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枣是我县枣的主裁品种之一,枣果大小整齐,成熟期一致,品质极性,它的抗病丰产等特点深受果农和市场的欢迎;2005年我们对牙枣进行了优质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马牙枣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马牙枣是在天津市静海县农户庭院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2010年3月由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镇林业站引进试栽。经过5年的观察,大马牙枣表现生长势强旺,树冠形成快,早实、丰产,嫁接当年结果,第2年进入结果期,第3~4年丰产,平均株产17.5kg。果实长椭圆形,棕红色,平均单果重17.4g,8月上旬开始着色脆熟,9月上旬基本采摘完毕,抗逆性较强。总结了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试验比较了盛果期灰枣树对不同修剪方法的反应。结果表明,枣树连年修剪,根的数量、冠幅、干周均大于(牙刂)枣处理树。萌发枣头的数量、质量和抽生有效枣拐的数量等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修剪树有效枣股数多于(牙刂)枣树,差异显著;百果鲜重较(牙刂)枣处理多40.1g,单株产量提高15.3%。叶片总糖和全氮测定结果:修剪处理在6月下旬含量较高,此时正值枣吊、枣头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和幼果发育的关键时期,这对树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其次,修剪与环切结合的效果优于修剪+(牙刂)枣,但次于修剪处理。  相似文献   

4.
入口酥枣是山东省枣庄市邹坞园艺场在当地脆枣实生苗中发现的优良单株 ,因果实酥脆而得名。该品种类似于沾化冬枣 ,酥脆多汁 ,又较丰产 ,为一优良的枣树品种。1 早果丰产 该品种与冬枣等鲜食品种相比 ,早果性、丰产性好 ,当年嫁接 ,当年结果 ,栽植第 2年每个枣吊最多可挂果 8个 ,每株可结果 5 kg以上 ,投产早 ,见效快 ,效益高。2 树体矮化紧凑 该品种树体极矮化 ,成龄树高仅 2m左右 ,侧枝自然开张 ,均匀分布于主干上 ,可以进行密植栽培、保护地栽培或盆栽。3 果实性状优良 果实圆形 ,平均果重 15 g,最大 32g,第 1茬果 8月中旬即可进入…  相似文献   

5.
无棣铃枣及其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棣铃枣为大果型优良鲜食品种,在无棣县多为庭院栽植,商品价值不高。为改善我县枣鲜食品种结构和提高枣的商品价值,我站于2000—2004年进行了无棣铃枣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1试验概况试验园建在无棣县小泊头镇北王村。当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1月份平  相似文献   

6.
悠悠枣是我们从河北省涿鹿县当地悠悠枣品种资源中优选出的枣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两头稍尖,一次果平均单果重12.3g,最大单果重20.8g,棕红色;皮薄,果肉绿白色,脆,汁液多,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00%~41.00%,一次果在9月上旬成熟,丰产,抗逆性强,耐瘠薄。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正大马牙枣果实8月中旬开始成熟,是典型的早熟鲜食品种。果实口感清脆,品质上等,市场发展潜力大。为了更好的推广这一品种,无棣县小泊头镇于2009年建立了大马牙枣园3.33hm~2,采用密植栽培,集约化经营,进行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试验园每666.7m~2产量1500~2000kg,产值15000元,达到了早实、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建立了大马牙枣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已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丽红  马兴国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3):174-174,182
摘要:灵武长枣是经多年自然筛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鲜食枣品种,为促进山沙区幼龄灵武长枣丰产,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提高坐果率的试验,总结出一套促进灵武长枣早果丰产的技术措施,使得5年生灵武长枣每667m2产达200kg,产值达1200元;4年生每667m2产600kg,产值为5600元。  相似文献   

9.
大瓜枣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大果型优良鲜食枣品种。199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讨其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2001年3月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在日照市东港区进行早期丰产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郓城县林业局于 1 985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名特优稀果树资源普查 ,在我县五界首乡发现一株大果型鲜食枣品种 ,当地群众称其为长枣。 1 986年春将其高接于观察圃中 ,1 987~ 1 994年又连续 8次转接 ,所有嫁接枝综合性状表现稳定 ,具有果实特大 ,整齐一致 ,果面光滑 ,色泽鲜艳 ,品质良好 ,风味别致 ,坐果率高 ,早实丰产 ,抗风 ,抗果实病害等特点。2 0 0 1年 1月通过菏泽地区科委鉴定并命名为阳光枣。 1 995年开始繁育苗木 ,1 996年建立试验示范园。目前该品种推广 1 6 6 hm2。1 植物学特性  树姿开张。母树高 4.5m,冠径 3.5m,干周 58cm…  相似文献   

