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不同时空尺度下,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了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运用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离差、比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来看,近15 a来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值呈现波折式下降趋势,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现"扩大—缩小—扩大"变化趋势。(2)2001—2015年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分为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4类,县域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的响应状态优于周围地区,从西南向东北呈现"M"型格局。(3)2001年—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变化幅度和相对发展率差异明显,沅江市和南县2个县域与整个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差距最大;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高于周围县域,西南地区高于东北地区,低载地区高于超载地区。(4)2001—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离差和比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益阳市区、湘阴县、沅江市、南县和桃江县7个县域相对整个湖区平均水平的差距最大,响应强度高于其它10个县域;地域分布上集中在洞庭湖中部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5)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导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的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结合研究区域的特点选用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旅游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以重庆市38个研究单元为例,研究了该区域2008年、2012年以及2017年3个时间点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并借助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建构了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了重庆市2008年、2012年和2017年3个时间点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度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市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高、低等级差异悬殊,中心区域的协调性较好,呈现出空间极化特征。整体上看,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性由中心区域向周边呈阶梯状递减。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各个区县的公路交通为研究对象,运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重庆市公路网数据,采用公路网密度,公路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公路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重庆市整体的公路网密度为0.306km/km2,南岸区公路网密度最大,为0.812km/km2,酉阳最小,为0.176km/km2;干线影响度大于8.0的基本处于重庆市西部,小于1.0的区县有城口、巫溪及丰都;区位优势度从0.5到3.0不等,且西部区县大于东部区县;重庆市公路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西部区县的交通优势度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并且交通优势度为突出、显著、中等的区域绝大部分处在重庆市西部地区,交通优势度的差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处于各种等级的区县大部分都呈现出了空间集聚性,并没有太多的分散分布,主城区交通优势度非常突出,是重庆市的增长极,起着带动经济发展以及辐射周边区县的作用;重庆市县域的交通优势度的基本格局是由国家及地方政策、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以成昆铁路为辐射轴,以50km为辐射半径所形成的辐射范围内的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GeoDA和ARCGIS 9.2对成昆铁路辐射带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从全局相关分析来看,研究区域各县级行政区人均GDP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表现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通过LI-SA空间聚集性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四川的成都及其周围县域,经济落后的地区集中在四川阿坝和云南楚雄州,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极化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0、2010年重庆县域人口数据,采用不均衡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对重庆市县域人口空间格局和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各县人口数量差异巨大,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主城区密度高,周边县域略呈环状逐渐降低,两翼是人口密度分布最低的区域;不均衡指数表明人口分布的集中性不断增长,主城区及其附近县域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逐渐增大,空间聚集程度不断增强;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说明人口空间分布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热点区的空间范围正在增大,冷点区的空间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研究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山洪灾害危险性及有效预测和防治山洪灾害,选取重庆市的巫山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巫山县周边21个气象站点的4~9月多年月均降雨量数据,基于SPSS对相关要素进行了线性回归模拟;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巫山县夏半年(4~9月)降雨量进行了空间综合模拟,利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研究了夏半年降雨量对山区县域洪灾的影响及在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巫山县夏半年降雨量分布由东和东南向西和西北、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逐渐减少,夏半年降雨量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但整体上巫山县夏半年降雨量相对较充沛。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呼和浩特市2000-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总体来说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上升趋势,由2000年严重失调衰退类发展到2001-2003年的中度失调衰退类,到2004-2006年轻度失调衰退类,到2007-2009年和2012年为濒临失调衰退类,到2010-2011年和2013年为勉强协调发展类;但在此期间两者的协调发展类型及其协调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异;2000-2004年、2006-2008年和2010-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均为经济滞后型,2005年、2009年和2012-2013年发展类型为环境滞后型,但两者相差不大。预计未来生态环境与经济会向优质协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引力模型构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2012—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28个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演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越来越紧密,呈现向外辐射的经济效应;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中心节点主要是武汉和长沙;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人力资本水平差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GI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68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Moran指数为正,且多数县域分布在Moran散点图的第一、第三象限,说明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同时浙江省县域经济LISA图显示浙北、浙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土地利用演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过程,探究了生态系统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从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的角度,以贵州省松桃县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为例,融合遥感影像解译和空间分析技术,计算出县域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采用生态敏感性指数评价了松桃县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5年由于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耕地面积下降,导致松桃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价值量由2010年的5022.01×10~4元下降至2015年的5000.08×10~4元,下降幅度达38.43×10~4元。