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科学选择品种优质牧草品种较多,不同的品种,对气候、土壤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牧草种植来讲,必须根据当地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草食禽现状作出适当的选择,种植牧草一定要因地制宜。一般来说,聚合草、串叶松香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菊苣、籽粒苋、一年生黑麦草、扁穗牛鞭草、乐食、苏丹草等草种适宜在海拔800m以  相似文献   

2.
岩溶石漠化区牧草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菊苣Cichorium intybus、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n×P.pureum、类玉米Zea diploperennis、混播牧草(菊苣、杂交狼尾草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黑麦草Lolium perenn、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为对象,研究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刈割时株高与产量大小的关系,旨在为岩溶石漠化区选择适宜的牧草种类以及牧草的合理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杂交狼尾草、类玉米、黑麦草和白三叶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对菊苣、混播牧草和紫花苜蓿的影响较小。不同刈割时期牧草鲜、干草产量有显著差异,表明各种牧草无论是鲜草产量还是干草产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杂交狼尾草适于在牧草高产季节用于青贮,是解决冬季缺草的有效途径之一。仅刈割了3次的类玉米除7月鲜、干草产量与菊苣和杂交狼尾草差异不大,8月与10月鲜、干草产量仅为菊苣和杂交狼尾草的50%和30%。与单播牧草相比,混播牧草具有产量较为稳定的优势。类玉米死亡后轮作的黑麦草、混播牧草死亡后轮作的紫花苜蓿以及同期种植的白三叶均可以作为轮作牧草,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而且可以丰富牧草种类,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宫川’柑橘园进行行间生草处理,设置自然生草及黑麦草、野豌豆、黄花苜蓿、菊苣、高羊茅和鼠茅草6个人工生草处理,对不同草种的干鲜重及0-20cm土层pH值、有机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野豌豆和黑麦草的干重占鲜重的比例较其它草种低;(2)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野豌豆对春秋季橘园土壤有机质的促累积作用较好;(3)与其它草种相比,春秋季野豌豆生草处理的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4)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野豌豆对秋季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其它草种,而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黄花苜蓿对秋季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5)野豌豆生草处理的春季土壤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含量及秋季土壤有效硼含量均高于其他草种,野豌豆和菊苣、黑麦草、自然生草和野豌豆生草处理分别对秋季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铜、有效钼含量的提升效果更显著。橘园行间生草可有效调节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能力,但不同生草类型的调控效果各异。与其它草种相比,行间种植野豌豆和黑麦草对橘园土壤养分的综合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具有冬季时间长、气候寒冷的特点,以大豆为主产农作物。近些年,有一些农户利用林边、山坡、地头等小块场地种植牧草,其主要品种包括:黑麦草、菊苣等,其中黑麦草是地区内最常见的牧草种植品种,能够生长在极端天气中,具有极强的耐寒性,且产量高、牧草品质优秀,是最受当地畜牧业欢迎的牧草。此外,黑麦草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种植区域较为广泛,能够在一年内多次进行收割,再生能力强,具有明显的高产优势。发展牧草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几种常见牧草在毕节地区的生长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观测比较各种牧草的生育期、植株高度、单株分蘖(分枝)数、牧草产量,筛选适合毕节地区各县市种植、产量较高的牧草品种。结果表明:11个参试品种中,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红三叶、墨西哥玉米、高丹草的产量较高,可在毕节地区养殖小区和大户中推广应用,从而解决规模养殖中草料不足的问题;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和高麦草等品种只能添加于建植放牧型草地,而高羊茅和百脉根则不适宜在毕节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暖季型饲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墨西哥玉米、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丹草、东非狼尾草和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土壤养分、牧草产量、生长速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暖季型饲草种植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种植高丹草后,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轮作能够延长牧草的供草时间、提高牧草总产量,5种轮作模式分别提高了单作暖季型饲草产量,高丹草和东非狼尾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增产幅度较大,甜高粱轮作多花黑麦草总产量最高。不同前作对多花黑麦草生长速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丹草收割后复种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速率最快,墨西哥玉米收割后复种最慢。墨西哥玉米粗蛋白含量最高,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一年生暖季型饲草轮作冷季型牧草多花黑麦草,有利于延长全年供草时间及牧草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从国外和北京引进的13个牧草品种在金衢盆地进行了栽培及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籽粒苋、苏丹草、俄罗斯饲料菜、甜高梁等鲜草产量高;紫花苜蓿、白三叶、鲁梅克斯、欧洲菊苣、籽粒苋等牧草粗蛋白含量较高,在20%以上;冬牧70黑麦草出苗后可在严寒的冬季生长,且产量高;特早熟二倍体和意大利四倍体黑麦草生育期长,可延长黑麦草利用期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选择品种 优质牧草品种很多,不同的品种,对气候、土壤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种植牧草一定要因地制宜。