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何倩愉 《现代园艺》2021,(4):153-154
临海城市景观正在逐渐失去地域性、文化性的特色,盐生植物的种植配置是最直接体现微盐碱地区生态多元化的景观效果。通过营造微盐碱地区的景观,探寻一种适合翠亨新区生态景观发展的模式,合理优化临海绿地系统环境,结合自然条件创造变化丰富、地域特征明显的滨海景观。利用盐生植物改良微盐碱地是解决盐碱地区道路绿化的方式之一,对其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现代园艺》2020,(1):133-135
荒漠植物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稀有性、观赏性,在西北干旱地区,它们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相对外来物种具有较高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盐碱性以及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并且兼具性价比高、管护成本低、移植成活率高等优势,但在以往城市景观塑造中,荒漠植物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以克拉玛依市南新公园为例,从前期设计到后期的养护,介绍了荒漠植物在城市公园景观塑造中的应用,分析了荒漠植物在城市景观塑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以期为同类研究和项目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滨海植物是滨海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潮汐、盐碱、台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并合理应用,提升滨海景观以及保护滨海生态环境。以海口湾贯通工程(龙华一期示范段)为例,通过调查当地的乡土植物,查阅热带滨海植物相关资料,根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功能需求,兼顾生态性与美观性,确定种植设计的原则,筛选植物品种,进行植物设计布局。通过修复生态环境和种植设计提升热带滨海植物景观质量,为热带滨海种植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绿化植物对土壤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在盐碱较重地区,应当选用适时适地的科学方法来进行施工,减少盐碱土对植物的伤害而影响景观效果。根据江苏射阳地区的园林绿化施工实践,介绍盐碱地绿化工程技术及相应的科学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盐碱土壤修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邓绍云  邱清华 《北方园艺》2011,(22):171-174
综述了中国土壤盐碱化的严峻现实,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并归纳了中国土壤盐碱化的类型.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盐碱土壤修复的历程和研究成果,归纳了盐碱土壤修复的方法且评述了其各自特性,分析了各自修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最后,对盐碱土壤的修复指明了正确方向,并提出了较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香根草对盐碱土壤修缮改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清华  邓绍云 《北方园艺》2011,(17):169-171
以香根草为试材,采用人工配置含有一定浓度的NaCl或K2CO3盐碱的土壤为栽培基质,统计分析了香根草的成活率、分蘖率和生物量积累率,与香根草植株体内的盐分含量及栽培土壤中盐碱含量,并进一步测定了所栽培的香根草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质量和能力及土壤中减少的盐碱质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对土壤中盐碱的吸收能力较强,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氯盐的吸收能力大于对碳酸盐的吸收;但对于土壤中的盐碱降解来说,碳酸盐的降解比氯盐容易;同时得出香根草对于盐碱土壤具有一定的修缮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干旱少雨,土壤盐碱度高,植物成活率低。该地区园林绿化工程中要提高新植乔灌木的成活率,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地修剪植物,并加强植物保护。  相似文献   

8.
一、株型特征:苏格兰金链树是欧洲著名的景观树种,蝶形花科毒豆属,萌芽力强,生长快,年生长量100cm左右,浙江地区可达1.5m~2m,喜光。苏格兰金链树能适应各种土壤,包括粘土或瘠薄的盐碱土壤,耐空气污染能力强,树冠开展,藤本小乔木,耐寒(-25℃),花期5月~7月,黄色。  相似文献   

9.
某些苹果砧木由于不能适应盐碱土壤而造成树势衰弱以及各种缺素症状,严重影响了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最不耐盐碱的是山定子砧,而海棠砧木对盐碱地适应性较好,尤以八棱海棠的抗盐碱能力最强,可作为盐碱土壤苹果树的首选砧木.  相似文献   

