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林业与国土两部门的林地界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林业与国土部门在林地调查方法、调查时间、分类标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以福建省福安市为例,运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法,叠加林业及国土部门各地类基础图层,形成各类土地面积转移矩阵,得出经济林(园地)是造成林业与国土部门林地差异的主要原因.林业与国土部门在界定林地过程中,既存在林业部门认定为林地而国土部门未认定为林地的现象,也存在国土部门已认定为林地但林业部门未认定为林地的现象,两者的面积比例约为4.58∶1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林业调查规划中推广应用Arc GIS,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成果质量,本文探讨综合运用Arc GISModel Builder,将一系列Arc GIS地理处理工具串联形成工作流,构建模型,将原本需要多个工具、多步骤才能完成的工作整合成一步操作实现数据衔接模型,实现将林业部门年度林地变更数据和国土部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自动形成林地变更调查数据与国土数据衔接图,自动生成林地变更数据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地类面积空间差异统计表。  相似文献   

3.
以拟建的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县境范围地类为对象,参考地理国情数据,并利用遥感判读和现地验证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林业、国土等部门土地资源数据交叉重叠等问题,结果为本次调查并确认的土地面积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林地"一张图"数据有一定的差别,其中与国土数据相比较,林地增加18 944hm2、草地面积减少206 514hm2;与林地"一张图"数据比较,草地增加115 263hm2,林地减少39 244hm2,林地、草地集中区划面积分别占各自总面积66.7%和67.6%,总体上反应了分区集中管理的要求。造成不同部门土地资源数据不一的原因主要在于土地分类标准不同和调查过程,为统一行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监管职责,应统一全国土地分类标准,按主导地类分区管理林地和草地,破除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4.
对林业部门林地年度变更数据和国土部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叠加处理,从林地、森林、宜林地3个方面进行对比,发现林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在地类的确定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分析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林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在地类划分标准、技术要求、调查时间等方面应取得协调一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林业与国土一张图的林地数据协同处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1):37-42
借助GIS,在对林业与国土一张图做空间叠加分析的基础上,有效衔接两部门一张图中每个斑块的林地管理类型。以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基础属性为主线,充分考虑与国土部门认定的林地范围对接,把林地管理类型分为:双方共同认定林地、林业单方认定林地、农用地、未利用地上林地和建设用地上林地。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县双方共同认定林地范围差异最小,丘陵县次之,平原盆地县差异最大;山区林业单方认定林地面积占比小,平原区占比大;平原区农用地与未利用地上的林地相对普遍存在,丘陵、山区相对较少;建设用地上的林地面积比例与各地的城镇绿化水平高度相关,一般也是平原区高于山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林业调查规划中推广应用ArcGIS,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成果质量,本文探讨综合运用ArcGIS ModelBuilder,将一系列ArcGIS地理处理工具串联形成工作流,构建模型,将原本需要多个工具、多步骤才能完成的工作整合成一步操作实现数据衔接模型,实现将林业部门年度林地变更数据和国土部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自动形成林地变更调查数据与国土数据衔接图,自动生成林地变更数据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地类面积空间差异统计表。  相似文献   

7.
为给林草湿数据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对接融合背景下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以横州市为例,通过GIS空间叠加技术和地类转移矩阵,对各类林地资源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横州市林地面积净增加14 227.61 hm2;乔木林地面积增加15 370.60 hm2;有1 709.23 hm2其他无立木林地转化为非林地;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减少1 485.01 hm2;国有林地面积减少417.06 hm2。在探讨因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林地范围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技术标准、统筹资源调查和划定管理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陕西省岐山县林地落界数据与国土部门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两套数据的差异原因,并依据统计数据建立地类修订方案,以期为全省林地变更工作中林地落界数据与土地调查数据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承担中央部署的空间规划改革试点为契机,比较了宁夏自治区林业和国土部门在林地面积数量统计和空间矢量叠加上存在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林业和国土部门的林地分类体系和概念内涵,制定出满足各部门规划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林地地类标准,通过多重属性图斑的比对,在空间地域上形成界线清晰的、属性唯一的林地及其它地类,落实了林地在空间上的唯一属性,解决了多年来政府各部门地类不统一、事权界限不清、管理责任不明、规划不协调、项目落实难等诸多问题,对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一本规划”管控和“一张蓝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统一地类标准是编制空间规划的核心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承担中央空间规划改革试点过程中,针对现行体制下林业与国土部门林地标准不一及两部门矢量数据差异较大的现实问题,在参照林业、国土等多个部门地类标准和浙江开化等县(区)空间规划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制定了包括林地在内的新地类标准,最终在空间编制规划工作中实现了林地的唯一属性,文中对空间规划新林地分类标准的建立及意义展开陈述。  相似文献   