一般来说,聚合草、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串叶松香草、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比较耐寒,适宜在淮河以北地区种植。沙打旺、籽粒苋、黑麦草适宜在盐碱地区种植。 不同的畜禽对牧草的需要也不同,以喂牛、羊等反刍动物为主的农户,要多种些粗纤维含量高的良种牧草,以适应它们的消化功能,满足营养需要,如:杂交狼尾草、苏丹草、串叶松香草;猪、鹅、兔则喜食粗蛋白质较多的叶菜类牧草,如:聚合草、鲁梅克斯、菊苣等;而紫花苜蓿、冬…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饲养成本,许多养猪场户种植菊苣、紫花苜蓿、聚合草等优质牧草喂猪,以减少精料用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在盘县地区,这些牧草只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长势好、产量高,在冬季及早春季节长势较慢、产量极低,为了解决养猪户冬季及早春季节缺少青绿饲料的问题,盘县农业局草地站于2010年秋季在盘县的9个养猪场种植了一年生黑麦草,但部分养猪场认为黑麦草是禾本科牧草,粗纤维含量较高,只适合喂牛羊,不适合喂猪,为了解开这一疑惑,笔者于2011年1~3月在盘县红果镇某养猪场开展了利用黑麦草替代部分精料饲喂育肥猪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殖技术》2005,(5):23-23
鹅是一种草食家禽,种草养鹅具有投资少、产出多、见效快的特点。适于饲养鹅的牧草品种主要有黑麦草、苦荬菜、菊苣、苜蓿等。根据牧草特性和鹅一般喜食禾本科牧草的特点,在秋播牧草时应以1年生黑麦草为主播品种,再适当搭配种植一些多年生的菊苣、苜蓿等。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迪庆高寒地区种植的多年生牧草品种,本研究开展了12个多年生牧草品种引种适应性的比较,并采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种牧草生产性能的高低顺序为紫花苜蓿牧歌401+Z(Medicago sativa cv.Amerigraze401+Z)菊苣将军(Cichorium intybus cv.Commander)鸭茅安巴(Dactylis glomerata cv.Anmba)多年生黑麦草雅晴(Lolium perenne cv.Yatsyn)白三叶铺地(Trifolium repens cv.Prop)红三叶(T.pratense)白三叶海法(T.repens cv.Haifa)紫花苜蓿游客(Medicago sativacv.Eureka)紫花苜蓿WL-525(Medicago sativacv.WL-525)扁穗雀麦草地麦特(Bromus catharticus cv.Grasslands Matua)紫花苜蓿猎人河(M.sativacv.Hunterriver)老芒麦同德(Elymus sibiricus cv.Tongde)。其中,牧歌401+Z紫花苜蓿、将军菊苣、安巴鸭茅、雅晴多年生黑麦草、铺地白三叶、普通红三叶、海法白三叶在当地适应性较好,生产性能相对较高,可作为当地建植栽培草地及改良天然草地的优选品种。研究结果对解决当地饲草匮乏、促进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菊苣(Cichorium intybus)在贵州地区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本研究用正交设计对菊苣进行土壤含水量(20%、30%、40%)、氮肥(300、500、700kg·hm~(-2))、磷肥(300、450、600kg·hm~(-2))、钾肥(100、150、200kg·hm~(-2))4个因素3个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菊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产量方面,不同水肥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菊苣鲜草产量,年产量在7.93×104~1.997×105 kg·hm~(-2),且在40%土壤含水量、500kg·hm~(-2)氮肥、300kg·hm~(-2)磷肥、200kg·hm~(-2)钾肥配施的水肥条件下达到最大值(1.997×105 kg·hm~(-2));不同水肥处理后,菊苣产量相比无任何处理对照(4.97×104 kg·hm~(-2))提高了60%~300%;2)在菊苣品质方面,经过不同水肥处理后菊苣粗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在30%土壤含水量、500kg·hm~(-2)氮肥、600kg·hm~(-2)磷肥、100kg·hm~(-2)钾肥的水肥条件下达到最高值294.1g·kg-1,相比对照其含量提高一倍多。本研究结果为贵州高产量、高蛋白的菊苣牧草生产提供了生产指导,为贵州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饲草来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在干热河谷生态果园种植的豆科牧草。本文设计牧草种类和翻压方式两水平因素,牧草种类是提那罗爪哇大豆(Glycine wightii(Wight and Arn.)Verdcourt‘Tinaroo’)、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iuanensis‘Reyan No.5’)、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和铺地木蓝(Indigofera endecaphylla Jacq.)4个牧草,翻压方式为翻压与不翻压,观测牧草草产量、地表温湿度、土壤湿度、土壤理化性状变化量;翻压方式观测翻压牧草前后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芒果园内种植提那罗爪哇大豆在改善果园土壤微环境及作为绿肥翻压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均高于其他3个牧草;大翼豆地上生物量最高,年均干草产量为7 470.463kg·hm-2;热研5号柱花草枯枝落叶量最高,年均3 183.00kg·hm-2。种植牧草小区在调节地表温度及保持土壤水分效果高于未种植区,柱花草在调节地表温度及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高于其他牧草。经济效益与草产量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刘洋  鲍健寅  田宏  蔡化 《草业科学》2006,23(9):33-36
