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相似文献   

2.
番茄叶霉病是大棚和温室番茄的重要病害,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各省都有发生。该病流行速度快,常短期内在棚室内暴发成灾,一般损失在20%~30%左右,严重时可达50%~80%。这种病只为害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淡黄色褪绿斑,叶背产生界限不清的淡绿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紫灰色密实的霉层。病斑扩展后,叶片卷曲干枯,直至病株枯死。果实也可受害,围绕果蒂形成圆形黄色病斑,病部稍凹陷而硬化,或在果面上产生较大黑色斑块,最后变成僵果或脱落。此病由半知菌类枝孢霉属真菌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3.
正1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淡褐至深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病害常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叶背,叶片卷曲,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嫩茎和果柄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花器发病易脱落。果  相似文献   

4.
番茄灰霉病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市保护地蔬菜的发展而发生的一种新的蔬菜病害,当低温、高湿、通风不良时,发病率较高,构成对大棚番茄生产的严重威胁。经过我们两年的观察、试验.找到了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供生产中参考: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番茄地上部位,如茎、叶、花、果实等。茎部染病时初期为水浸状小点,以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长出灰褐色霉层,如果病斑环缢,就从该处折断,引起植株死亡;叶片感病时病斑呈“V”字形、浅褐色,稍有轮纹,边缘变黄,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5.
茄子叶霉病主要危害茄子叶片,且多在保护地中发生。一般先在植株中下部发病,然后逐渐向上蔓延。叶片发病,初时叶片正面产生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的退绿斑点,病斑背面密生绒状霉层,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紫灰色或灰褐色,当环境条件合适时,叶片正面的病斑上也可长出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6.
1 病原和症状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除侵染番茄外,还可侵染茄子、黄瓜.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和果实,也危害花及茎.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浅褐色,稍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边缘逐渐变为黄色,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果实染病,先从花器开始,残留的柱头或花瓣被侵染后向果柄、果面扩展,被害处果面变成灰白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即病原菌子实体,病果一般不脱落,失水后变硬.花部感病,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霉层,并引起落花.茎部染病,先呈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长椭圆形斑,潮湿时病斑长出绿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相似文献   

7.
《吉林蔬菜》2016,(1):39-39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仅危害番茄。塑料大棚、温室栽培的番茄,受害重于露地,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叶霉病传染力强,一旦发生,铲除比较困难。在发生早且严重的塑料大棚,番茄产量可减产二、三成。近年来,黑龙江省此病发展很快,危害极大。1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和果实也可遭到危害,叶片病斑淡黄色或黄绿色,无一定形,边缘不明显,在叶背产生初呈灰白色,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的霉层。  相似文献   

8.
灰霉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它主要危害果实,对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严重时可导致绝产. 1症状该病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多从果顶萼片部发病,后向果面发展,致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病部密生灰褐色霉层,病果初期不脱落,后期大量落果;叶片染病先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亦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死亡.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12,(10):43-43
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气温上开病斑扩展成5毫米左右的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幼叶被害,有时叶片成畸形,危害严重时,被害叶干枯,提早脱落。果实被害,生近似叶片上的斑点。枝条被害,也生褐色微凹陷的病斑,病斑周围常产生裂纹。苹果斑点落叶病由苹果轮斑病的强毒菌系所致,以菌丝体在被害叶和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器,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春梢嫩叶。一般果园在花后即可出现病叶,在后半月病叶增多。  相似文献   

10.
<正>樱桃番茄叶霉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有的温室、大棚保护地常年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给生产上造成巨大损失。1典型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花、茎、果实。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后向上部扩展。初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黄色褪绿斑,叶背面初密生灰白色绒状霉层,后变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危害呈上升趋势,成为早期落叶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病害。危害严重时,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造成苹果二次发芽,甚至二次开花。 1 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红色晕圈,边缘清晰。随气温上升病斑扩展成5毫米左右的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幼叶被害,有时叶片呈畸形。为害严重时,被害叶干枯,提早脱落。果实被害,上生近似叶片上的斑点。枝条被害,也生褐色微  相似文献   