11.
李德华 《西南园艺》2003,31(1):46-46
入口酥枣是我场用当地脆枣实生苗中发现的优良单株 ,经嫁接繁育培植成功的枣树优良株系 ,因果实酥脆而得此名。其既具有“沾化冬枣”酥脆多汁的口味特点 ,又克服了“沾化冬枣”着果率低、产量低的缺点 ,是一个极为优秀的枣树株系。特点 :(1)早果丰产。入口酥枣比“梨枣”、“雪枣”、“冬枣”、“大白铃”的早果性、丰产性均好 ,当年嫁接 ,当年即可结果 ,栽植第 2年挂果累累 ,每个枣吊最多可挂果 8个 ,投产早、见效快。(2 )树体矮化紧凑。其树体极矮化 ,嫁接部位高度长到 30cm时即可结果 8~ 10个 ,成龄树高仅 2m左右 ,而且树体自然成形 …  相似文献   

12.
梨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枣原产于山西省运城、临猗等地,为鲜食枣品种.近年来,引入吕梁地区的交城、文水等枣区栽培,因其风土适应性强、果大、质优、价高,栽培面积迅速扩大.1995~2000年,我们进行了梨枣早期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10~2017年对悠悠枣进行了高效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悠悠枣抗性强,果个大小均匀,品种优丰产、稳产,是当地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枣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赵俊芳 《落叶果树》2009,41(6):24-26
2004年引进圆铃1号、圆铃2号、龙枣、西北大枣、板枣共5个制干枣品种,以当地制干枣品种扁核酸为对照,进行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圆铃1号、圆铃2号表现早果、丰产(3年生株产5.3kg、5.1kg)、果大(单果重71.0g、14g)、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35%,肉质致密,风味浓甜,品质评价上)、无裂果现象,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均明显优于龙枣、西北大枣、板枣及当地品种扁核酸。上述二品种可作为濮阳地区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大雪枣是沂蒙山区特有珍稀无性系处质资源,属极晚熟特大鲜食佳品,成熟期大致在霜地立冬之间,枣果耐贮运,平均单果重35g,最大80g,果面光滑,着色鲜红艳丽,果肉翠绿色,质地甜脆。该品种与野生酸枣嫁拉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及早果丰产特性,春季嫁接上即开花结果,2年投产,3年丰产,并具有二次枝发育健壮充实,刺股抽生枣吊能力强,结果枣吊长,达于控冠、整形、修剪和密植栽培等突出特点。现已在省内外试栽推广  相似文献   

16.
2008~2012年进行了金铃圆枣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栽植密度可有效提高金铃圆枣单位面积产量,迅速扩大树冠,促进枣头枝、二次枝生长发育和枣股的形成,合理的栽植密度是达到金铃圆枣早产、丰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金铃圆枣是在1993年枣资源调查中发现的稀有品种,百年生的母树生长在辽西寒冷干旱的山坡薄地上,至今依然丰产。被选为优系后,通过近十年的选育、试验观察,遗传性能稳定。2002年9月19日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的科研成果鉴定(鉴定号2002118),2002年9月24日,经辽宁省林业厅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金铃圆枣。  相似文献   

18.
大白铃枣是山东省果科所选育的优良鲜食品种,无棣县自1996年开始引进,目前全县栽培面积已达3 000 hm^2,495万株,其中结果的280万株.由于栽培管理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结果树全县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5 050kg,产值2.02万元.为探索大白铃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2000-2003年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平顶枣又称大平顶,主要分布在辽西的朝阳、锦州和葫芦岛等地区.该品种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结果早,易丰产,果实甜脆多汁,鲜食和制干品质均上等,近年来在朝阳地区发展迅猛,据统计,到2005年栽植面积达20 000hm2,鲜枣产量15万t,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金丝4号枣品种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具有果大、整齐、含糖高、品质优、抗病、抗裂果、结果早、极丰产、抗逆、适应性强等优点,可用于鲜食或干制红枣,红枣优质果率高达90%,极适合出口要求,是今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目前已被河北、天津、辽宁、北京、云南、新疆、甘肃、陕西、江苏、山西、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广为引种,均表现早实丰产,逐渐成为当地主栽和主要推广良种之一。为探讨金丝4号枣的早期丰产性能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金丝4号品种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1试验园基本情况及产量、效益1.1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