终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有力地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为实现吉林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良好民风乡风形成。吉林省高位谋划、高位部署,先后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风文明是重要内容。近年来,吉林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多方入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使村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致富路上也更有奔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在广大农村开展  相似文献   

14.
乡风文明培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近年来,各地民俗风情与乡风文明培育成效明显,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难点,比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贫带来的新生矛盾难化解,乡村特色文化推广传承不足,好人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乡风文明培育势在必行,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精准扶贫政策,健全好人激励机制,加强法制教育等,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精神生活水平是接下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霍山作为山区、老区,乡风文明建设有自己的一些特色。本文分析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和霍山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乡风文明的生动体现,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未来十五年,农村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然而当前农村面临的短板和弱项是全方位的,改造农村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经调查发现,很多弊病集中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市场消费主义盛行、传统观念黏连,教育水平落后等。因而做好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育水平,打好文化"金字招牌"。通过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李燕  张鹏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125-6128
在对江苏地区6个文明村调查的基础上,呈现了农村居民对乡风文明建设在重要性和内容上的认知水平,并探讨了个人因素、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政府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于农村居民乡风文明建设认知的影响,由此得出相关的建议,认为需要因人制宜,从多方面提高农村居民的认知水平,开展丰富活动,切实有效的落实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当前乡风文明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缺失、主体单一、观念落后等问题。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应坚持政府、社会、个人三管齐下,多举措综合运用,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培育文明乡风,必须大力发展新农村和谐文化,始终坚持用先进文化抢滩农村文化阵队,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0.
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学术界通过乡风文明内涵、乡风文明重要性、乡风文明建设面临困境、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等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