11.
以祥云县2006及2016年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GIS技术对2期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林地是全县占地面积最大的森林资源类型;10年间,祥云县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增加;疏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宜林地减少。在发生面积转移的类型中,以其他类型向有林地转化为主。在分析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数字林业",采取科学的森林经营和管理措施,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等林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林地"一张图"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进行地类衔接对比为例,具体论述利用ArcGIS实现林业资源数据与其他部门(如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资源数据的衔接对比方法和步骤。同时,对应用的工具进行系统地介绍,并对功能相近的工具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大包干"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大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随着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政策性问题也随之显现。自林业"三定"以来,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很多地方出现家庭承包林地禀赋差异性较大现象,造成农户之间占有林地资源不均衡的矛盾。如何解决,现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找不到依据。笔者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农户承包林地禀赋差异性的五大特点,差异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调查资料,对农户承包林地禀赋与家庭收入水平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7项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建议措施,这将为科学化解农户承包林地禀赋差异性矛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基础上,对辉南县森林资源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土地面积176 738.0 hm2,林业用地面积75 073.8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2.48%。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61 677.9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16%;疏林地面积222.1 hm2,占0.30%;灌木林地面积756.6 hm2,占1.01%;未成林地面积2 255.7 hm2,占3.00%;苗圃地面积21.1 hm2,占0.03%;无立木林地面积148.1 hm2,占0.20%;宜林地面积21.3 hm2,占0.03%;辅助生产林地面积9 971.0 hm2,占13.27%。森林覆盖率35.23%。  相似文献   

15.
对新平县"林地一张图"和"土地一张图"的编制成果进行衔接,分析衔接成果的差异,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籍此提出对林业、国土部门规划成果衔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单位随意侵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非法转让出租林地使用权;部分群众随意进入林区从事非林业生产,造成有林地大量流失。据调查,全国每年林业用地变为非林业用地的面积达660万亩。林业部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实行使用林地许可证制度。记者就此采访了林业部资源和林政管理司司长施斌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分析杭州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与土地调查成果,探讨林业专项数据中林地及重要森林资源与土地调查成果的差异化程度、差异分布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为加快杭州市林业专项纳入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杭州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与土地调查更新成果的地类一致性整体较高,平均达到88.06%。差异图斑以集体林,人工林,商品林和低保护等级的林地为主,但国有林,天然林,重点公益林等重要森林资源的差异总面积依然庞大,是需要林业部门重点关注的几大类型。  相似文献   

18.
梁杰森  蒋Yi 《广西林业科学》1998,27(3):112-115,119
对苍梧县的林业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阐述了林地资源与生态经济平衡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开发利用林地资源的生态原理,提出了苍梧县林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林地变更调查是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林地"一张图"数据的纠偏、更新和甄别。介绍了和顺县林地变更调查概况,分析了试点调查数据、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国土、林业不同数据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太谷县林业发展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谷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通过问询调查和实地勘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太谷县林业资源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验区划法对太谷县林业资源进行区划;结合当地林地资源特点,从确保公益林生态安全和优化森林资源结构等方面对该县林业资源按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对策,使其森林覆盖率在2020年达到2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