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关于鸡的切翅饲养试验时有报导,结论多说是增重快,耗料少,经济效益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在1989年7月11日至9月8日对71只罗曼肉鸡进行了切翅饲养试验。测定比较切翅鸡与未切翅鸡在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屠宰率、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别。 材料和方法 7月11日从伊宁县种鸡场购进10日出雏的153只罗曼肉用雏鸡。喂食前称测了40只雏鸡体重,并给全部雏鸡注射和口服免疫球蛋白各0.3毫升,预防白痢。此后分力试验组(76只)和对照组(77只),两个组在饲料、饲养管理、防疫、圈舍设备等方面完全一样。 12日下午切翅66只,17日切翅10只。切翅采用300W电烙铁(烙铁嘴已锋利)切断翅膀。 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无翅鸡”饲养试验的效果观察唐景田,王瑞萍(河南省安阳县第一职业高中455112)为了了解“无翅鸡”同正常情况下生长的鸡只在采食、增重、饲料报酬等方面有何不同,特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鸡及分组:为1996年2月10...  相似文献   

3.
1987年到1991年10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渑池县、卢氏县等对8980只鸡进行了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截翅鸡和有翅鸡的饲养对比试验研究。第一阶段从开食到青年鸡育成,采用等量混群饲养;第二阶段从产蛋开始分笼饲养,分别记录产蛋和用料数量. 一、试验方法用刀式电烙铁截翅。一人展开小翅平放于小木板上,手术者以左手固定部位,右手施放电烙铁,一下就截断了肘关节外的鸡翅;用同法截去另一翅,即完成了截翅手术。由于电烙铁截翅的同时就止了血,也消了毒,所以使截翅日龄由出壳后的48小时延长到  相似文献   

4.
无翅鸡的饲养,是养鸡业的又一项革新。人们在探索鸡翅的作用时,认为鸡翅起保温和育雏等作用。而在科学养鸡的今天,鸡翅却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反变成负担。从营养和出肉率来讲,总不能和鸡肉与鸡体相比,如按肉料比计,可高达1:5.5—6。如果把切翅和未切翅的鸡对比饲养,其结果,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可比未切翅的  相似文献   

5.
鸡、鸭、鹅的双翅,其营养价值和加工意义都不大。但是,这些禽从孵出喂至整个饲养期,双翅都要消耗掉许多营养。实践证明,切翅家禽比未切翅家禽饲料消耗要减少4%-6%,生长发育加快,体格健壮,肌肉肥嫩,产肉率提高8%-10%,增重率提高11%-13%,产蛋率...  相似文献   

6.
据过去文献报导,有对雏鸡切翅,以促进生长的。因此我们也做了一个试验。试验鸡只是刚出壳雏鸡,来航品种,共雌雏10只,雄雏20只。用45瓦电烙铁壹把,通电发热(不要过热)。由一助手抓住鸡身,并控制住二鸡脚,将雏鸡翅膀轻轻拉平于桌上,以电烙铁铜头一刀下去即成:切后如出血,可涂些一般消毒药品。具体切翅位置在臂骨和挠骨关节处。切后,把雏鸡放在箩笸内,任其饮水采食。12小时后检查,切翅部位伤口已收拢,行动也比较活泼。36小时后检查,雏鸡活动情况与未切翅雏鸡的情况一样。此时,将试验雏鸡与未切翅雏鸡放在同一鸡笼内饲养,切翅雏鸡也开始争食。二个月的生长比较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添加沸石对黄羽肉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40只28日龄黄羽肉鸡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4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分别饲喂沸石含量为0,2%,4%和6%的日粮,56日龄时结束饲养试验。在55日龄时,各组随机抽取健康的鸡24只(每个重复取6只,公母各半),空腹翅 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激素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4%和6%沸石的鸡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鸡提高5.17%,11.07%和8.12%;添加不同量的沸石均能显著提高血液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出最适宜在空茬期烟田饲养的鸡品种,以小香鸡、铁脚麻鸡、882黄鸡、良凤花鸡4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死亡率、料重比、日增重等指标的比较。结果:(1)铁脚麻鸡死亡率最高,为20%;882黄鸡、良凤花鸡的死亡率分别为11.67%、10%;小香鸡死亡率最低,为6.67%。(2)小香鸡的料重比最高,为5.12∶1;铁脚麻鸡为4.76∶1,良凤花鸡为4.65∶1;882黄鸡料重比最低,为4.51∶1。(3)良凤花鸡的日增重最高,为38.13 g; 882黄鸡为30.13 g,铁脚麻鸡为22.25 g;小香鸡的日增重最低,为9.89 g。(4)各品种鸡的日均利润差别不大。结论:882黄鸡和良凤花鸡的日增重较大,料重比、死亡率较低,且出栏时间短,只有75 d,是最适合空茬期烟田饲养的鸡品种。  相似文献   

