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具有高度关联性。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就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债危机概念、形成和演化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途径、领域和前景探讨等方面。研究视角广阔,成果丰硕,但研究方法单一,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今后应加强的方面是:欧债危机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个案对比与尺度多样化研究,以及对我国经济影响趋势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环保材料,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混凝土是指对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回收再利用,是按照一定程序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加工,并按照一定级配进行混合加工,可以将废弃混凝土当做粗骨料进行配制。本文对再生混凝土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还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人员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有关文化政策研究方面却有很大不足。国内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划分,造成了我国学界针对文化产业的政策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政策的整体研究却非常缺乏的情况。另外,我们已有的少数文化政策研究也往往局限在政策的实际操作以及效果的层面上。必须要注意,文化政策研究绝不是政策的简单反映。笔者试图通过介绍国外著名学者对文化政策的界定,建构文化政策研究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蜂胶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由于蜂胶化学成分差异性而引起的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概述了近期蜂胶研究的进展及趋势,即对化学特性已知蜂胶的生物学研究、生物活性原理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化学组成蜂胶的比较生物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制订蜂胶的质量标准和在医疗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些研究将蜂胶的特定化学成分与其生物活性联系起来,对从业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的研究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技术贮备,1995年,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禽病研究室获批准,开展对禽流感的研究。几年来,已获得资助的省部级研究项目包括:禽流感基因诊断的研究,禽流感防治技术的研究,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快速鉴别诊断的研究,禽流感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禽流感病毒遗传衍化关系的研究,禽流感疫苗产业化生产的研究等。其中,“禽流感预防与控制的研究”已获200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述研究,不仅丰富了动物流感的研究资料,及时为生产上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防制技术,同时也得到一些体会和启发。1…  相似文献   

6.
苜蓿自汉朝被引入中国,距今历两千余年,当前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栽培牧草,相对而言,我国苜蓿研究起步较晚,在近年始得以迅猛发展,但目前对其研究的历史脉络尚未见报道。为此,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获取 CNKI、WOS 数据库及相关的统计数据的资料,综合分析了195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的研究轨迹,探究了近65年来成果数量、热点演进、关键节点等,并对比了国内、国际苜蓿研究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1)1950年来,中国学者在苜蓿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强劲的增加态势,根据其自然增长特征,可分为5个时期,2000年以后进入极速增长阶段;2)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研究的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苜蓿研究国;3)中国学者最早较为注重对地方品种及其遗传资源的挖掘,近年对高产、优质、抗逆育种与栽培理论的研究较多,更加注重苜蓿产业发展相结合,相比于国外,对分子基础、种间互作等机理性研究尚显不足;4)苜蓿产业的成长、科技期刊的发展、科研项目资助强度的增大是近65年来苜蓿研究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在未来的食物结构转型、草地农业发展等历史趋势下,中国苜蓿研究将会从偏重于产业相关的技术研究,过渡到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全方位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7.
《淮南子》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其发展大致表现在研究领域的多方位展开和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方面,《淮南子》与先秦诸子关系的研究亦如此。一方面,《淮南子》与先秦诸子关系在思想性质、流派归属、思想渊源、与其他学术的联系、文本自身的研究等方面展开;另一方面,与不同诸子学术之间的研究不断深入。21世纪关于《淮南子》与先秦诸子关系的研究,证明了《淮南子》思想与先秦诸家的思想联系密切,说明了《淮南子》学术总结性的本质特征,显示出新的学术研究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不足。  相似文献   

8.
日粮共轭亚油酸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腹脂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立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混合物,是一种新型功能性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物口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安全无毒性,可以明显降低脂肪沉积,改善肉品质。但这类研究多以啮齿动物为研究对象,而以家禽为研究对象方面的资料较为缺乏。在养禽业中,肉鸡腹脂沉积过多会影响胴体的商品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共轭业油酸对肉鸡生产的影响,本试验以黄羽肉鸡为受试动物,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研究其生长性能、腹脂沉积及肉质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9.
