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孔佩佩  杨树华  贾瑞冬  葛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39-17841,17844
[目的]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切花菊矿质营养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接种5种AMF,在苗期和花期分别测定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MDA含量和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未接种对照相比,除G.d外,接种其余4种AMF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含量,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G.d和G.m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切花菊根系和花瓣中的MDA含量,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G.i处理能提高切花菊体内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论]G.i是改善切花菊矿质营养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最好菌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切花菊矿质营养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 mmorifolium‘Jinba’)接种5种AMF,在苗期和花期分别测定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MDA含量和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未接种对照相比,除G.d外,接种其余4种AMF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含量,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G.d和G.m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切花菊根系和花瓣中的MDA含量,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G.i处理能提高切花菊体内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论]G.i是改善切花菊矿质营养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最好菌种。  相似文献   

3.
切花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花菊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花卉。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因其花色丰富、清丽高雅而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切花菊的销量占切花总量的比例较高,它与香石竹、切花月季、唐菖蒲合称四大鲜切花,而切花菊名列榜首。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出口切花菊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胜举 《新农业》2009,(8):34-35
切花菊是四大鲜切花之一,2008年我国出口切花菊产量已达2亿支,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日本、韩国等客商纷纷来我国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生产基地,为我国切花菊生产带来了商机,也为我国切花菊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国出口切花菊生产起步较晚,栽培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出口切花菊产品质量差,市场售价低,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白粉虱在南方切花菊上危害日益严重,该虫以成、若虫群集于切花菊下部叶片的背面刺吸汁液,造成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严重影响切花菊的生长发育和鲜切花的质量、产量。此外,白粉虱在切花菊上分泌密露,诱发煤污病,使切花菊观赏价值大大降低。由于该虫有较强的抗  相似文献   

6.
切花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切花产业的发展,切花保鲜问题日益突出.切花菊保鲜主要涉及花部和叶片保鲜2个方面,国内切花菊保鲜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前预处理和采后保鲜剂配方的研制等方面.综述了多年来切花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后保鲜,已经筛选出21种较为成熟的切花菊保鲜剂,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发切花菊保鲜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切花菊杂交选育和夏季出花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首,其品质好、性状优,市场需求量较大。为推进切花菊产业的发展,从杂交授粉、新优品种筛选两个环节总结了切花菊杂交选育技术,并从定植、提网与抹芽、光调控、水肥施用、激素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切花菊夏季出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5个常见切花菊品种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分布情况,以寻找切花菊自身抗性真菌并为今后开展生物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找到了切花菊各部位材料的表面灭菌处理最优方法,发现切花菊内生真菌在分离中出现幼嫩部位内生真菌分离数量明显高于成熟部位,并且根分布最多,叶次之,茎最少。5个切花菊的内生真菌中,镰刀菌属(Fusari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为优势菌群。5个切花菊品种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相似度,但不同品种还是存在自己特有的内生真菌,说明切花菊的内生真菌分布有一定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个常见切花菊品种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分布情况,以寻找切花菊自身抗性真菌并为今后开展生物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找到了切花菊各部位材料的表面灭菌处理最优方法,发现切花菊内生真菌在分离中出现幼嫩部位内生真菌分离数量明显高于成熟部位,并且根分布最多,叶次之,茎最少。5个切花菊的内生真菌中,镰刀菌属(Fusari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为优势菌群。5个切花菊品种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相似度,但不同品种还是存在自己特有的内生真菌,说明切花菊的内生真菌分布有一定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光周期不敏感切花菊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是短日性植物,多数为秋菊,这给切花菊的周年生产带来很多困难.选育光周期不敏感、在自然条件下可周年生产的切花菊新品种,是国家863计划中切花菊育种的攻坚目标,也是切花菊生产大国日本的主攻目标之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从1994年开始,应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总DNA转导和杂交育种等方法,经过前后10余年的探索试验,选育出光周期不敏感的绿化菊(地被菊)和切花菊创新种质资源,为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白由路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77-3492
文中回顾了1840年以来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重大成就和有影响的事件,并针对目前有歧义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植物营养生理与生物学方面对植物营养必需元素、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营养元素的转移与再利用、菌根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植物营养与植物抗病性,化学诊断中的植物有效养分提取、养分测定和目前进行的光谱诊断等进行了回顾。论述了施肥模型、精准施肥技术和灌溉施肥技术的发展。分析了施肥模型中养分分级模型、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养分平衡模型和DRIS方法。综述了施肥对温室气体排放、肥料对环境污染等。介绍了目前主流的肥料品种和国际肥料资源概况。论文还对未来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解决肥料问题的关键;解决蔬菜施肥过量需要理论与技术的支撑;养分高效基因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在正常养分条件下进行;施肥新技术是提高肥效的重要措施;同时还需要立足当前可用肥料资源发展肥料产业。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与人们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息息相关,肥料的施用既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需要,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用最少肥料,获得最多的食物是今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垄栽烤烟植株的根、茎、叶部的干物质积累和对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积累动态均呈 S 型曲线,即在烟株生长初期约在移栽后20天烟株内干物质的积累以及对养分的吸收、积累都较慢,其直线增长期在移栽后40~80天(烟株旺盛生长期),尔后吸收、积累量又减少。烟株在移栽后80天吸收营养元素总量占总叶量的55%~70%。此期各元素的吸收量占总叶量的情况是:氮为69.94%,磷为58.42%,钾为57.55%,钙为55.12%,镁为69.70%,硼为63.33%,锰为57.60%,铜为66.83%,锌为67.96%,铁为53.83%。2.烟株所吸收的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量是不相同的,均以叶片中含量最高,约为全株养分的55%~84%,而茎部、根部中的养分含量较少,占全株养分量茎部为12%~34%,根部为5.2%~12%。  相似文献   