9.
养鸡截翅好     
据试验证明,在苗鸡时截翅,截翅仔公鸡胸脯和腿部的肉增重提高6—8%:母鸡产鸡量增加10—12%。饲料消耗量减少4%,提高了抗病能力。而且  相似文献   

10.
肉鸽剪翅饲养,可使增重加快。据试验,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出壳后就剪翅饲养的幼鸽,28天后每只平均体重为750克,最重者为940克,已达到成年肉鸽的最大体重;而出壳后未剪翅饲养的肉鸽,28天后每只平均体重在600克左右,最重的为720克,分别比剪翅饲养的肉鸽少150克和220克。 对肉鸽剪翅,宜在幼鸽出壳后的3天内进行,以出壳当天和第二天为  相似文献   

11.
本饲料添加剂是以维生素、微量元素、促生长素等多种成分组成.其配方是根据现代动物营养科学,参照国内外有关标准,经反复筛选而成.其原料均从法国威宝公司、西德巴斯夫(BASF)公司及日本进口.在配方设计、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产品检测和饲养试验方面.都经专家严格审查.本产品经饲养试验证明,具有补充营养.增加食欲、增加体质、预防疾病、缩短饲养期、提高饲料转换效率等作用;以1%“康宝系列”添加于基础日粮中饲喂家畜,试验组可达如下水平;“康宝1号”:饲养肉猪95天,增重70kg以上,料肉比2.8~3.2:1,日增重700~750克.“康宝2号”:饲养快速型鸡49天,增重2kg以上,料肉比为2.2~2.5:1;饲养普通鸡56天,增重达1.75kg  相似文献   

12.
切翅养禽法     
鸡、鸭、鹅的双翅,营养价值和加工意义都不大,但是,这些家禽整个饲养期,双翅都要消耗掉许多营养。我地养殖重点户林玉,1994年以来,连续5年都对自家孵出不久的鸡、鸭、鹅施行切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实践证明,切翅家禽比未  相似文献   

13.
切翅养禽法     
《湖南畜牧兽医》2001,(5):35-35
鸡、鸭、鹅的双翅,营养价值和加工意义都不大,但是,这些家禽在整个饲养期,双翅都要消耗掉许多营养。家禽切翅后,丧失了飞跃能力,更显得温顺,有利于管理。现将切翅方法和饲养管理介绍如下:1切翅方法切翅时间以出壳2~4日龄的健壮雏禽最为适宜,过早家禽绒羽未干,体质、精神均差,耐受力弱,且操作不太方便;过迟则对家禽的损伤增大,不利于伤口愈全。一般可采用冷切和火灼两种方法。1.1冷切法一人捉住雏禽,理开一端翅膀;另一人在翅膀肘关节处注射麻醉药(每只注射2%的普鲁卡因0.13~0.15mL),3分钟后,再在肘…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利用在云南省玉溪市2个鸡场示范养殖的3 000只林下散养"茶花鸡2号"优质肉鸡,通过测定常规饲养试验3个阶段:小鸡阶段(1~42日龄)、中鸡阶段(43~84日龄)、大鸡阶段(85~126日龄)及超长时间(38~167日龄)饲养试验的增重、饲喂量及死亡率等,分析其生长规律,同时结合市场价格及各项成本综合分析"茶花鸡2号"最大经济效益的上市日龄。试验结果显示:"茶花鸡2号"在小鸡阶段料肉比最低,在中鸡阶段的养殖效益最高;各阶段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126日龄阉鸡体重极显著高于公、母鸡;126日龄后料肉比不断升高且利润为负增长,即在市场价格合理稳定的情况下,"茶花鸡2号"的最佳出栏日龄为126日龄。  相似文献   

