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无性系"鲁柳1号"耐盐响应,阐明旱柳无性系耐盐机制,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旱柳插穗为研究材料进行盆栽扦插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1‰、3‰、5‰、7‰),研究了盐胁迫对"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光合特性(叶绿素、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逐步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苗高地径相对增长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呈极显著负相关。盐胁迫对旱柳无性系"鲁柳2号"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3‰时,可以通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适应盐胁迫,但超过3‰后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揭示接骨木无性系在盐害胁迫下的生长生理指标的响应,确定接骨木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耐盐性,为盐碱地造林提供优良无性系。【方法】以接骨木属3个种的7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各无性系的生长、生理等指标的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受NaCl胁迫的影响,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生长量增量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无性系XY-2的生长指标受NaCl胁迫影响最小,较对照T0,其苗高降幅14.9%,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各无性系根冠比和细胞膜透性指标出现升高趋势,无性系JY-1和XY-3的根冠比增幅最大,较对照T0,增幅分别为84.0%和88.2%。无性系PT-3和XY-1的细胞膜透性增幅最小;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较对照T0,无性系XY-3的叶绿素含量最大,下降幅度为44.3%,且呈显著性差异水平;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PT-3的SOD值最大;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的无性系为XY-3和XY-1,较对照T0,增幅分别为2.13倍和1.79倍。在溶液盐分浓度6‰胁迫下,7个接骨木无性系中脯氨酸含量最大的无性系是XY-1。【结论】综合评价得出接骨木无性系耐盐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XY-2、XY-3、XY-1、JY-1、PT-1、PT-3、PT-2。其中,无性系XY-2、XY-3具有较强耐盐性,可作为耐盐接骨木无性系材料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2个八棱海棠株系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其在滨海盐渍地区的景观绿化或苹果产业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耐盐和普通类型八棱海棠的组培株系为试材,采用蛭石和草炭混合基质(体积比1∶1)进行盆栽试验。通过过量灌溉盐水的方法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2、4、6、8、10 g/L)的NaCl胁迫对2种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抑制了2株系幼苗的生长,对普通株系的抑制作用较大,耐盐株系的耐盐阈值为6.0 g/L,普通株系的耐盐阈值为4.1 g/L;盐胁迫降低了2个株系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耐盐株系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的下降程度低于普通海棠株系的上述指标,耐盐株系P_n下降的主要因素为气孔限制,普通株系则为非气孔限制;盐胁迫抑制了2株系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及电子传递效率(ETR),增加了2株系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使2株系的PSⅡ产生了光抑制现象,与普通株系相比,耐盐株系的PSⅡ受到的影响较小。【结论】盐胁迫抑制了2株系八棱海棠的生长,耐盐株系耐盐性强于普通株系,其原因可能是,高盐胁迫时,耐盐株系具有更强的保持光合色素稳定、调节过剩激发能转化为热耗散的能力。耐盐株系可在轻中度盐渍地区(土壤含盐量低于6.0 g/L)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2个灌木柳无性系(耐盐型JW2345,盐敏感型SW2367)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幼苗,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和200 mmol/L)处理幼苗12 d,研究盐胁迫对柳树生长、叶片细胞膜相稳定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胁迫抑制了灌木柳幼苗的生长,JW2345受抑制程度明显小于JW2367;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其细胞膜相稳定性下降,MDA含量增加,但无性系不同,变化幅度不同。叶片CAT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SOD和POD活性变化规律显著不同,JW2345中SOD和POD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短期胁迫对JW2367的SOD活性无影响,长期胁迫诱导其显著上升,而P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研究认为:NaCl胁迫抑制灌木柳幼苗的生长,破坏膜相稳定性。耐盐性较强的JW2345受破坏程度较低,这可能与其维持抗氧化系统平衡密切相关,其中SOD、POD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白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白榆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的喷施对盐胁迫下白榆生理代谢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白榆品种‘白洼一号’幼苗为材料,在0、50、100和150 mmol·L~(-1)Na Cl浓度下,喷施不同浓度SA(0、0.5、1.0、2.0 mmol·L~(-1)),处理30 d后对白榆水分生理、膜脂过氧化、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盐胁迫下,外源SA可以显著提高白榆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丙二醛含量,但对电解质渗透率影响不显著。(2)0.5和2.0 mmol·L~(-1)SA会显著提高50和100 mmol·L~(-1)Na Cl胁迫下白榆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1.0 mmol·L~(-1)SA对各盐浓度下光合色素含量改善作用均不明显。(3)2.0 mmol·L~(-1)SA的添加提高了盐胁迫下白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1.0 mmol·L~(-1)SA明显降低了50 mmol·L~(-1)盐浓度下白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结论]适宜浓度的SA能改善白榆的生理参数,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0.5和2.0 mmol·L~(-1)SA对盐胁迫下白榆生理参数的改善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2年生垂枝桃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不同梯度盐(NaCl)胁迫环境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光合特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垂枝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浓度为0.2%时达到峰值,分别为6.82μmol/(m~2·s),2.79mg/g;叶片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从白蜡杂交种中筛选出优良耐盐株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4‰、6‰)胁迫对绒毛白蜡新品种‘青碧’不同半同胞家系子代苗的生长量、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个白蜡杂交组合一年生苗的抗盐能力强弱。【结果】1)盐胁迫抑制了各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量,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各组杂交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68号、70号杂交苗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盐胁迫对不同亲本的杂交子代生理指标的影响不一致:2)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68号杂交苗的膜透性及MDA含量受影响最小,70号杂交苗的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最大;各组杂交苗的SOD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70号杂交苗的SOD活性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68号;3)叶绿素含量变化也无一致规律,在6‰浓度下,68号杂交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组杂交子代苗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各杂交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68号> 70号> 69号>‘青碧’半同胞。