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省楼观台林场努力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从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发展林业生产力,在搞好造林育林护林前提下,积极开发森林多种经营和森林综合利用。1992年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三年跨了三大步。1994年全场林业生产多种经济总产值达645万元,自营收入402万元。这不仅搞活了林场经济,增加了收入,改善了职工生活,还  相似文献   

2.
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对林场国有经济的有效补充,在林场经济发展及林场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多地少、资源危机、经济危困、资金短缺、劳力过剩的中小型林场,表现得更为显著和突出。职工自营经济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它呢?横县石塘林场自1992年起,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与体会,现就三个方面分述如下:自营经济的三种形式(姑称之为“模式”)1.“断奶”模式即在“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自我投资、自主经营”的原则下,以家庭为单位,每个职工划定15…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经济价值 ,人工驯养马鹿就必须由简单粗放的饲养方法 ,转向以科学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因此 ,饲养者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增加生产性能 ,完善经营管理体制 ,以最少的消耗 ,生产最多的产品。1 概况布尔津林场库尔吉拉鹿场位于布尔津县东南方 ,距市区约 5公里 ,它是布尔津林场农业综合开发中重要组成部分。鹿场地处额尔齐斯河河谷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日温差较大。建场前该地芦苇丛生 ,盐碱含量较高 ,有待于不断改造。布尔津林场人工驯养马鹿始于 1992年。在林场山区修建围栏及跳台 ,野生马鹿在冬季受围栏内丰富饲草的诱…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场苗圃是我省林业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现已成为我省一支可靠的森林资源和种苗生产基地,经济活力也明显增强。1992年全省119十国有林场中,有43个林场被列为贫困林场,经过四年的努力,到1996年底,已有凤阳县大银山林场、来安县宝山林场、广德县化古林场等10个林场和两个苗圃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5.
绝处逢生,理出发展新思路 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是以国有辉县林场为依托开发建设的。国有辉县林场始建于1951年,几十年来,辉县林场不断保护、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在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提供能源、木材、林产品、发展山区经济方面也作出了一定贡献。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财政拨款终止,林场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经济来源仅有微薄的木材销售收入,林场面临困境,职工工资不能兑现,走到了四面楚歌的绝境。  相似文献   

6.
人多地少,林木蓄积少,收入少,已成为三门江林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1992年全场多种经营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8.8%,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木材,收入较为单一,这样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林场经济的发展。出路只有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1990年12月,刨花板厂正式破土动工,成为我场经济腾飞的一个崭新里程碑,全场广大职工干部以高度的热情关心支持这一工作。场里集中了大量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贫困林场如何冲破资源、经济“两危”困扰呢?眉县槐芽林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荒滩,发展渔业生产的经验,为林场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发展养鱼,走出困境 槐芽林场地处眉县东北部的渭河滩上,现有职工38名,经营面积272.5公顷。1960年建场至今  相似文献   

8.
国营八一垦殖场岐山林场,坚持贯彻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的方针,在完成林业生产的同时,开发柑桔、杨梅基地,兴办小材小料加工厂,利用木屑培育猴头菌和创办酿酒业等生产项目,1992年销售收入80万元,年产值100多万元,上交税利18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受到上级的表彰。这家林场是1958年创办的,有职工70多人,经营林地面积3万亩,植柑桔50亩,今年产桔5万公斤,产值5.5万元;培育猴头菌(菌丝体干料)20吨。1992年创办的木材加工厂,规划生产细木工芯板15万元,截至1992年11月底已经完成12万元。1988年从  相似文献   

9.
国营六万林场冲破发展林业的传统框框,改变了以“原料型”发展林业的观念,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优势。林场经济总收入4581万元,分别比1991年和1992年增长84.6%和20.8%;多种经营、经济林、场办工业三项总收入3186万元,占全场总收入的69.5%,比上年提高9.5%;其中工业收入2438万元,比上年增长574%;人均年收入达到39423元,年人均利润13795元。  相似文献   