13.
采用食品标签和预包装调查(FLAPS)的方法,在上海市4家大型超市以拍照、抄写或购买的方式获取营养标签信息;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同2008年上海市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共调查7大类1 102件大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为45.8%,较《规范》实施前(2008年调查)的标示率(35.4%)有显著提高;营养成分表中能量和4项核心营养素的标示率均高于98%,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铁的标示率较低,分别为9.7%、5.3%和9.5%。该调查结果为完善我国营养标签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合理选择食物中作用,食品生产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香蕉营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海南美台地区高产香蕉从种植至收获全生长期的养分跟踪分析,研究香蕉的营养变化规律及其适宜营养诊断部位。研究结果表明:(1)香蕉各营养器官及不同月份的大中量元素的养分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从大到小排列为:K>N>Ca>P,Mg,S;P>S;花芽分化期前S>Mg,之后Mg>S;果实发育成熟期前P>Mg,果实发育成熟期P与Mg相近。(2)香蕉氮素、磷素、钾素及镁素的适宜诊断部位为叶片。(3)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比例为N∶P∶K∶ Ca∶Mg∶S=1∶0.07~0.13∶1.80~3.90∶0.26~0.54∶0.03~0.14∶0.04~0.07。(4)生殖生长阶段,随着株龄的增加,香蕉N,P,K,S的含量均有规律下降,Mg含量增大,Ca含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食品营养标签是衡量食品安全的重要标准。随着《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政策的推出,食品营养标签的常见问题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食品营养标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食品营养标签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棉花叶片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含氮量不同,苗期、蕾期、花铃期、铃期叶片含氮量分别为28.1、27.4、32.2、30.9 g·kg-1。在各时期不同处理的叶片含氮量,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棉花叶片含氮量增加。土壤质地不同(砂壤土、粘壤土)时,高、中、低产棉田棉花叶片含氮量存在差异;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棉花叶片含氮量随之提高,同时棉花不同叶位间的含氮量更加接近。对叶绿素的分析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相同施氮水平下,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差异显著;施氮量增加能够提高棉花叶片的SPAD值,同时减小棉花不同叶位间SPAD差值的大小。初花期和花铃期顶1叶的叶位差指数PDI与棉花叶片含氮量的相关性最高,可以用叶位差指数作为衡量棉花氮素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山楂种质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测定了18个山楂品种(系)果实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和矿质营养成分,并对不同种质进行了利用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楂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晚实核桃叶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动态变化规律,确定核桃叶片养分诊断的适宜采样时期。[方法]以晚实核桃品种陇南12号为试材,测定了叶片生长发育期间N、P、K、Ca、Mg、Mn、Cu、Fe、Zn等元素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陇南12号晚实核桃叶片内N、P、K含量在核桃年生长季内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在整个生育期桃叶片内N、P、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98、1.97和7.81g/kg;Ca、Mg、Mn、Cu含量随核桃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其中Ca含量的增加幅度接近1倍,Mg含量的增幅为25.1%;Fe、Zn含量则随着核桃生育期上下波动。[结论]综合考虑,对晚实核桃陇南12号叶片进行N、P、K等养分诊断时,采样时期以7月份为宜。  相似文献   

19.
杉木苗期栽培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作者多年来对杉木苗期培育进行营养研究的系列成果。为系统研究杉木苗期培育过程中的营养特点,安排了氮素单肥的一年生和二年生盆栽试验与田间平行验证试验以及氮磷钾复合肥的盆栽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涉及不同营养条件下杉苗的生长效应、生理效应、施肥时效、养分利用率以及培育杉木壮苗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配比等营养管理的许多方面,首次在我国林木研究中引进养分平衡原理进行营养诊断,提出了营养诊断技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营养诊断指标体系,共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7篇,为杉木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栽培营养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共轭亚油酸(CLA)及其在奶牛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共轭亚油酸的结构、功能、来源,以及影响反刍动物食品特别是奶牛乳脂中CLA含量的因素,并简要阐述了CLA在奶牛营养上的试验研究进展,对CLA的开发应用前景及未来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