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白蜡优良耐盐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灌木柳2个无性系(盐敏感型JW9-6和耐盐型JW2372)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水培盐胁迫(0,3,6 g/L)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2 h,1,3,7,10 d)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灌木柳2个无性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受盐胁迫影响的变化趋势相似,在3,6 g/L盐处理下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并随着盐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在盐处理3 d时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 g/L盐处理下未出现明显变化,6 g/L盐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相同盐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JW2373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相对含量均高于JW9-6,表现出更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核桃实生幼苗对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状况,综合评价其耐盐能力,为盐碱地区耐盐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新新2号(JX2)、温185(JW185)、扎343(JZ343)和辽宁1号(JL1)共4种基因型种子的当年生实生苗为材料,以不同浓度NaCl溶液(0、50、100、200和300 mmol·L-1)进行胁迫处理,观测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处理不同天数(6、12、18和24天)的光合参数、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对4种基因型的耐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盐胁迫条件下,4种基因型幼苗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基因型的叶片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枯黄、卷曲和脱落等盐害症状,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及植株干质量等生长指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JX2生长状况相对较好,受抑制程度较轻。2)随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基因型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总体呈下降趋势,JX2较对照的降幅较小,表现较好。3)随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JX2的REC值和MDA含量较...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物种在异质性环境下产生可塑性反应是生态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了揭示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在盐胁迫下的适应特点,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银胶菊在盐胁迫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性特点.盐处理浓度分为5个水平,分别为0.00、0.02、0.05、0.10、0.15 mol/L NaCl.处理15天后,测定银胶菊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及POD、SOD和CAT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银胶菊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NaCl浓度为0.02 moL/L时最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NaCl浓度为0.15 mol/L时达到最高值.POD活性与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下降,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上升,在NaCl浓度为0.05 mot/L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叶栎Quercus chenii Nakai苗木在NaCl胁迫下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小叶栎苗木在江苏滨海地区推广栽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沂市马陵山小叶栎种质资源库2年生小叶栎容器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容器浇盐法控制土壤含盐量,设置4个NaCl浓度梯度,分别为土壤干质量的1‰、2‰、3‰、4‰,以去离子水浇灌苗木为对照(CK),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小叶栎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综合分析法对其胁迫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小叶栎苗木体内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对NaCl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苗木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小叶栎降低苗木生长量以缓解NaCl胁迫的伤害。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小叶栎苗木叶片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苗木叶片相对电导率与盐害指数呈上升趋势,苗木叶片SOD活性、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小叶栎苗木通过提高体内SOD、POD活性和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提高苗木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结论】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得出,小叶栎苗木对NaCl胁迫响应程度大小依...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朴树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朴树的耐盐机理,为朴树在盐碱地的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对朴树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大小基本一致的1年生朴树幼苗,正常生长3个月后分别在0‰(CK)、2‰、2.5‰、3.5‰和5‰盐浓度下进行胁迫处理,7d后测定所需生理指标,以后每10d测定1次。结果显示:0~3.5‰低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均缓慢增加;5‰盐浓度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SOD、POD、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表示:朴树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和保护酶活性的增大来适应一定的盐胁迫环境,但高浓度、长时间的盐分胁迫对朴树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迫害。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五叶地锦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五叶地锦扦插苗 ,研究了盐胁迫对五叶地锦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于 5 0mmol·L- 1 的NaCl处理 ,对五叶地锦生长及生理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等于或大于 10 0mmol·L- 1 的NaCl处理 ,对五叶地锦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且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值急剧降低 ,膜相对透性、MDA含量等指标明显增高。由此可以认为 ,10 0mmol·L- 1 NaCl是五叶地锦盐胁迫伤害的阈值。NaCl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与膜的伤害、细胞内K 、Ca2 、Na 3种离子平衡关系破坏及糖的反馈性抑制有关 ,而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无关。盐胁迫下 ,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K、Ca、Na等 3种元素的含量增高。五叶地锦可能通过离子浓度和可溶性糖浓度的提高进行适度的渗透调节 ,以适应NaCl的胁迫。  相似文献   

14.
