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辽宁省主要种植品种“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 000 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185.25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37.35~41.1、110.4~121.05kg/hm2,可获得每公顷大于3 500 kg以上的产量,N∶P2Os∶K2O最适比例为3.7∶1∶3.  相似文献   

2.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春播条件下研究黔苦2号苦荞籽粒产量与其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黔苦2号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结果表明:黔苦2号籽粒产量高于280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67.14~74.93 kg/hm2,施N量28.88~40.12 kg/hm2,施P2O5量179.11~210.89 kg/hm2,施K2O量43.94~61.06kg/hm2;试验4因子对籽粒产量影响的程度大小为播种量>施K2O量>施P2O5量>施N量.  相似文献   

3.
1989~1991年于杭州选择对大麦(品种浙农大6号)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播种量、有机肥用量和化肥氮、磷、钾用量等五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五水平(1/2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稻茬免耕大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及其优化农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五个因素中,对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氮肥>有机肥>钾肥>播种量>磷肥;运用计算机模拟、寻优和频数分析法,建立了稻茬免耕大麦亩产大于350kg的优化农艺方案,播种量为9.76~10.22kg/亩、有机肥1379~1479kg/亩、纯氮10.40~10.74kg/亩、P_2O_52.80~3.28kg/亩和K_2O 6.10~6.27kg/亩;1990~1991年度对上年提出的数学模型和优化农艺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信息反馈结果表明,产量等数学模型及优化农艺方案基本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种量和肥料用量对青稞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有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536-1539
利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青稞播种量、钾肥、磷肥和氮肥施用量与青稞子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青稞不同播种量、氯、磷、钾肥施用量对青稞子粒产量的影响为氮肥>磷肥>钾肥>播种量.青稞播种量、钾肥、磷肥、氮肥施用量过高时,产量下降的程度为钾肥>播种量>磷肥>氮肥.在一定范围内,钾肥低施用量在低播种量的情况下,青稞子粒的产量低,钾肥高施用量在高播种量的情况下,青稞子粒的产量高.在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和播种量单因素情况下,随着青稞播种量、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青稞产量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值后,又逐渐下降,过低、过高的青稞播种量、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量均可降低青稞产量.青稞子粒产量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播种量350 kg/hm2,施纯N 75.0 kg/hm2、P2O560.0 kg/hm2、K2O 22.5 kg/hm2,此时青稞子粒最高理论产量为3817.73 kg/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亚麻栽培试验,筛选适合新疆亚麻生产种植的最佳栽培措施.[方法]采用不同留苗密度、施肥和灌溉的三因素正交栽培试验.[结果]影响原茎产量高低的栽培因素为施肥>灌溉>留苗密度,影响种籽产量高低的栽培因素为灌溉>留苗密度>施肥.[结论]在新疆亚麻主产区以每667 m2留苗160×104株、施肥20㎏和灌水160 m3(2次)为获得亚麻原茎产量的最佳组合;以每667 m2留苗80×104株、施肥20 kg和灌水80 m3(1次)为获得亚麻种籽产量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
以亚麻新品种吉亚6号为试材,对密度、肥料、微肥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法,研究了亚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亚麻产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吉亚6号的最佳组合为种植密度450万株/hm~2、播种量41.0 kg/hm~2、肥料460.20 kg/hm~2和微肥2.85 kg/hm~2。在此条件下,吉亚6号平均籽粒产量为2 314.5 kg/hm~2。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栽培措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菁  迟德钊  吴昆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73-14577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栽培措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昆仑12号青稞品种为试材,采用3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青海省西宁市和门源县两地青稞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和播种量3项栽培措施应用水平的量化关系。[结果]西宁市各试验因素对青稞产量的影响依次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播种量,因子间互作效应表明氮肥施用量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较强,最佳栽培方案组合为纯氮施用量、纯磷施用量和播种量分别为77.250~114.450 kg/hm2、35.100~52.650 kg/hm2、150.000~187.500 kg/hm2;门源县各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播种量、氮肥、磷肥,因子间互作效应表明对产量的影响因素为氮肥施用量和磷肥施用量,最佳栽培措施方案组合为纯氮施用量、纯磷施用量、播种量分别是49.050~99.600 kg/hm2、44.100~65.700 kg/hm2、262.500~318.750kg/hm2。[结论]为青藏高原青稞高产优质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陆良县大春马铃薯氮、磷、钾合理用量,以马铃薯品种会-2号为材料,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试验方案设计,通过N、P、K肥的不同水平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3次.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纯N 66.49 kg/hm2、P2O5 109.77 kg/hm2、K2O 90.68 kg/hm2的N、P、K组合产量最高,施用纯N 59.76 kg/hm2、P2O5 91.28 kg/hm2、K2O 87.99 kg/hm2的N、P、K组合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9.
冀西北食用向日葵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冀西北食用向日葵的肥料效应。[方法]以近年筛选出的优良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新品种进行不同N、P、K施肥水平的研究,以摸索新品种的最佳施肥效益、最佳施肥组合。[结果]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的产量影响较大。常规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71.7 kg/hm2、P2O548.3 kg/hm2、K2O 68.4 kg/hm2,此时产量达3 052.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67.2 kg/hm2、P2O550.1 kg/hm2、K2O 68.3 kg/hm2,此时产量达2 909.7 kg/hm2。杂交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65.1 kg/hm2、P2O566.5 kg/hm2、K2O 154.4 kg/hm2,此时产量达3 302.4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 72.8 kg/hm2、P2O557.8 kg/hm2、K2O 138.8kg/hm2,此时产量达3 291.3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品种推广利用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迪庆马铃薯肥料效应与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和配比对迪庆马铃薯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迪庆马铃薯的优化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34147kg/hm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2 N,150kg/hm2 P2O5和480kg/hm2K2O;最佳经济产量为34070kg/hm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2 N, 150kg/hm2 P2O5和420kg/hm2 K2O;最佳利润产量为28246kg/hm2,施肥量分别是60kg/hm2N,30kg/hm2P2O5和120kg/hm2K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