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烤烟高效栽培及套种免耕玉米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烟、夏玉米同处于一个生长季节,烟粮争地矛盾突出。为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探索出烟套玉米技术模式:烤烟套种玉米即当烤烟采收至中上部叶片时(时间规定在6月底至7月20日),在其行间或株间种植玉米,让烤烟与玉米共生一段时间,烤烟采收完后及时管护玉米。试验表明,该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烤烟收入2000元以上,免耕玉米收入450㎏以上,达到钱粮双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茶树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药用菌。山东省是食用菌和夏玉米种植大省,茶树菇与夏玉米套种就是充分利用玉米行间资源栽培茶树菇,发挥两者互利共生作用的立体生产模式。茶树菇作为收益高、增效快的农副产品,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菌渣还能改  相似文献   

3.
苗草共生期长短对夏玉米植株高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夏玉米田间苗草共生期对玉米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苗草共生期长短对玉米植株高度及产量有相当大的影响,共生期长对夏玉米株高及产量影响大,共生期短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纳米TiO_2喂食果蝇进行体内和体外抑菌试验的方法,分别在紫外光和自然光线下研究了纳米TiO_2对肠道共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_2能够在体外抑制果蝇肠道共生菌的生长,随着抑菌剂的加入呈现上升趋势;纳米TiO_2在果蝇体内环境中对肠道共生菌没有影响。说明肠道可以为共生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能使共生菌免受纳米TiO_2影响。  相似文献   

5.
8%咽嘧磺隆悬浮剂防治夏玉米田杂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田杂草在玉米苗期与玉米争水、争肥、争光。因其生长快,危害重,对夏玉米生长造成很大影响,一般造成夏玉米减产30%~50%。使用8%咽嘧磺隆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速效性强、残留少,对玉米质量和环境安全。一次用药,全生育期可达90%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旱地套种春玉米施用多效唑控苗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玉米是一种高秆作物,在旱地马铃薯/春玉米/夏甘薯全年三熟复合群体条件下,与后熟作物共生期间造成后熟遮荫郁蔽、通风透气差,影响正常生长。为控制春玉米植株高度,在确保春玉米高产前提下,为后熟增强通风透光条件,改善生长环境,达到双季高产的目的,特于2002年开展了春玉米施用多效唑控苗增产效果研究,为旱地全年多熟间套种高产技术的组装配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夏番茄地套种夏玉米,是江苏铜山县为解决菜粮争地,为夏番茄提供遮光降温条件的一种套种方式。具有改善伏期蔬菜生长环境,保菜增粮,提高效益的作用。(一)合理配比和茬口安排夏番茄套夏玉米的技术关键是选择夏玉米的合适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具体做法是:夏番茄大小行栽培,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40厘米,采用30厘米高的小高畦栽培,4月下旬育苗,9月初定植于大田。夏玉米5月下旬播种于夏番茄大行中间,行距12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种2200—2300株,一般于8月中、下旬开始收采鲜玉米上市。(二)栽培技术要点:1.番茄:(1)选用中晚熟抗病大果型品种,如苏杭7号。(2)培育壮苗是高产关键,一般要求苗令2个月左右,带大蕾为好。搞好营养钵育苗,防蚜防病。(3)抓好田间管理,重点抓好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第一层果长到蛋黄大小时重施膨果肥(每亩穴施氮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推广夏玉米—夏花生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夏玉米每亩产量稳定在500 kg左右,夏花生每亩产量150~200 kg,达到了稳粮增油的目的,促进了农业增效,提高了农民收入。1夏玉米—夏花生高效种植模式夏玉米—夏花生稳粮增油高效种植模式为3∶4,即玉米每一间作套种带宽2.4 m,种植3行玉米,4行花生。玉米行距30 cm、株距20 cm,种植密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涟水县地处黄淮平原东部,玉米是该县主要的粮、饲作物之一,常年种植1.5万hm2,其中,夏玉米种植面积占80%以上.从90年代以来,该县大面积推广使用乙草胺防除玉米田杂草,但由于乙草胺使用适期短,年度间的防效受土壤墒情影响大,杂草严重威胁夏玉米的正常生长,制约着夏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有效地控制夏玉米田杂草危害,作者从1996年开始对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4垄玉米2 行宽幅套种 该模式适用于粮区,马铃薯栽培春、秋二季,玉米栽培春、夏二季,一年四作四收,达到薯粮双丰收. 具体做法是:2.8米宽为一幅,春马铃薯按株行距25厘米×60厘米播种4行,每亩栽3800株.春玉米按行株距40厘米×15厘米条播2行,每亩种3170株. 春马铃薯收后在中央垄沟上条播2行夏玉米. 春玉米收后于夏玉米大行间播秋马铃薯4行.这一模式要求水肥条件充分,春薯要早种早收,玉米最好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保证生长一致. 尽量做到栽培过程上、下茬紧密衔接,管理措施一环扣一环,才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玉米品种更新,滨海县粮饲两用型夏玉米快速发展,同时紧凑型中熟大穗玉米品种也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中小穗型品种.为及时总结推广粮饲两用型夏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我们通过连续4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逐步探索总结出了适合滨海县的粮饲两用型夏玉米600-700kg/亩高产形态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设置种子二次包衣(噻虫嗪+溴虫氰酰胺和嘧菌酯+咯菌腈)处理和对照,研究种子二次包衣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二次包衣处理显著延长了夏玉米出苗时间,但对出苗率无显著影响;病虫防治效果显著,根系长势较好,产量增加5.5%。  相似文献   