以2个灌木柳无性系(盐敏感型JW9-6和耐盐型JW2372)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盐(0,3,6 g/L)处理3 d对其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饱和光强、表观量子效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根据气孔导度随光照度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认为6 g/L盐质量浓度处理引起JW2372和JW9-6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分别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相同盐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JW2372光响应特征参数受影响比JW9-6小,对光照强的利用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子叶期幼苗和早期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NaCl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经150和300 mmol·L~(-1)NaCl处理的海滨木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对子叶期幼苗,各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AsA(抗氧化剂抗坏血酸),GSH(谷胱甘肽)含量随盐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O_2~(·-)的产生速率、H_2O_2含量与盐浓度呈正相关。而早期幼苗中SOD,APX和GR活性以及AsA,GSH含量均随NaCl浓度升高而升高,O_2~(·-)的产生速率、H_2O_2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增加不断上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滨木槿幼苗的生长发育,海滨木槿通过提高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来清除因盐胁迫产生的活性氧,增强对盐胁迫产生的活性氧的清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容器苗施加不同质量分数黄腐酸钾(FA-K)后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揭示FA-K缓解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差异性,为冬季北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绿化带桧柏的管理维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2年生桧柏容器苗开展盆栽试验,以正常生长为对照,设置0.7%NaCl和0.7%CaCl2 2种盐分,每种盐分设置0、0.05%、0.10%、0.30%和0.50%5种质量分数FA-K处理,测定各处理下桧柏苗生长指标(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 0.7%CaCl2胁迫对桧柏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0.7%NaCl胁迫;0.7%CaCl2胁迫下桧柏苗除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NaCl胁迫外,其他生理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NaCl...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NaCl胁迫条件下1年生白榆苗的某些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对光合测定数据分析显示:盐胁迫处理初期影响光合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因素,而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叶肉因素则成为影响光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的刺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动态变化,揭示其对NaCl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刺槐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刺槐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1.5‰、3‰、4.5‰)下苗木的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分配和NS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1)随着土壤NaCl浓度增加,刺槐苗木的地径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随着NaCl胁迫持续时间增加,叶生物量的增速逐渐降低,而根生物量增速变化不显著,导致叶生物量比显著降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显著增加。2)随着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粗根、细根、茎和叶中的NSC(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土壤NaCl浓度3‰以下梯度间差异不显著,但达到4.5‰各个器官中的NSC含量均显著下降,粗根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细根、茎和叶。3)相关分析表明,地径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生物量比、粗根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根淀粉与细根可溶性糖和茎可溶性糖、茎淀粉与茎可溶性糖有着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NSC动态变化影响生物量分配进而影响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浇盐的方法,以"宁杞一号"为试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对盐胁迫下枸杞生长表现和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枸杞生物量下降;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POD)含量、可溶性蛋白先增后降,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一直增加,通过各指标的分析,说明:"宁杞一号"抗盐性树种,适合在中度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5种沙地灌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地灌木对干旱胁迫的动态生理生态适应性及抗旱能力,为沙区选种育种以加快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柠条、沙地桑(鲁桑×蒙桑)、沙木蓼、红皮沙拐枣和北沙柳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控水梯度[T1(CK,12 000 m3·hm~(-2))、T2(9 600 m3·hm~(-2))、T3(7 200 m3·hm~(-2))和T4(4 800 m3·hm~(-2))]和3个控水时期:控水前期(7月)、控水中期(8月)和控水后期(9月),定期测定供试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茎水势、叶绿素、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1)除控水中期的沙木蓼和控水后期北沙柳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外,各树种的光合指标和水势均随干旱程度的加剧逐渐下降;2)Pn随控水时间逐渐降低,Ci表现为逐渐升高;柠条、沙地桑和沙木蓼的Tr及Gs在控水前期至控水中期升高,控水后期又显著降低,其余树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树种水势在控水前期处于-0.093~-0.23 MPa,在控水中后期分别下降了1.44 MPa和1.22 MPa;红皮沙拐枣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树种,北沙柳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在中后期仅为前期的47%;3)控水后期,各树种的SOD和POD活性差异较大,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10倍和323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各树种的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积累量快速升高,而随胁迫程度的加剧(中度和重度),其积累量又逐渐降低;胁迫程度由轻度到重度,除沙地桑的MDA含量逐渐降低外,其余物种的MDA含量均逐渐上升,其中红皮沙拐枣的MDA含量增幅最大,比对照上升了3.47倍;4)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Ci与第1主成分呈极强的相关性,各树种的主成分得分大小顺序为:柠条沙木蓼沙地桑红皮沙拐枣北沙柳,各树种T4水平因子得分均为负值。【结论】在干旱胁迫下,各树种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自身适应性,但严重干旱导致各树种光合、蒸腾等生理活动降低。柠条、沙木蓼、沙地桑的抗旱能力较强,红皮沙拐枣及北沙柳的抗旱能力较差,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Ci能较好地指示5种沙地灌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