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当前转型期的建设和发展中,能否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师资队伍,成为其能否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和内容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院校合作、微观问题研究、研究方法多样化等方面提出研究展望,以期该领域有新的成果,进一步推进独立学院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明 《兽医导刊》2016,(16):129-129
为进一步研究宠物犬寄生虫病发原因,笔者参与了某宠物研究中心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有关资料,依据寄生虫感染强度进行归类,确定感染类型,并研究以掌握寄生虫种类形成流行病的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迅速革新和发展,甲基化研究持续升温。DNA甲基化修饰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调控细菌基因表达,改变遗传表现的一种方式。真核生物的DNA甲基化修饰在疾病发生、植物生长等领域的应用已有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原核生物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却较少。为了更好地了解原核生物中细菌的DNA甲基化研究现状,本文对近年致病菌和乳酸菌的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组学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DNA甲基化在乳酸菌中的应用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佘淑  赵军 《草业科学》2023,(11):2812-2821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展开土壤盐渍化遥感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近十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盐渍化遥感建模研究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主题和热点,从机器学习算法、建模特征变量以及模型评价等方面评述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研究热点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主要结论:1)机器学习算法在土壤盐渍化遥感建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主题有机器学习算法及其精度研究、建模特征变量选择研究、遥感数据源选择对模型的影响研究、土壤盐渍化研究区域选择和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盐渍化数字制图应用研究。2)目前的研究热点为辅助变量作为特征变量在模型构建中的应用、实测光谱数据与多源遥感光谱数据结合以及最佳机器学习算法选择。3)以2018年为节点,研究进展分为起步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目前仍存在需要解决的挑战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云平台和机器学习在土壤盐碱化大范围、长期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礼论”是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21世纪苟子“礼论”研究进行考察与梳理,将有益于荀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对21世纪荀子“礼论”研究现状的考察与梳理,发现礼法关系研究成为当前苟子“礼论”研究中的“显学”,并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研究特点:一方面,苟子“礼论”研究进入一个回顾、总结的阶段;另一方面,探讨荀子“礼论”现代价值的文献大量出现。而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于尚未突破传统,缺乏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被前人研究了几千年。时至21世纪,它作为“经”的意义在学界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其“微言大义”的阐发连篇累牍,举不胜举。鉴于此,笔者拟从文学研究的大视野,选取散文研究的视角,从叙事文学的范畴入手,对20世纪以来《论语》的叙事文学研究作一番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技术也已被应用到多种产业研究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相关研究技术方法及其在绒山羊产业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作了简要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感技术的逐渐成熟,利用。感评估滑坡灾害风险和灾害制图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从单一资料分析向多数据复合分析靠拢,并从静态滑坡识别过渡到动态滑坡监测,因此,。感技术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受到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和学科交叉的影响,。感技术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真正作用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这也促使滑坡灾害研究人员需要尽快找到。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感技术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伦敦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以上的蔬果比推荐的五份蔬果更健康,并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流行病学和社区卫生杂志上。每天吃7份以上的健康食物比每天吃一份以下的健康食物死亡风险降低42%。该项研究的研究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虽然人们都知道吃蔬果是健康的,但并不知道其作用是如此大。BBC新闻报道指出,所谓的一份约为80g,相当于一个较大的水果或一把果蔬。研究人员对超过65000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蔬果吃得越多,越不会过早死亡。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都非常系统全面,为高校的学生工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特点和内容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理论界对此研究很少。文章就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做研究,以完善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苜蓿是传统的中药,苜蓿多糖是从紫花苜蓿中提取的植物多糖,是苜蓿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增强机体的免疫活性是大多数多糖的共性,是多糖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使得多糖成为免疫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对苜蓿多糖的研究报道却较少。目前苜蓿多糖对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多是从对T、B细胞增殖方面进行的研究,因此,笔者通过研究苜蓿多糖体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苜蓿多糖对免疫调节活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山东饲料》2008,(4):39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夫妻闹矛盾时,压抑愤怒的情感会使死亡率上升,而适度吵架可能有益健康。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哈尔缳教授,这一研究着眼于婚姻中压抑愤怒和随之产生的憎恨对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