13.
1 生态气候条件 1.1 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菌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1.2 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洛阳市栾川县经过反复试验,探索出了一年三熟小麦∥黑木耳∥玉米立体高效粮菌间套栽培模式。该模式中黑木耳袋料栽培,黑木耳经过室内人工控制发菌后进入麦田,小麦群体内部的温度环境、反光照条件基本满足了黑木耳子实体生长阶段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不仅减少了造棚费用,还免去了室内生产时人工创造环境的麻烦,经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鲁西南2010年夏玉米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鲁西南2010年度夏玉米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探讨了夏玉米主要发育期的有利、不利气象条件,找出影响夏玉米生长发育、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2010年鲁西南6、7月份降水量偏少,有利于夏玉米苗期根系生长,9月份降水量偏多,农田过湿对夏玉米后期生长不利;略偏高的气温对夏玉米生长十分有利;阴雨寡照对夏玉米后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地区,根据生长时期胡萝卜可分为春播夏收和夏秋播冬收两类。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胡萝卜的早熟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前景广阔,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项目。我们根据胡萝卜、玉米高矮搭配,营养共生等特点进行了胡萝卜套种玉米的立体种植。由于玉米为胡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夏玉米的生长环境要求以及河北省沧州市的气候条件,建立以夏玉米全育期平均温度、活动积温、日照时数以及降水为影响因素的夏玉米气候适宜度评估模型,选取2010—2017年的沧州市气象观测资料,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沧州市夏玉米气候适宜度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沧州市夏玉米种植适宜度分布水平不够均匀。整体呈现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的趋势。任丘、河间西北部以及肃宁地区属于次适宜区,经济收益相对较低,吴桥、东光、南皮、盐山、海兴、孟村以及沧县东南部地区属于夏玉米种植最适宜区,热量条件和雨量水分条件都能满足夏玉米的生长需求,经济收益也相对较高,建议合理利用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当增加这些地区夏玉米的种植面积,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饲用粮与工业用粮需求不断提升,玉米消费需求逐渐增加。范县地处中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温度变化明显。耕地总面积3.6万hm2,主要植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近年来,夏玉米产量需求不断提升,但在夏玉米种植方面,却存在密度设置偏差、选种质量差、施肥不科学、种植成本高等问题,难以形成高产高效的种植产业链,需要进行及时优化改革。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本文分析了夏玉米高效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促进夏玉米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夏玉米各生育期中常见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并针对夏玉米播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穗期等不同生育期的气候、环境及生长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一  相似文献   

20.
<正>大喇叭口期一喷多效综合防控,是在夏玉米生产中高效防治病虫害并夺取稳产高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这项措施是在玉米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的时期,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抗逆增产调节剂等进行合理混合喷施,达到防虫、防病、增产的目的。为推进农药减量行动,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安排在玉米一喷多效综合防控用药中加入"激健"植物油助剂的试验,通过此试验,验证评价玉米一喷多效用药中加入"激健"农用助剂在减量控害方面的效果,为大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