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地换种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中牟蒜区常年主栽品种为试材,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在壤土地栽种不同换种年限、不同土质来源的异地蒜种,研究异地换种,特别是换种年限和土质来源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大蒜异地换种提供科学依据和具体指导。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来源的蒜种是影响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换种1a、来自粘土的蒜种处理(T4)表现最好,蒜薹和蒜头增产幅度分别达61.01%和22.85%;从大蒜植株生长势、蒜薹单重、蒜头单重、蒜头横径和大蒜产量上分析可知,大蒜异地换种以每3a换种1次为宜,粘土来源的蒜种优于砂土来源的蒜种,显著优于壤土来源的当地蒜种。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研究低温条件对不同大小蒜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发挥低温处理蒜种在生产上的最大效应, 以“三月黄”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播种前对蒜种进行6 ℃低温处理,以室内常温贮藏为对照,观察蒜种生 根、出苗及植株性状,比较青蒜、蒜薹及蒜头产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可使蒜种提早解除休眠,促进 大蒜提前生根和出苗生长,且蒜瓣越大效果越好,其中,大瓣蒜出苗率最高,达到92.4%,中瓣蒜次之, 达到84.93%。低温处理能显著增加大蒜植株假茎的长度和粗度,提高单株质量即青蒜产量,且蒜瓣越大 增产效果越显著,低温处理大瓣蒜种和中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6.28%、35.95%,且与 对照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小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比对照增加10.53%,二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而低温处理蒜种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二次生长严重,蒜头瓣数虽多但单瓣质量低,商 品质量差。因此,播前低温处理蒜种可以用于青蒜生产,实现提早上市,增加产量,且大瓣和中瓣蒜种 效果较好,但不能用于生产蒜薹、蒜头及留种。  相似文献   

3.
我市种植大蒜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在省内外有一定声誉。主栽品种是襄樊白蒜、红蒜、二节早等,近年由于外销,上海嘉定大蒜有所发展,常年大蒜种植面积4000余亩。为了进一步挖掘大蒜增产潜力,我们在做襄樊大蒜提纯复壮的同时,又从全国十六个省市大蒜名产区征集49个品种,这些品种中,根据其蒜薹有无、蒜瓣多少、大小、生育期早晚和食用品质优劣,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葱蒜或笨蒜(又称西班牙大蒜)共收集二份材料,即引自安徽省霍丘县的葱蒜和襄樊零星种植的葱蒜,经鉴定比较,形态特征和蒜瓣大小、生育期完全一样,其共同的特征是蒜头大,蒜…  相似文献   

4.
大蒜原产亚洲西部,张赛通使西域时从大宛国(今中亚费尔干纳沙漠)引进的,因来自胡地,故称胡蒜或葫。由于有蒜头大,被称作大蒜。至今,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此外,有人考证,独头蒜居多的紫皮蒜原产我国,半栽培状态时叫泽蒜,完全家植时叫卵蒜,因蒜头较小又叫小蒜,至今已有4 000多年栽培历史。 按蒜瓣的大小可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前者每一蒜头内有蒜瓣6~7枚,所产蒜薹粗壮,多用来生产蒜头和蒜薹。后者蒜瓣多达10多枚,适于生产青蒜、蒜苗和蒜黄。如按皮色划分,有紫皮与白皮两种,紫皮蒜头的产辣味浓于白皮蒜…  相似文献   

5.
许磊 《中国果菜》2003,(3):47-47
大蒜,百合科葱属植物,古称葫,也叫葫蒜,按其蒜头皮色不同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按蒜瓣大小不同分为大瓣种和小瓣。蒜头,蒜苗、蒜薹均可作蔬菜,蒜的全株均能做药用。 大蒜有以下几点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某些高等植物含有抗菌性物质(植物杀菌素),其中效力最大者便为大蒜和洋葱。因此,医生们称大蒜为“天然的广谱抗生素。” 2、抗原虫:体外试验,大蒜浸出液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紫皮大蒜较白皮大蒜效果好。对阿米巴痢疾患者也有显著疗效。大蒜汁,大蒜挥发性物质或大蒜浸出液等体外试验,对阴道滴虫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3、对心…  相似文献   