15.
使用四种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饲养狼山鸡119日龄表明,四组试验鸡的料重比、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但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营养水平高的日粮饲养料狼山鸡优于营养水平低的日粮。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水平对地方鸡种部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饲养试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地方鸡种(泰和鸡、黑羽乌骨鸡、中型黄鸡)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各鸡种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分别饲喂高、中、低三种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结果表明,高能和高蛋白日粮可提高乌骨鸡的增重速度,尤其在28日龄前明显。中型黄鸡的增重以饲喂中等营养水平日粮为高,三组受试鸡的饲料转化率都以使用高营养水平日粮最优,同时单位增重花费的饲料成本最低。日粮营养水平对肉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低能低蛋白日粮组鸡的肉质优于高能高蛋白日粮组鸡,各组试验鸡的肉质测定值都在优质鸡肉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1997年6月,河南省范县刘集乡某养鸡户,饲养AA肉鸡1000只,至52日龄时,其中病鸡约500只,平均体重为0.9kg,最小的似拳头大。其余健康鸡约500只,平均体重3.2kg。整个饲养期间,病鸡精神良好,但食欲减少,少数有腹泻现象,死亡率约1%。1~5日龄时,未注意到有异常现象;10日龄时,发现病鸡羽毛生长缓慢,体型略小于健康鸡;20日龄时,病鸡体型明显小于正常鸡;35日龄时,病鸡头顶、颈部和腹后部,仍有黄色绒毛,长期不退,翅羽较短,体型显著矮小,为正常发育鸡的1/2大小;第52日龄时,翅羽已长齐,绒毛已退,体型瘦小轻盈,稍受惊…  相似文献   

18.
根据鸡与鸡粪是否直接接触,将其饲养方式分为粪鸡共存、粪鸡分离2种,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鸡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体重相近8周龄健康伊莎幼鸡20只,雌、雄鸡各半,分性别随机分成A、B、C、D 4组进行同性别比较。试验持续4周,期间每周测量所有试验个体的体重和体尺,试验结束时采血测理化指标。结果显示,自第3周开始粪鸡分离组平均体重已出现高于粪鸡共存组的趋势,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差距逐渐扩大,至第4周结束D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B组(P <0.05),A、C组间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方面,C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P <0.05),D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B组且差异极显著(P <0.01),说明不论雌雄,粪鸡分离组的生长速度都显著高于粪鸡共存组,直接接触鸡粪导致鸡生长速度下降,对雄性的影响比雌性更明显。各体尺数据均差异不显著。血清中尿酸水平B组显著高于D组(P <0.05),A组略高于C组但差异不显著。其余的血清指标2种处理相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结果首次证明,粪外源尿酸可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高鸡血尿酸水平,同时提示地面平养、放养等粪鸡共存饲养方式,其产品...  相似文献   

19.
以Abor Acres商品代肉用仔鸡为对象,进行了两次不同维生素A水平饲养效果试验。第一次试验用1,600只一日龄混合雏,分五个维生素A添加量。结果表明:每千克饲粮添加750 IU微生素A醋酸酯的鸡,49日龄增重显著低于12,000IU组;添加1500 IU、4000 IU、8000 IU三个中间水平鸡的增重与750和12000 IU没有显著差异。第二次试验用576只一日龄混合雏,检测了添加20,000 IU和1,500 IU两种维生素A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每千克饲粮添加20,000IU维生素A醋酸酯的增重显著低于1,500IU组。高水平组鸡的血浆、肝脏维生索E含量分别比低水平组低6和10倍。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国内肉鸡养殖多数采用大颗粒饲料,鸡采食时间短,减少了活动量,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而国外采用粉料饲养,饲养成绩也比较好。本试验通过改变饲料颗粒的大小测定饲喂效果,为以后饲料生产提供参考。1试验方案与统计方法选择两个同时进鸡场的6栋10000羽鸡舍,试验时间5月6~20日,5月21日肉鸡全部出栏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