(2)县域生态价值量集中于森林覆盖广的寨英镇、乌罗镇、盘信镇3个乡镇,三者价值量分别为4.12×104元、3.83×10~4元、3.06×104元,占全县价值量的21.97%。(3)植被覆盖率越高,生态服务价值密度越大,则生态服务价值的敏感性就越低。且林地面积对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起决定性作用(相关系数为0.99)。因此,及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即可实现定量化的敏感性评价过程,也为区域绿色GDP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喀斯特地区聚落空间演变有着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体现喀斯特地区人地关系的一种形式,也是探讨喀斯特地区发展的重要议题。以贵州毕节市为案例地,基于2000~2015年遥感影像提取贵州毕节市聚落数据,基于GIS叠加分析了功能研究区聚落水平空间演变。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期间,区域内各县关联维数值呈增加趋势,聚落在水平空间分布逐渐分散,聚落间相互作用越来越小,相关性弱;②2000~2015年期间,研究区聚落密度增加,聚落向各县城镇地区聚集并向各县城镇地区范围外延伸的趋势;③2000~2015年期间,区域内8个县聚落重心存在不同程度偏移,其中七星关区偏移最大,纳雍县聚落重心偏移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12.
以西藏自治区7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人均CDP作为测度区域经济时空格局演化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与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对西藏2000年以来的区域经济差异在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得到结果:从时间尺度看,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直线扩大趋势,相对差异逐年不断减少;从空间尺度看,经济聚集程度高,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最后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重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喀斯特地区更是如此。对重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载荷较大的指标,其次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对重庆市喀斯特地区2001~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较好,与最佳水资源承载力关联度适中保持在0.85以上,但是形势不容乐观,从2001年开始,水资源承载力就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降至最低。经济发展是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压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以2015年大田县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估算县域内森林植被的生物量;根据估算后的森林生物量,采用国内普遍认可的转换系数,估算大田县2015年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情况。可为开展县域尺度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近年来石家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于Landsat TM/OLI影像数据,运用ENVI空间分析与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石家庄1987-2015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建筑用地面积从1987年的24.51km~2扩张到2015年的168.44km~2,低密度建筑用地面积从92.22km~2减少到86.93km~2,绿地面积从250.78km~2下降到111.29km~2;各土地类型变化差异显著,石家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在-4%~14%之间,各时间段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16%、0.32%和0.38%;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导致石家庄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区域,1960年~2015年138个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网格面积加权法,获得这四个省、地区冬季平均温度时间序列,运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法和克里金法插值并进行验证,获得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空间分布图。将1960~2015年数据按照年际、年代际进行划分,分析随时间变化东北地区气温的趋势图计算方差。研究结果表明:56年来,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大致以0.0481℃/年的幅度呈上升趋势,东北暖指数明显增加,暖夜日平均增加趋势为1.4d/10a,北区达到1.9d/10a,南区相对较小为1.2d/10a,故北部相对南部升温快、幅度大。根据气温的时间变化折线图可知,1980~1984年为气温最低年际,2004~2008为气温最高年际,60~70年代是增温过程,70~80年代是降温过程,80年代之后为增温过程,且增温现象明显。根据增温情况,大致以1991年为界,60年代至90年代为偏冷期,90年代之后是偏暖期。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采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1)近年来,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比较平均;(2)山东省逐渐形成西北、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空间分布格局;(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对外合作、历史基础、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空间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分析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2005-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40个林业局有关林业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其空间依赖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人力资源投入量、森林资源和产业结构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结合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现状,提出优化林区人力资源结构、改革森林经营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推进林区产业转型等加快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对2004~2010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0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明显,鲁中和鲁东地区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于鲁西地区,城市旅游经济连系呈现不规则的"H"型空间结构模式;泰安的旅游地位和作用突出,济南和青岛的旅游影响力下降。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区位、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因素共同构成山东省时空差异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弨 《绿色科技》2021,(6):130-131,134
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系统分析了2000~2015年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5年,沈阳市林地、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空间基本格局主要集中在较低和中级水平,生态系统年均植被覆盖度状况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