6.
一、大蒜系统选育的特点系统选育是通过单株选择后再连续优中选优,从老品种中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大蒜以营养体蒜瓣无性繁殖,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营养倍数效应:蒜母大者株体健壮,生长势旺盛,蒜苔粗壮,蒜头硕大;蒜母小者植株矮小,生长势弱,蒜苔细,蒜头小,甚至不抽苔,产生独头蒜。营养倍数子母比(蒜头与蒜母之比)一般为0.85~5.05∶1,栽培用蒜种的子母比值平均均为4.5,大、中、小三等蒜瓣作种的产量比接近于9∶5∶1。在同一栽培条件下,不管蒜母大小,其子母比是一定值。子母比与栽  相似文献   

7.
苍山大蒜以蒜头大、蒜皮薄、蒜瓣洁白整齐,风味辛辣浓郁,具有香、辣、粘等优良品质而闻名于世.近几年来,由于种植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当,苍山大蒜在生产中出现了两种病态蒜,一种是大蒜在抽薹时同时抽出小蒜叶(俗称小辫),造成蒜薹收获时的困难,影响了蒜薹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双辽市跃进村蔬菜开发区随月江,连续2年种植大蒜获丰收。他种的蒜头大,质量好,产量高,666.7m2产量在2000kg以上。主要栽培措施是:1精选良种选用头大、瓣大的紫皮大蒜。播前经过头选和瓣选,选出无病无伤的种蒜。2秋种密植为使大蒜早出苗,出壮苗,每...  相似文献   

9.
蔡新波 《蔬菜》2000,(9):8-8
邳州白蒜是蒜头专用型品种,蒜头以色白、个大、辛辣、质优、不散瓣的商品性状而享誉海内外市场。通过地膜覆盖等一系列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使白蒜鳞茎横径在5.5cm以上的出口级蒜占产量的85%,每667m2产干蒜头1400kg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植蒜的经济效益。 一、播前准备 1.整地施肥选择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白蒜。因白蒜生长期长,覆盖地膜后,其增温保墒作用强,可促进大蒜旺盛生长。因大蒜需肥量较大,加之覆膜后使大蒜中后期追肥困难,必须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优质厩肥3000kg,白蒜专用…  相似文献   

10.
氮肥对影响大蒜二次生长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蒜二次生长是指收获前萌发蒜头的异常现象,蒜农称其为羊胡子。我县地处沂蒙山腹地,大蒜种植面积1.33万hm2,主要品种是苏联杂交大蒜,以生产蒜头为主,一般采用秋播,在蒜种贮藏期间,不会遇到容易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该品种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由于多年连作,二次生长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生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品质、产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蒜产业化与品种改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我国大蒜产业的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和消费国,大蒜面积占亚洲总面积的1/2,达世界总面积的1/3,年出口量达33万t之多,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我国大蒜产业主要有以下优势。①品种资源丰富,名优蒜种多如山东金乡白皮蒜、新疆白皮蒜、山东苍山蒜、上海嘉定蒜、陕西蔡家坡蒜、辽宁开原大蒜、天津宝坻红皮蒜等。②精耕细作,栽培科学如山东省金乡县应用脱毒蒜种,采用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使干蒜头667m2产量达2500kg以上。重视发展无公害大蒜生产,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③科研领先在大蒜种质资源研究…  相似文献   

12.
董过兵 《蔬菜》2001,(11):28-28
大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也是市场上一年四季都颇受欢迎的蔬菜。但由于种植技术欠佳,出现了独头蒜,影响蒜的商品性,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搞清楚独头蒜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很有必要。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分析,认为独头蒜的产生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独头蒜产生原因 1.种蒜选用不当 栽种大蒜首先应选用适宜本区内种植的大蒜品种,种蒜应具备蒜头大,蒜瓣肥,并每瓣蒜分体明显,4~8瓣构成一头蒜。若选用蒜头小、蒜瓣瘦的种蒜,播种后幼苗生长弱,吸肥能力差,严重影响鳞盘分体,易形成独头蒜。据1999年调查,春…  相似文献   