12.
正1主要病害1.1梨黑星病又称梨疮痂病。主要危害梨树地上部分所有绿色幼嫩组织。被害果实、叶片、新梢、花序长出黑霉,果实龟裂,病梢芽鳞长期不落,严重时叶片提前落光,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梨果经济价值大大降低。1.1.1症状在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层。叶片染病后在正面发生圆形褪绿斑,逐渐变黄,叶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幼果期染病容易形成早落或病部木质化形成畸形果。果实膨大后染  相似文献   

13.
八、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防治 1、霜霉病霜霉病是世界性葡萄病害,在我国葡萄产区分布也很普遍。某些年份在某些地区严重发生时,往往造成毁灭性灾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生时,也危害果穗和新梢等绿色部分。染病的叶片,叶面出现半透明油渍状病斑,逐渐扩大成黄绿色不规则斑点,叶背产生灰白色霉层,以后病叶枯死而脱落。新梢染病时出现水渍状有光泽病斑,后变褐色,表面也产生灰白色霉状物,病梢逐渐枯死。花序及幼果染病后产生深褐色病斑,后期发生灰白色霜霉,不久干缩  相似文献   

14.
番茄叶霉病,又叫黑霉病,俗称黑毛、黑毛叶斑病等。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减产20%~30%。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番茄晚疫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和果实,发生严重时也可侵染茎部。幼苗发病,先由叶片开始发生,随后向茎部扩展。病部呈黑褐色,腐烂,造成幼苗萎蔫,后枯死,湿度大时病部有白色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中上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开始发生,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为暗褐色,病斑边缘与健组织交界处浅绿色,湿度大时,叶片背部病健交界处长出白色霉层。果实上青果易受害,在近果柄处形成油渍状暗绿色病斑,后渐变  相似文献   

16.
正1梨黑星病1.1症状主要危害花、叶片、果实。花序受害,花序、花梗基部有黑色霉层。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的主脉两侧或支脉间出现多角形或圆形淡绿色黄斑,叶背长有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果实受害,初期为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凹陷,其上有黑色霉层,病部易形成龟裂,病部木栓化;幼果染病,大多形  相似文献   

17.
正番茄叶霉病是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1种真菌性病害,植株发病后叶片的生理功能严重受影响,一般可造成减产20%~30%,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番茄叶霉病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叶片发病,由下部老叶向上发展,以中部叶片最易感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病斑,并逐渐长出乳黄色或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湿  相似文献   

18.
苹果斑点落叶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各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7—8月新梢叶片大量染病后,提早落叶,发病重的果园病叶率90%以上。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展叶后20天内的嫩叶,也可危害一年生枝条及各期果实。发病初期为褐色圆形病斑,中央具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叶正面反面均长出黑色霉层,严重时幼叶生长受阻,致使叶片变形干枯,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产量,果农常使用代森锰锌,大生-M防治,很容易使果树产生抗药性。为此,  相似文献   

19.
钱芝龙 《长江蔬菜》2001,(11):24-24
由于甜辣椒保护地栽培与露地生产条件差异很大,一些次要的病虫害发生十分严重,如甜辣椒污霉病,该病局部发生时造成减产,全面发生时,使甜辣椒完全丧失商品性而绝收。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果实。叶片染病叶面初生污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霉点,后形成煤烟状物,可布满叶面、叶柄及果面,严重时几乎看不见绿色叶片及果实,到处布满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病叶提早枯黄或脱落,果实提前成熟但不脱落。大棚等保护地内污霉病发生先局部,后逐渐蔓延。2病原病原为Cladosporiumcapsici(MarchetStey.)Kovachersky,称辣椒斑点芽枝霉…  相似文献   

20.
黄瓜黑星病是目前白山地区黄瓜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以保护地黄瓜发生最为严重。1996~1997年对八道江区的大棚黄瓜调查,发病率达到70%以上,产量损失超过50%,个别大棚甚至造成绝收。成为我地区仅次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一种危险性病害,给保护地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1 症状黄瓜黑星病在黄瓜的不同生育期及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可发生。幼苗染病,叶片上产生黄白色正圆形病斑,后干枯呈黄白色,易穿孔,病斑呈星状;嫩茎染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形龟裂,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层,为病菌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