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起动电动机的使用和保养1 起动电动机在装入主机时,应将凸缘平面及发动机上相应安装面的防锈油及残漆等除去,使其接触良好,否则起动机会因打铁不良而不易启动。2 起动机在安装时,必须保证接合器齿轮轴线与飞轮齿圈轴线平行,不允许偏斜,否则会引起打牙及咬牙等现象。3 起动电动机接蓄电池的铜导线截面,一般要求不小于2 5mm2 ,而接开关的铜导线截面则不小于4mm2 。同时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短;导线接触应保持紧密;导线的绝缘应完好无损。4 冷天启动时,应按发动机在低温下启动的操作规程,并使用预热器,待预热1 0~1 5s后,才可用起动电动机启…  相似文献   

2.
1.炭刷在刷架内应活动自如,炭刷弹簧压力应在0.9~1.5kg左右。 2.电枢轴和铜衬套的配合间隙应不大于0.1~0.15mm,否则应换新铜套。电枢轴的轴向间隙应不大于0.5~1mm,否则,可在轴头加适当厚度的平圆垫片调整。 3.电起动机齿轮位置调整。 (1)QD—95型电起动机要求当电磁开关主电路闭合时,电起动机齿轮与轴承螺帽端面距离为8±1mm,可通过调节电磁开关连接螺钉长度来调整。 (2)QD—02A型电起动机要求当电起动机不工作时,起动机齿轮端面与飞轮端面的距离为20mm。  相似文献   

3.
一、起动机不工作 故障原因可能是:蓄电池亏电过多、导线连接松动或电桩表面氧化严重;电磁开关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有搭铁、断路、短路现象,触点或接触盘严重烧蚀;磁场绕组或电枢绕组有搭铁、断路、短路现象;电刷在电刷架内卡死、弹簧折断,或绝缘电刷搭铁;启动继电器的触点不能闭合或触点烧蚀、油污。通过大灯的灯光强弱及喇叭的音量大小,可初步判断蓄电池电量不足及导线接触不良。将电磁开关接线柱短接,若启动机仍不运转,表明起动机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1 电起动机 (1)加强日常维护.电起动机的安装必须牢固,电起动机和飞轮轴线应保持平衡:经常检查电起动机各部连接状态及导线的松紧情况,发现有螺丝连接松动时及时拧紧;保持起动机及配件的清洁,特别是要保持整流器的清洁,如发现整流器有积垢,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布类醮汽油擦拭干净.  相似文献   

5.
<正>1电起动机(1)加强日常维护。电起动机的安装必须牢固,电起动机和飞轮轴线应保持平衡;经常检查电起动机各部连接状态及导线的松紧情况,发现有螺丝连接松动时及时拧紧;保持起动机及配件的清洁,特别是要保持整流器的清洁,如发现整流器有积垢,应先切  相似文献   

6.
1.电起动机的安装必须牢固,电起动机和飞轮轴线应保持平行。 2.电起动机每次连续工作不应超过5~15秒钟。如果一次不能起动,最少应停歇半分钟后再用,否则将使线圈发热以致烧坏。  相似文献   

7.
上期必答题答案:56 从低压电力线路到用户室外第一支持点的一段线路,或由一个用户接到另一个用户的线路称为接户线。 接户线的档距不应大于25 m,超过25 m时应设接户杆。沿墙敷设的接户线,档距不应大于6m。 接户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截面按允许载流量选择。 接户线的最小线间距离一般不小于下列数值:自电杆上引下为150mm;沿墙敷设为100mm。57 由接户线引到用户室内第一支持点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进户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其截面按导线的允许载流量选择。 进户线进屋前应做摘水弯,对地距离小于2m时应加装…  相似文献   

8.
<正>一、起动机不运转将点火钥匙旋至点火开关启动位置时,起动机不运转。1.故障原因(1)蓄电池亏电或连接导线断路、接头松脱。(2)起动继电器触点严重烧蚀或其线圈断路。(3)起动机电磁开关的触点严重烧蚀或其吸拉线圈断路。(4)起动机直流电动机内部绕组断路或短路。(5)起动机电枢轴弯曲,轴与轴承间隙过紧。(6)换向器严重烧蚀,电刷磨损过多,电刷在刷架内卡住或压刷弹簧过软。2.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在低压及室内线路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导线的连接。如果导线的连接不规范,接触处接触电阻增大会留下安全隐患,严重的会引起火灾。所以导线连接时一定要规范,避免由于连接不规范发生事故。1导线连接方法导线的连接一般采用绞接、焊接、压接和螺栓连接等方法。(1)铜导线连接:分单股铜导线连接和多股铜导线连接。单股铜导线连接有绞接和缠绕连接2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1.钥匙门开关拧到起动位置,但没有反应,电磁开关也没有“喀喇”声 此故障说明电磁开关没有“接通”,这种故障一般在电磁线圈或其导线中。(1)从拖拉机左侧蓄电池正极跨接一导线到电磁开关“S”接柱上,若起动机工作则故障在导线或开关中。可按线路逐步隔离去排除故障。往电磁开关上连结跨接线时,必须把变速杆先放在停车挡,除非要发动机着火,否则停供杆拉出停止供油。(2)若连结跨接线后仍不能转动。先检查蓄电池电是否不足,导线和搭铁线是否这结可靠。(3)若蓄电池本身和连接都没有问题,就应检查电磁开关内部线路。  相似文献   