13.
大蒜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9年,笔者连续4年进行了地膜覆盖大蒜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生产的大蒜蒜头大、整齐、无畸形、不散瓣,单球重在40g以上。其蒜薹和蒜苗也优于露地蒜。 一、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效果 试验采取简单对比法,设盖膜、不盖膜两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15~20m2。并对产量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测定。 (一)对鲜蒜头的影响 1985~1988年,试验设在中性中壤土地。覆膜蒜比露地蒜平均增产25%~59.7%,1985~1986年达显著标准,1986~1988两年均达极显著标准。1988~1989年,试验设在粘土地。覆膜蒜增产37.6%~79.2%,达极显著标准(见表1)。 (二)对干蒜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湖北地区大蒜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筛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大蒜种质,对81份湖北省大蒜地方资源和19份国内外引进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和部分营养指标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大蒜不同生长时期2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466%~52.619%,13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1.079之间。综合分析各项性状指标,筛选出适宜南方地区青蒜生产的优异大蒜资源6份:彭州大蒜1号、二月早、12-7D-917脱毒大蒜、彭州大蒜2号、二水早、品11;适宜蒜薹生产的优异大蒜资源5份:彭州大蒜1号、二月早、彭州大蒜2号、二水早、房县大蒜;适宜蒜头生产的优异大蒜资源8份:五峰红蒜、南漳大蒜、老蒜、14-7DS脱毒大蒜、六月蒜、百合蒜、五峰紫皮蒜、莫桑比克3号。并进一步筛选出VC含量较高的大蒜资源1份:五峰红蒜;大蒜素含量较高的优良大蒜资源2份:南漳大蒜、二月早。  相似文献   

15.
熊飞 《蔬菜》2008,(10)
大蒜在生长中后期,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的丛生叶,壮如马尾,农民俗称其为"马尾蒜"或"松毛蒜"、"吐丝蒜"、"吐须蒜".马尾蒜最后虽然也能抽生蒜薹、形成蒜头,但蒜薹个体很小,利用价值不大,蒜头多为畸形的多瓣蒜或散瓣蒜,商品率很低.因此,在大蒜生产中,过多的马尾蒜将严重影响最终的产量、品质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阿城大蒜栽培历史悠久,据金代文献记载,已有八百五十多年历史。阿城大蒜为紫皮蒜,品味好,蒜头大,蒜瓣整齐,中外市场驰名。阿城大蒜品种古老,长期栽培,未经选育,群体混杂,产生了一些亚古老品种和亚种。在栽培上嫌用一等蒜留种“浪费”,用二等蒜留种,而将一等蒜用作商品蒜出售,无意间将大蒜优良性状及一些有益变异淘汰了,大蒜表现种性衰弱。阿城大蒜为春播、下茬换种秋菜,在长期人工栽培下,大蒜  相似文献   

17.
李志萌 《长江蔬菜》2014,(10):22-23
以成都二水早大蒜品种为试材,研究2种种植密度及单层、双层2种播种模式对大蒜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层播种或加大种植密度,对大蒜植株株高、假茎高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鳞茎大小、抽薹率、独蒜率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蒜头直径随之变小、抽薹率下降、独蒜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种试验,乐都紫皮大蒜,静宁红蒜、天引1号,越冬率90%~98%,经济性状好,蒜头大,商品率88%~94%,折合产量为每公顷13626.7~12520.0kg,适宜当地种植;上海红蒜,营养生长旺盛,蒜头大,商品率86%,产量高达每公顷12986.7kg,但越冬率只有70%,秋播时应注意适当增加播量,保证田间密度。  相似文献   

19.
大蒜丰收后,可把新鲜、饱满、品质好、蒜瓣较大、蒜肉无虫害及机械损伤的大蒜头选出,加工成脱水蒜片。这种脱水蒜片含水量小,干燥易存,开袋即可食,深受消费者欢迎,而且蒜片的售出价格也是大蒜的数倍,从而使大蒜大大增值。大蒜加工潜力大@黄军...  相似文献   

20.
韩宇 《上海蔬菜》2022,(2):45-47
大蒜二次生长是一种生理异常现象,对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找出引发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作者开展了播种期、施肥量、地膜覆盖、蒜种大小等因素对鲁西南地区大蒜二次生长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施肥量、覆盖地膜以及蒜种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大蒜的二次生长率.播种过迟会促进大蒜二次生长,蒜农应根据品种熟性适期播种;每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