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 9种人工配合饵料 ,研究真鲷 (Pagrusmajor(T&S) )幼鱼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在 4 5d的试验期内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 4 4 6 %、17 6 %、15 5 %时 ,真鲷幼鱼生长最快。饵料系数为 1 4。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鲈鱼幼鱼对饵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当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4.1%,脂肪含量为8.9%,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2.1%时,鲈鱼幼鱼生长迅速,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饵料蛋白能量比对黑鲷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幼鱼960尾,体重(3.39±0.18)g,以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作为脂肪源,共配制4个蛋白水平(34%、38%、42%、4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10%、13%、16%),共12种饵料,糖水平保持在16%左右,饵料的蛋白能量比(P/E)在96.76~136.21mg/kcal。黑鲷幼鱼随机分成12组,每组设2重复,实验为期42d。结果表明,对特定生长率(SGR)与饵料系数(FCR)的影响,以较高蛋白组(38%、42%、46%)显著优于低蛋白组(34%)(P<0.05),中、高脂肪组(13%、16%)显著优于低脂肪组(10%)(P<0.05);各组饵料对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当蛋白水平为42%,脂肪水平为16%时,黑鲷幼鱼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3.20)、最高蛋白质效率(2.10)和最小饵料系数(1.14)。全鱼脂肪含量随着饵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升高。在同一饵料蛋白水平内,全鱼蛋白与灰分含量随着饵料脂肪水平的提高呈逐渐升高趋势。经统计分析,饵料中不同蛋白能量比显著影响黑鲷幼鱼生长(P<0.05),饵料中脂肪有明显节约蛋白质的作用(P<0.05)。由生长及体成分的实验结果得出,黑鲷幼鱼的最适饵料蛋白水平为42%,最适蛋白能量比(P/E)为110.37mg/kcal。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黑鲷幼鱼生长和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相同比例,不同种类的脂肪源配制成4组试验饲料,对黑鲷幼鱼进行了45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豆油,鱼油为饲料脂肪源的试验组的幼鱼增重率较高,分别为34.8*10^-2和29.3*10^-2。花生油组和猪油组的幼鱼增重率分别为25.4*10^-2和25.5*10^-2,饲料转换系数分别为鱼油组1.08,豆油组1.21,花生油组1.35和猪油组1.59。从试验饲料和鱼体脂质的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鱼  相似文献   

5.
尼罗罗非鱼幼鱼在70d中投喂具有和没有补充锌的饵料,其锌含量范围为0~100mgZn/kg饵料。投喂含有1mgZn/kg基础饵料的尼罗罗非鱼发育不佳,如厌氧和生长差。投喂补充锌最低含量(0和5mgZn/kg饵料)饵料具有最差的生长和最高的死亡率,而过30mg/kg含量则表明死亡率减少和明显地改进了生长。饵料锌水平与全身锌浓度有显著相关,也观察到饵料锌和全身铁浓度有强烈的负相关。其增重百分数,饵料效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幼鱼在摄食添加不同脂肪源脂质的饵料饲养4周后,脂质添加组团头鲂体重增加快,与对照组比均有显差异;试验组鲢鱼油添加组和大豆油添加组的鱼体增重速度快,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13.9%、117.9%,饵料系数分别为2.43、2.24。鲱鱼油添加组及对照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8.1%、85.1%:饵料系数分别为2.84、2.95。鲢鱼油添加组鱼体脂质作用最好;大豆油添加组鱼体背部肌肉脂质积累较好;而鲱鱼油添加组有内脏脂质积累的表现。这说明,改变饵料的脂肪源及提高饵料中脂质含量可影响团头鲂幼鱼的生长和组成,鲢鱼油是优良的团头鲂饵料脂肪源。  相似文献   

7.
黑鲷幼鱼饲料蛋白源氨基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黑鲷幼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作为幼鱼饲料中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标准模式,通过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和生物饲养试验结果相结合,对黑钱财幼鱼的9种不同蛋白源酸比的饲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黑钱财幼鱼配合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估,筛选出个高效饲料蛋白源配方;表明EAAI是鱼用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和氨基酸平衡研究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2厘米以上黑鲷人工苗和10厘米以上自然苗为材料,投喂卤虫、猪沙肝、杂鱼肉和蛤蜊肉4种饵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期(2.27厘米左右),以投喂卤虫效果最好,猪沙肝次之;后期(10厘米以上),以投喂杂鱼肉为好,猪沙肝次之。但从四种饵料的成本与生长率分析,猪沙肝作为前、后期卤虫与杂鱼肉的代用饵料是合适的,能够满足2~10厘米以上黑鲷苗的生长需要。此外,通过本试验所获结果,还提出了2~10厘米以上黑鲷苗的饵料配方。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设计法对乌鳢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混合无机盐等的适宜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各营养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蛋白质45%、脂肪8%、糖类20%、混合无机盐2%。影响乌鳢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是蛋白质和混合无机盐。  相似文献   