11.
一、起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接通电源起动机不转造成故障的原因:蓄电池存电不足,导线及接线柱接触不良;电刷接触不良或过度磨损,弹簧过软;电枢线圈或磁场线圈断路;电磁开关触点烧蚀,接触不上;电枢弯曲或轴套过紧与轴卡死;整流子表面严重烧蚀;绝缘刷架搭铁。  相似文献   

12.
1.起动机电磁开关触点烧死而粘连的紧急处理。此故障的出现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在短时间内予以排除,否则会造成蓄电池、起动机的损坏。具体处理方法是:有搭铁开关的车辆可迅速断开搭铁开关,无搭铁开关的车辆可通过敲击电磁开关外壳,使触点受振动而脱开,若上述方法无效,可迅速打断蓄电池线夹头或极桩(故障排除后可焊接修复)。如果采用拆卸蓄电池线的方法应注意两点: (1)拆卸时会出现强烈的火花而烧坏蓄电池线夹头和极桩;(2)由于导线固定较紧或锈蚀而不能快速拆卸,等拆开线路时起动机或蓄电池可能已被烧坏,所以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3.
1.装配前应仔细检查曲轴和飞轮配合锥面,不应存在气孔、砂眼、毛刺、剥落、裂纹及变形等缺陷;用红丹粉涂抹锥面,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85%。否则应予修整或更换。 2.飞轮平键两侧如有毛刺应先予以清除;平键装入键槽后应平正,不  相似文献   

14.
4 接户线 4.1 低压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25m,档距超过25m,宜设接户线杆,沿墙敷设的接户线,档距不应大于6m。 4.2 低压接户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截面积应根据允许载流量选择,但不应小于表7-1数值。 表7-1 低压接户线的最小截面  相似文献   

15.
热线征答     
请问接户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哪些条件?接户线各部位的距离应该是多少? (山东省临邑县 孙中民) 孙中民同志: 接户线应使用耐压500 V以上的绝缘导线,一般不得有接头。接户线导线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负荷  相似文献   

16.
一、接通起动机开关,起动机不转。 应先按一下喇叭,以判断供电线路有无故障。若喇叭不响,则应检查蓄电池,看蓄电池极柱是否太脏,卡子和极柱的连接是否松动;若喇叭响,则表明蓄电池及供电线路良好。再用导线接通起动机开关上的接线柱,若起动机转动,则说明触点和触点盘接触不良;若起动机不转且接线柱无火花,则表明起动机内部短路;若起动机不转而接线柱有强烈火花,则表明起动机内部有搭铁或短路的地方。这时应将起动机卸下解体检修。对于用电磁开关的起动机,要检查开关有无故障。可用一根导线将起动机和蓄电池来的火线相接。若起动机转动,则说明启动开关有故障。再将继电器盖打开,用导线将其触点直接相连,若起动机转动,则是继电器有故障,应检查继电器触点是否烧蚀,线圈是否短路、断路等。  相似文献   

17.
1 配变计量装置的安装1.1 根据负荷情况正确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计量电流互感器一般正常负荷要达89%左右,最低负荷不低于20%为宜,否则误差较大。1.2 安装前对计费箱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一次侧检查通路和接点连接情况;二次侧不但要检查回路和接点连接情况,还要用万能表和干电池测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一、二次导线应选用铜芯。一次导线截面应根据配变容量选择,二次导线截面一般为2.5mm~2。1.3 安装好后,再全面检查一下接线是否正确,各种接头是否牢固,然后通电试验,观察电能表走得是否准确(一般是选择一定的负荷,看1分钟内铝盘旋转多少圈),最后落锁加封,,填写运行卡片。2 用户计量装置的安装  相似文献   

18.
应先按一下喇叭,以判断蓄电池和供电线路有无故障。若喇叭不响,则应检查蓄电池,看蓄电池极柱是否太脏,卡子和极柱的连接是否松动;若喇叭响,则表明蓄电池及供电线路良好。再用导线接通起动机开关上的接线柱,若起动机转动,则说明触点和触点盘接触不良;若起动机不转且接线柱无火花,则表明起动机内部断路,若起动机不转而接线柱有强烈火花,则表明起动机内部有搭铁或短路的地方。这时应将起动机卸下解体检修。  相似文献   

19.
1 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电气距离,原则上越近越好,一般不宜大于5m.2 避雷器的上、下引线不应过紧或过松.引线截面不得小于:铜线16mm~2,铝线25mm~2.3 引线连接必须牢固.用螺丝连接时,应使用两只平垫片将引线夹在中间压紧;与母线连接时,接头长度不得小于1O0mm.  相似文献   

20.
农用电线电缆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其它用途的电线电缆比较,在选用上应注意以下五点: 1 地埋线和移动式电线电缆,其线路电压降不宜过大,以保证终端电压不致过低,否则会引起电机无法起动或烧毁。对于长线路,电压降的问题更为突出,导线截面可选择稍大一点的。但应注意也不宜过大,因过大虽可减少电压降,但投资大,不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