10.
刘尧 《现代园艺》2022,(4):192-194
第四采油厂为了促进厂区绿色生态建设工作,开展了东侧园地绿化工程,共计栽植乔灌木14463株,宿根花卉14132m2,绿化覆盖整个东侧园地,由于东侧园地土壤盐碱度较高,影响了绿地植物的健康生长.因此,在园地绿化工程中,根据土壤的肥力特点配置绿化植物,在保证园地景观结构的基础上,选用大庆地区骨干树种与乡土植物,并在植物栽植...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景观可直观地表现出我国农村的新风貌,并集中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与生活场景。首先分析了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并依据北方乡村的具体情况,提出为该地区设计景观的具体思路,从而使景观建设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阐述盐碱地菜田防治盐碱技术;台田高床;隔离层育苗、移植;合理施肥,改良土壤;科学灌溉,监测水质;因地制宜.适地适菜;发展保护地栽培,并介绍多项防止返盐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化黄腐酸土壤改良剂对菜田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田盐碱土壤施用一定量的生化黄腐酸土壤改良剂不仅具有较明显的改碱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盐碱土壤的结构,降低盐分含量。其最佳施用量为2%左右,对盐渍化程度高的土壤,施用量适当加大效果更好。施用时间越长,碱性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土壤调理剂减轻盐碱条件下酸枣受害原因,以盐碱胁迫后的酸枣幼苗为试材,模拟田间试验,比较施用土壤调理剂配制液与常规营养液对酸枣叶片和枝条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对盐碱条件下酸枣幼苗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施用2.5 g/L土壤调理剂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酸枣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激活酸枣叶片、枝条中细胞保护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2年生盆栽猴樟幼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物质的量比Na_2CO_3∶NaHCO_3=1∶1)的混合溶液进行浇灌处理,采用定期测定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土壤可溶性盐含量、pH和电导率的方法,旨在探讨盐碱胁迫对猴樟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提高猴樟幼苗根际土壤pH、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总量,浓度越高越明显。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pH变化不明显,电导率先降低再明显升高,可溶性盐总量明显升高。盐碱胁迫初期,100、200 mmol·L~(-1)浓度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300 mmol·L~(-1)浓度处理的显著低于对照。盐碱胁迫促使放线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真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浓度越高越明显;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对照和盐碱处理的猴樟幼苗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升高趋势,第25天后趋于稳定。盐碱胁迫降低土壤放线菌数量和细菌数量,提高了土壤真菌数量,低浓度盐碱胁迫初期提高细菌数量,真菌和细菌可能与猴樟的耐盐碱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松嫩平原盐碱区查干湖湿地土壤为试材,采用模拟冻融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冻融温度、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变化及水溶性物质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揭示盐碱湿地土壤水溶性物质对冻融循环和冻融温度的响应,为评价土壤肥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壤环境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湿地0~20 cm土层的土壤WSOC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冻融干扰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性影响;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冻融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交互存在时影响土壤水溶性碳含量变化。不同冻融处理土壤WSOC均由类腐殖质酸组成,-25~5℃冻融温度样品中含有的腐殖酸含量最高;冻融处理影响了土壤水溶性物质的荧光强度,但并未影响土壤水溶性物质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20,(2):28-28
2020年1月15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组织专家对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有机硅功能肥治理盐碱土壤技术”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有机硅材料与复合肥形成的有机硅功能肥,具有改良盐碱土壤与补充营养元素等多种功能,为我国盐碱地改良治理创造了一套技术体系,实现了盐碱土壤治理的突破。有机硅功能肥研制及产品应用技术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在盐碱地改良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在全国不同类型盐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保护基础上的景观开发,既注重当下对当地环境承载力的论证,又关注未来旅游开发后动态变化过程的合理演变。目的是对旅游环境的开发保持在合理限度,使旅游行为的消极影响最小化。漓江流域特色景观生态旅游从政府角度、环境保护优先级、特色文化景观、基础设施、资金筹集等方面出发,从强化景观"可辨性"、维持景观"原真性"、保持景观"乡土性"等角度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9.
滨海盐碱地盐碱度较高,能为植物提供的营养成分较少,在盐碱地种植的植物种类较为单一,这就造成了盐碱地景观的一大缺失。为了弥补盐碱地景观植物的单一性,丰富盐碱地的植物景观,本文对盐碱地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的盐碱成分含量过高,高浓度的盐碱大大降低了园林植物的存活率,对上海地区而言,重点是要对土壤盐碱化进行改良。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重要探讨,认为通过化学、生物、物理3种方法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使其对植物的危害力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