10.
鲈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适宜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人工配合料中蛋白质,脂肪对鲈鱼幼鱼生长的影响,对各试验组幼鱼肝组织中的脂肪含量进行了比较,经35d试验养殖,结果表明:鲈鱼幼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分别为39.85%~40.12%和5.4%~15.4%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刘悦  王鉴 《水产科学》1995,14(2):30-31
通过饵料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牙鲆育苗中,选择轮虫作为仔鱼开口铒料,投喂密度为5-7个/毫升;选择大卤虫或大卤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投喂体为幼鱼初期食性转换的饵料,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并使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黑鲷幼鱼对Zn、Cu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设计,进行了黑鲷幼鱼对Zn、Cu营养需求的试验,比较了饵料中不同含量的Zn、Cu对黑鲷幼鱼增重效果的影响及Zn、Cu影响作用的大小,分析了饵料中不同含量的Zn、Cu对黑鲷幼鱼体内Zn、Cu存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少量Zn(6.8~20.5mg/kg)有助于黑鲷幼鱼生长,Cu对其增重的作用不大,Cu的添加量以少于1.2mg/kg为宜;Zn的营养作用大于Cu;Zn、Cu存积随饵料中的含量增加而增加,Cu的累积毒性大于Zn。  相似文献   

13.
盐度变化对黑鲷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步降低或升高盐度(每天降或升2-2.5‰)的方法将黑鲷幼鱼淡化或成化,分别置于6‰、12‰、30‰(对照组)、55‰四个盐度组中饲养3个月。在6‰盐度组中,黑鲷幼鱼不能正常摄食与生长,存活率只有1.8%;在其余盐度组中,黑鲷幼鱼能正常摄食与生长,存活率都在50%以上,对照组成活率最高,为66.7%,其次是12‰盐度组,存活率为64%;在生长方面,对照组体长和体重增长率蕞高,其次分别是12‰、55‰、6‰盐度组。  相似文献   

14.
斑鳢幼鱼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鳢(Channa maculatus)在华南及港澳被视为名贵鱼类,十年来,由于各地注重捕捉,其资源日趋减少,而养殖产量有限,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开展斑鳢养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近远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开展斑鳢养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盐度分别为0%,5‰,10‰和15%的水中,七种蛋白质含量为10-48%的人工饵料对平均体重为24m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和饵料转换的影响。在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8~30%时,尼罗罗非鱼幼鱼始终生长较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在10‰盐度中的幼鱼生长最好,蛋白质含量更高时,幼鱼在淡水中生长最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时,饵料转换率增加,超过30%则减少。饵料转换率在10‰盐度中比其他盐度的水高得多。  相似文献   

16.
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流水实验法研究了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各组分和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的生长量,总呼吸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日粮水平升高呈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可分别用对数曲线或直线加以定量描述;不同生物饵料能造成黑鲷摄食,生长,排泄和总呼吸代水平的显著差异,但却不能改变以比能值为单位的生态转换效率。黑鲷的呼能量收支分配率随摄食水平不同有较显著差异;代谢能分配率和排泄能分配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U型变化趋势,而生长能分配率却恰恰相反。除摄食高蛋白饵料时引起排泄能分配率增加外,摄食不同饵料对黑铜的能量分配模式影响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人工鱼礁的矩形间隙对黑鲷幼鱼聚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淼  章守宇  王伟定  虞宝存 《水产学报》2010,34(11):1762-1768
为了解人工鱼礁的矩形间隙大小对鱼类行为产生的影响,实验利用特征礁体的不同组合来模拟人工鱼礁矩形间隙的大小,在来流速度分别为19.1、23.4和27.7 cm/s情况下,探讨不同礁体矩形间隙(水平、垂直)的大小对黑鲷幼鱼行为产生的影响,总结出黑鲷幼鱼的喜好流速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当礁体矩形间隙设计为水平38.8 cm时,相对其他情况来说,黑鲷幼鱼具有最大趋礁率43.1%,对应的喜好流速范围为9.6~23.4 cm/s;当礁体矩形间隙设置为垂直20 cm时,黑鲷有最大趋礁率50.1%,对应的喜好流速范围为6.7~27.9 cm/s。总体来说,礁体矩形间隙设计为水平时的集鱼效果要好于礁体矩形间隙设计为垂直时。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们进行了鲤鱼幼鱼初期配合饵料的试验,配合饵料的基础是动物性食品(蛋粉、乳制品、肉粉和血粉)。采用这些饵料没有得到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进鱼类饵料的营养价值,减少水域的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饵料蛋白质,正在研制具有高消化率的饵料。为了加快鱼类生长,在饵料中掺入各种添加剂——酶:抗菌索、激素等。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易消化天然物质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鱼蛋白精料是含有不明生长因素的、有前途的动物性高营养成份(库沙克、1985年)。由向月葵和大豆油粕、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原料(啤酒酵母)混合物提取的浓缩品可以列入有前途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对这些新的饵料物质的营养特性我们作了评价。为此目的,在全俄罗斯池塘养鱼业研究所的人工水池里,把2—3日龄的鲤幼鱼放在养殖密度为200尾/公升的情况下,用开口饵料进行饲养。自流水要加温达到  相似文献   

20.
在0-32范围内设置10组盐度梯度,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讨急性盐度胁迫对体长22.3—50.5mm黑鲷幼鱼行为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均体长(40.2±0.5)mm的黑鲷幼鱼对急性盐度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从海水转移至地下淡水时初步适应时间仅需2小时,72小时急性盐度变化存活率为100%。2)黑鲷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以适应盐度变化,尤其是在低渗水环境中。从海水转移至娃哈哈纯净水中,72小时急性盐度变化存活率为75%,死亡个体极度瘦弱。3)黑鲷幼鱼会根据盐度选择不同的水层活动,且体色产生变化。盐度在0-10范围内,幼鱼更倾向于水槽下层,尾部黄色及鳍部黑色斑点颜色逐渐消褪;盐度在15—32范围内活动无明显差异,体色不发生明显变化。4)利用急性盐度胁迫可有效治疗黑鲷细菌感染,杀死纤毛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