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驯化学术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南宁市广西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了“华南林木引种驯化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华南地区各省(区)及亚热带部分地区的林业科研、生产、教学单位从事林木引种驯化工作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共53人,会议收到论文60篇。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林木  相似文献   

2.
1979年9月7日至14日中国林学会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要目的:交流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的科研成果,成立中国林学会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6人,列席代表18人。主要是来自全国各省(市、区)从事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专家、教师和科技人员。参加山东省林木遗传育种学术会的50名代表也列席了会议。应筹备委员会的邀请,山东海洋学院方宗熙教授,到会作了细胞遗传学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鲍文奎同志及应存山同志、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李继耕教授、副研究员李向辉同志,也在会上作了有关遗传育种方面的学术报告。代表们对大会所安排的报告都很重视,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林学会森林病虫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8~10日在富阳亚林所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53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51篇,有26人  相似文献   

4.
新疆林学会会于一九八○年二月二日至九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来自全疆各地生产、科研、教学等46个单位的代表共76人。 会议首先由新疆林学会理事长张羽同志代表林学会做了“新疆林学会1979年简结暨198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回顾了自1978年12月召开新疆林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和学术交流会以来开展学术活动的情况,提出了1980年工作计划的意见。 会议上传达了全国性学术会议精神,即:“三北”防护林、林木引种驯化,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害、树木生理生化、森林生态学术讨论会、杨树专业委员会、新疆科普创作协会及林业高等教育会。  相似文献   

5.
省林学会竹子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1月15~18日在遂昌召开。参加会议代表80人,会上收到论文58篇。会议采取大会交流、参观,小组交流、讨论形式进行。这次论文内容丰富、论述范围广,为竹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学术报告会于1982年7月15日至20日在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召开,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徐纬英研究员主持。这次会议,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特邀代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继耕同志,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研究员、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向辉同志分别作了“叶绿体遗传及细胞质体的雄性不育”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运用前景”的学术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北方林木引种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4—8日在青岛市召开,来自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林业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51篇。会上传达了林业部杨钟部长对中国林学会学术活动的意见和吴中伦理事长的书面发言。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崂山林场的引种工作。崂山林场在自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林木钻蛀害虫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九月七日至十日在泰安由山东林学会森保专业委员会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的代表共计三十九人。省科协和泰安地区科协也派员莅会指导,会议收到论文二十八篇,其中属于害虫分类及其分布的六篇,防治技术方面的十一篇,综合性研究的八篇,其他三篇。会议期间还参观了肥城县牛山林场。  相似文献   

9.
<正> 由林业部科技司、中国林水种子公司和中国林学会遗传育种委员会主办的“我国首次林木无性系育种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6—18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有17个单位的39名代表参加,征集学术论文37篇,涉及11个用材树种和7个经济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森林害虫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0—2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会议代表140多人,收到论文120多篇。会上宣布了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专业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共有委员37人。其中,中国林科院肖刚柔教授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有湖南省林科所彭建文副研究员,林业部邱守思处长和北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全国森林土壤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在重庆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科研、教学、调查规划、林业生产以及出版部门共52个单位120人。会议收到论文106篇. 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主任宋达泉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和林业区划研究会共同组织和主持的建国以来第一次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9日—11月4日,在贵阳市召开。全国18个省、市的科研、教学,调查设计及生产部门的7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5篇,并进行了交流。其中有一部分论文,已开始对我国立地分类与评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华南林木引种驯化学术讨论会于8月31日-9月6日在广西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华南各省(区)及亚热带部分地区的林业科研、生产及教学等单位共53人。会议期间参观了广西林科所树木园。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驯化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11月15—21日召开。参加会议代表是来自全国27省(市、区)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专家、教授、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共1 14人。会议交流了建国以来林木引种驯化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林木引种驯化的基础理论;讨论了如何加速发展我国引种驯化的有关问题。成立了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会上收到学术报告和论文108篇。据不完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引进栽培的国外树种达1000种以上,有推广价值的约100多种,已用于生产的达几十种,成片造林面积近800万亩,在提供用材、油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美化环  相似文献   

15.
全国贮木场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7月21日~26日在黑龙江省东京城召开。会议由中国林学会木材采运专业委员会贮木场学组主持。全国十个省、区的森工科研设计、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二十几个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会议围绕二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1.贮木场工艺布局问题;2.贮木场机械设备选型问题。与会同志通过大会宣读论文,小会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学会木材采运专业委员会与黑龙江省林学会联合举办的木材采运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9月2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的代表103名,共收到论文87篇,有些论文内容很好,质量较高,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生产指导意义。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扭转采育比例失调现象;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广西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了华南林木引种驯化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华南地区各省(区)及亚热带部分地区的林业科研、生产、教学单位从事林木引种驯化工作的同志;林业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庐山植物园等有关单位也派代表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杨练民同志及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阳雄飞同志到会讲了话,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林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中伦同志主持了会议并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林学会营林专业委员会和省林业厅种苗站联合召开的“浙江省林木种苗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6日至9日在淳安县开发公司姥山林场举行。这是浙江省林木种苗工作方面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一次盛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交流科技成果,交流管理经验,商讨如何提高林木良种建设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1月8日至12日,由中国林学会树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林木种子公司联合主持召开了“全国林木引种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科研、生产、管理、教育部门,共六十一名代表。学部委员吴中伦教授任会议领导小组组长,在大会上作了“中国树木引种和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树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志刚副组长作了赴美考察汇报,建议我国的树木引种也必须在不同生态区建各有特色的树木园,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于1991年11月14~19日在贵阳市召开了学术报告会。出席大会代表有139名。会上收到论文150多篇。首先进行了大会交流。开始由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培杲先生介绍了1986~1991年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情况。5年来选择和收集了针阔叶优树3万多株,选育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近2000个,主要造林树种无性繁殖技术有所突破,并确定了其最短决选年龄(早期预测),缩短了育种年代;基因的分离和转入也取得可喜成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种试验林4834.05公顷,其中15个树种的种源试验林705多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