通过硬雀麦Bromus rigidus与3种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莜麦Avena nuda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硬雀麦产草量达76 095.0 kg/hm2,仅次于阿伯德多花黑麦草(77 589.0 kg/hm2),略高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74 212.5 kg/hm2),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赣选1号多花黑麦草(67 033.5 kg/hm2)和莜麦(66 697.5 kg/hm2),差异极显著(P<0.01)。硬雀麦的播种量以73.3125 kg/hm2,行距15 cm为最佳,平均产量可达98 227.5 kg/hm2。硬雀麦可作为过渡带冬闲田种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成都平原地区玉米(Zea mays)与拉巴豆(Dolichos lablab)间作的最佳比例及其对混合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德美亚一号’玉米分别与不同密度的‘润高’拉巴豆进行间作,对适宜收获时期玉米的农艺性状以及混合饲草的鲜、干草产量和饲草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混合饲草的鲜草产量增加部分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拉巴豆播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茎叶比等指标较玉米单播处理有所降低,混合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体外消化率和干鲜比等指标高于玉米单播处理。其中,52 500株·hm?2玉米间作112 500株·hm?2拉巴豆处理的混合饲草鲜草产量最高,为63 711.86 kg·hm?2,与单播玉米处理相比净增收20 081.69 CNY·hm?2,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将鲜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112 500株·hm?2拉巴豆与玉米间作的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83,此处理下混合饲草综合评价最佳。综合分析表明,在成都平原地区,52 500株·hm?2的玉米与112 500株·hm?2的拉巴豆间作处理是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的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皖西南地区春播的9个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草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菊苣、杂交狼尾草、甜高粱产量高,干草产量和鲜草产量均在95 t/hm2和15 t/hm2以上,适应性强,品质优良,适合在皖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苦荬菜和籽粒苋产量中等,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可以做为优质牧草在皖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饲用玉米、皖草2号、苏丹草产量较低,鲜草产量均在70 t/hm2以下,饲用玉米无再生性,皖草2号、苏丹草在高温条件下病虫害严重,种植时应该注意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18个苜蓿品种在青海高原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喜 《草业科学》2011,28(11):1998-2002
2009-2010年在青海高原对18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1年开花初期单株根长22.6~31.9 cm,根粗4.1~8.8 mm,单株分枝数4.1~6.8枝,株高43.9~80.1 cm,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种植第2年开始进入丰产、高产期,单株分枝数增加1.5~10.5枝,第1次刈割时株高在110.7~145.4 cm,比第1年第1茬高1倍,三得利、德宝、WL232品种表现最优;第2年全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居前3位,鲜草产量在106 614~121 364 kg/hm2,干草产量在30 761~34 934 kg/hm2;美国杂花、德福32IQ、赛特、农保和阿尔冈金居第4~8位,鲜草产量91 922~10 282 kg/hm2,干草产量为25 410~29 036 kg/hm2,优于其他品种,表明这些苜蓿品种适宜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玉树县巴塘乡铁力角村冬春退化草地上,开展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共引种7属15个品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5个品种在巴塘地区均能正常越冬并完成生育期。牧草产量和种籽产量比较表明,其中同德老芒麦(E. sibiricus L.'Tongde')第2年干草产量最高为10030.8 kg·hm-2,同德短芒披碱草(E. Breviaristatus Keng f.'Tongde')草籽产量最高,达到2986.7 kg·hm-2。所有牧草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并且第2年株高、盖度和产草量均高于第1年,适应玉树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力均较好,适宜在玉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山地红壤引种冬季牧草鸡脚草、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牛尾草、白三叶,并利用鸡脚草进行喂鹅试验。引种观测表明几种牧草均适应在福州山区种植,鸡脚草、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对鹅适口性很好。鸡脚草喂鹅试验结果表明,经40d饲养,仔鹅平均日增重达43.0g,比饲喂当地野生杂草的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28.6%,在屠体品质方面,也有改善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应用传统形态生物学的分析框架,选取云南鹅为研究对象,设计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组、菊苣(Cichorium intybus)组、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组3种热带牧草基础日粮,采用配合饲料为对照,分析这3种热带牧草对云南白鹅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4种不同日粮饲喂的云南鹅在体质发育、胸部相对发育、胸肌发育和脚的相对发育上水平相当,但饲喂象草、菊苣和配合饲料较饲喂黑麦草日粮条件下云南鹅背部发育更好,且饲喂象草的效果最为明显;2)在试验期内,饲喂云南鹅黑麦草和菊苣能取得与配合饲料相似的日增重和料重比,且日增重均高于饲喂象草组和配合饲料组,料重比均低于饲喂象草组;3)饲喂4种不同日粮对云南鹅平均体质量累积均呈现“快-慢-快”的生长模式,而对日增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约75日龄以前,75日龄后云南鹅的生长不受这4种不同日粮的影响,用黑麦草饲喂30~50日龄云南鹅可有效提高云南鹅平均日增重; 4)就生产效益的比较而言,黑麦草和菊苣均适宜在云南鹅的养殖中使用,且黑麦草对30~50日龄云南鹅的平均日增重具有特殊作用,而象草不适宜在云南鹅的饲养中单独饲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