10.
国有洞口桥头林场在坚持“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的经营方针,走出了一条“长中短结合,种养加并举,基地建设和加工利用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之路,促进了林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抓规杨开发、建林业基地。长期以来,杉木林一直是林场经济的主业。由于杉木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加之市场疲软,林场经济缺少后劲。面对这种情况,场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要使林场经济发展,做好做活山地开发这篇文章,必须向基地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山上再造两个林场。一是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营造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山区优势,1984年锦屏县试办开发林业贷款,发放30400元支持一个联户林场和20户林业重点户,植树造林3200余亩。1985年拨给林业贷款25万元,支持集体林场2个、联户林场22个、林业专业户4户。支持这些乡村林场、联户林场、林业专业户为今年造林、抚育开创了新局面。开发利用山区资源。是一条有益当前、兼顾长远,加快山区建设,造福子孙后代的根本途径。但是,需要开发的项目多、内容广,而在资金又有限的情况下,应结合本县实际,集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全国先进乡村林场中,我省仅有2个,耀县稠桑乡高山槐林场便是其中之一。 耀县乡村林场起源于七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地方优势,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间,乡村林业不断地巩固和壮大,成为农民奔小康的源头。到目前为止,全县保存的乡村林场有105个,经营面积14.76万亩。  相似文献   

13.
钦廉林场积极组织发动职工投资入股办企业。到1993年底,共筹集资金785.36万元,办起了股份制企业19个,实现总收入547.8万元,纯收入394.6万元,职工共受益105.8万元。 1992年,钦廉林场根据自身自然优势和地理环境,抓住时机,作出建立股份制经济的决定,由职工筹集资金80万元,兴建了一座28门的立石机砖厂。建  相似文献   

14.
汉中天台森林公园是1992年10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1993年2月开发建设,现已完成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森林公园是在汉中市国有武乡林场基础上建立的,经营面积4437公顷、景区面积2784公顷;位于汉中武乡——三国时期蜀汉武侯诸葛亮的封地,海拔640~2037米,年平  相似文献   

15.
乌盟国营林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依据各场实际情况,实行科学营林造林,在1991年超额完成造林计划任务12%的基础上,1992年又有新突破,全盟共完成造林29210亩,占年计划任务的121.7%。 1992年初,各林场按照生产任务指标,适时组织规划设计,普遍推行承包责任制,明确任务,实行人员、责任、技术三落实。各林场领导亲自到生产区现场办公,及时解  相似文献   

16.
国有禹州林场建于1957年,下设4个分场。20世纪80年代,国有林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改革后,林场经济十分困难。面对困难,我们没有低头,没有气馁,而是集思广益,找到了一条“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生态旅游,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找准优势,调整经营方向 禹州林场经营面积6.8万亩,活立木蓄积7.6万立方米。建场初期,林场一直依靠上级拨款维持经  相似文献   

17.
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林场职工和科技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地开发出了大瑶山新一代茶叶品种——银毫茶。 金秀大瑶山历史上已有瑶茶和白牛茶等品种,瑶茶能速解疲芳,化解人体内的有毒因素;白牛茶官府进贡皇上早已盛名。在科技开发大瑶山,振兴经济的潮流中,全秀又开发了甜茶、绞股蓝茶和石岩茶。金秀林场领导和科技人员从1990年开始便以直属分场为基地,进行了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18.
赵斌健,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场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主任。任场长之前,林场经营连年亏损,经济日益困难,职工工资无力保障,生产经营活动举步维艰。他1991年上任后提出了“前山抚育造林,后山采伐利用,发展木材生产,开发地热资源,提高养殖业,巩固旅游业、种植业”的经营开发思路,社会总产值由1991年的195万元,增加到1999年1022.7万元,职工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2016元,增加到了2002年的12900元。林场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走上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国营六万林场建于1951年,经营面积1.52万公顷。有林面积1.23万公顷,总蓄积81万m~3。从1971年起进入森林主伐利用。为了综合利用森林资源,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该场发展多种经营和场办工业。1992年全场总收入3 791万元,比1991年总收入2 481万元增长52.8%;其中:多种经营收入221.5万元,经济林收入504.6万元,工业收入  相似文献   

20.
蒋卫民 《广西林业》2011,(10):24-25
谋而后动。凭借资源和区位优势,在自己获得发展的同时,如何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创造条件?钦廉林场提交了自己的答卷。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大型国有林场,钦廉林场采取富有创造性的“林一草一牧一沼”林下经济循环模式,积极引导、帮扶当地农民利用林地种植牧草,加入林场林下经济循环发展圈,走出了一条立体开发、综合开发、联合发展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