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以往汛期分期的方法存在考虑因素单一、主观性强的缺点,引进Fisher最优分割法,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以改进原Fisher把每一个指标权重看作相等的缺点。以吴城水库为例,使用该改进的方法对吴城水库汛期进行划分,并与模糊集合分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信,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以汤河水库为实例,针对分期汛限水位方案所涉及到的汛期分期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3种水库汛期分期定量分析方法,对汤河水库汛期进行优化分期。综合3种方法的分期结果,参照当前水库调度采用的分期方案,得出汤河水库汛期分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水库的汛期分期是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重要依据。但是对于水库群来说,上下游水库间存在复杂的水力联系,直接使用天然入库流量资料所计算的汛期分期结果可能不够客观。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水库调度影响的梯级水库群汛期分期方法,即计算考虑上游水库调度影响下的下游水库入库流量,再计算其汛期分期。以西江上游的天生桥一级、光照、龙滩、岩滩水库群为例,分别使用天然入库流量和调节后的入库流量资料计算汛期分期,发现龙滩水库的主汛期开始时间延迟16 d,后汛期开始时间延迟1 d;岩滩水库的主汛期开始时间延迟18 d,后汛期开始时间提前1 d。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将熵值法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合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合理,适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评价中单纯的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对确定指标权重带来的不足,采用主观判断与客观评估相结合的熵权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将模糊聚类与熵权确定权重应用于某风景区的水质评价中,该方法应用普遍,结果可靠,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利用水库的兴利库容,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对洪水汛期的分期开展研究.因此,阐述了模糊统计法与分形分析法的洪水分期方法的原理及其计算步骤.并以安康水库为例,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对水库洪水进行分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汛期分期计算中.同模糊统计法相比,分形方法具有定量和客观、分期准确细致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灌溉水质综合评价的熵权可拓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现有单项灌溉水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界限刚性量化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将熵权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方法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灌溉水质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问题,而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引入熵权系数概念,克服了传统可拓评价方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属性综合评价法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8.
以熵权理论和模糊评价为基础,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和归纳了影响水利工程方案优选的因素指标。鉴于水利工程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权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应用于水利工程优选中,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以某水利工程为背景,基于专家经验对该项目方案进行了优选,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方崇  张春乐  陆明本 《节水灌溉》2011,(2):52-54,65
针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OPSIS评价方法.为了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引入信息熵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方便,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熵权赋权贝叶斯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法两种方法,评价石佛寺人工湿地2009~2014年间汛期和非汛期入口、中间和出口的水质级别。经比较,两种评价结果基本相同,均可用于水质评价,但熵权赋权贝叶斯法计算更简便。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出库水质基本都优于入库水质,说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对水质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非汛期湿地出口水质较汛期差;出库水质均为Ⅲ和Ⅱ,水质状况良好,不存在用水障碍。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农机设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利用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对农机设备进行优选,并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度汛工程的特点,构建度汛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标体系,并针对现有决策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AHP复合熵的度汛工程逼近理想解排序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专家的经验知识以及指标数据的客观信息,采用AHP与熵值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的方法实现了度汛工程方案的优选排序。最后以具体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度汛工程方案优选决策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四湖流域是涝渍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为定量分析涝渍灾害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分布特征,以螺山排区为对象,从涝渍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防灾能力3个方面,建立了涝渍灾害指标体系,构建了涝渍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涝渍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涝渍灾害影响因子中,孕灾环境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致灾因子,而在致灾因子中汛期降雨强度综合指数所占权重占比最大,达到0.1595。通过计算得到,在汛期降雨强度综合指数为2.889时,排区内涝渍灾害风险度(0.957)达到重度风险临界值;在汛期降雨强度为1.924时,计算得到排区内涝渍灾害风险度(0.837)达到轻度风险临界值。现状条件下,螺山排区仅能抵御3 a一遇的汛期降雨强度,遭遇10 a一遇汛期降雨强度时,整个区域都处于涝渍灾害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中主观因素影响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分洪区口门的堰流流量系数和淹没系数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自由溢流时,分洪区口门的堰流流量系数和正向堰流的流量系数基本一致。在淹没溢流时,在淹没度为0.8~0.98范围内,分洪区口门堰流的淹没系数与普通水力学的正向堰流的淹没系数基本一致;对淹没度在0.98~1.0范围(正向堰流不存淹没度为0.98~1.0范围的堰流),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分析给出了淹没度在这个范围内的分洪区口门堰流的淹没系数。所得结果可以为分洪区口门的流量计算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快速简便的风险计算方法对于复杂工程体系的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随机模拟和最大熵方法的优点,对2种方法进行了耦合,提出风险计算的模拟最大熵法,并基于该方法建立了河道行洪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对淮河中游鲁台子-西淝河闸段河道行洪风险的计算分析表明,模拟最大熵法能有效避免利用随机模拟方法在计算河道行洪风险时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为复杂工程体系的风险计算提供了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参数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黄瓜目标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简化,并自适应确定各参数,将图像的空间信息和灰度信息耦合到加权耦合连接系数中,进行温室黄瓜图像分割,采用二维Tsallis熵选择最佳迭代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用区域对比度(GC)和区域一致性(UC)评价方法评价,该方法的分割效果好于采用香农熵和最小交叉熵终止迭代的标准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赖致轩  李昭 《农业工程》2018,8(1):71-77
基于我国水利枢纽灌区工程防汛度汛现状,将此类工程防汛风险划分为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赋予各风险指标权重,进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风险指标在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量、风险预测性和风险进一步恶化可能性4个层次评价标准下的风险指数,并结合各风险指数的权重对防汛风险进行综合的定量与定性评估。选取某灌区二期工程为例,证明该理论可用来降低灌区工程的防汛风险,规避损失,为我国形成完备的水利枢纽灌区工程防汛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