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三木"药材建设药谷支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黄冈市抓住“黄冈·华中药谷”建设机遇 ,大力发展“三木”药材生产。本文阐述了“三木”药材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通过对该市产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初步探讨了推动“三木”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四川"三木药材"的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了四川“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的分布、适生环境,产业发展现状。讨论了制约“三木药材”发展的主要因子,并指出了完善产业链、适宜区域和适度规模、规范化种植和加大扶持力度对四川“三木药材”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业实用技术》2006,(3):47-47
2005年12月22日,都江堰市虹口乡三木药材产业合作社,把绣有“依法行政服务林农”的锦旗送给成都市林业局,感谢他们为助农增收做出的成绩。2005年,成都市林业局多次到虹口乡实地查勘,指导林农种植“三木”药材;对申请办理“三木”药材采伐证的林农,进行认真核实并指导合理采伐;指导合作社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制订具体措施,不压价压级,尽量让利林农。合作社今年共组织销售厚朴干皮400t,厚朴杆子800m^3,创产值700余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收67万元,仅此一项,全乡6000人,人均增收110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资源县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药材生产,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仅去、今两春,全县增加“三木”药材种植面积16900亩,超历史种药记录。 资源县还有5675户25161人没有脱贫,且绝大多数居住在田少山多的边远山区。为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县委、政府采取扶贫先扶本,改“输血”为“造血”的办法,县、乡干部下村包户,帮助贫困地区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扬长避短,充分利  相似文献   

5.
桑植县位于湘西北部,全县总面积34.76万公顷,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边远山区。发展高效林业的基本思路应是:一、抓好开发项目。全县已有用材林6.87万公顷。但这些用材林质量差,大部分是中幼林、“小老头”、疏林。从现在起除全面搞好抚育外,要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有培养前途的重点进行集约管理,即采取小块整地、进行补植、清除杂草、追肥促长等措施,逐步建成速生商品材基地。到本世纪末全县人平达到2亩,总面积达到5.33万公顷。开发林果药经济林、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全县现有各类经济林3.73万公顷,其中“三木药材…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宣汉县龙泉乡利用山区资源,狠抓以“三木”药材为主的集体经济林园发展,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山绿民富集体兴”的新路。 龙泉乡地处大巴山深处,全乡幅员面积9160公顷,其中耕地仅500公顷,岩石河床3340公顷,而林业用地达5320公顷。全乡辖9个行政村、48个社,共5033人,以土  相似文献   

7.
新的希望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速全面绿化建设优质高产高效林业的决定》来,洞口县根据本县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总体运筹,采取“蹲点示范,深入发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办法,掀起了林业商品基地建设的热潮,把高效林业建设与丘岗开发、与林业内部结构调整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现全县速生丰产用材林、笋竹两用林、干鲜林果、“三木”药材、化工原料林五大商品基地已初具规模,总面积达35万亩、15万亩速生丰产林,林相整齐,长势旺盛c10万亩笋竹两用林,经过三、四年的培育,竿竿新竹含青吐翠,立竹度增加了近60%;产笋量翻了近一番。5万亩…  相似文献   

8.
一、建国以来经济林生产状况(一)资源分布四川境内地势复杂,气侯各异,经济林种类和品种繁多,西部的阿坝、甘孜、凉山3个州,属西南横断山脉,山势陡峭,温差大,是雪梨、苹果、花椒、核桃主产区;凉山州的安宁河及攀枝花市的金沙江河谷,热量丰富,是香蕉、菠萝、芒果、紫胶虫种等的繁殖基地;川东及盆中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蚕桑、柑桔、木本油料等资源丰富;盆地边缘山区,海拔稍高,气候凉爽,甚产生漆、核桃、倍子、“三木”药材;川南的宜宾乐山相对湿度大,是茶叶、紫胶、白蜡寄生植物的分布区.全省除少数高寒山区外,约计有167县都盛产各种经济林产品,经济林总面积2000万亩左右,品种多达100余个,是我省林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一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湖南林业》2014,(7):25-27
新化县位于娄底市西部,资水中游,雪峰山系北段,是湖南省首批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0.4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土层深厚,雨水充沛,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多种森林食品的生长,森林食品资源极为丰富,产业开发潜力巨大。森林食品开发利用情况新化县现有森林食品资源主要有:猕猴桃、杨梅、李子、梨子、香椿、食用菌、蕨菜、竹笋、生姜、蜂蜜、金银花、玉竹、天麻、三木药材、油茶、林蛙、馓狸等。据估算,分布面积达10余万公顷,其中野生资源813万公顷,人工栽培187万公顷,估计年产量可达8.04万吨,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杜仲是“三木”药材之一。它的用途极广。但它资源少,社会需求量大。杜仲种籽昂贵,市场价格现已高达420元1公斤。国营永定区游水林场在1993牟2月进行了杜仲根插育苗试验。即利用一年生实生苗的侧根和须根(取粮时一定不能妨碍苗木本身的成活)进行了0.4亩地的根插试验。共埋根1.35万支,出苗l.09万根,成苗率为81%。苗木长势喜N,据8月30日测定,苗木平均高达47.l厘米。苗木植株发育完整,须根发达,与实生苗比较相差无几,且病虫害极少。1.09万株杜仲苗,可营造杜仲林近50亩。现就1亩杜仲粮播育苗与其种子育苗成本;利润对照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浏阳市委、市政府给林业“强身壮体”,选择以楠竹、松脂、油茶、干果、药材为突破口,实行规模经营,基地开发。计划“九五”期间,全市建设高效林业基地51万亩,其中楠竹30万亩,松脂10万亩,油茶5万亩,干果3万亩,药材1万亩。今年实施16万亩,目前,五大林业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为了确保基地开发见成效,浏阳市政府制订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经营,强化管理,科技兴林,提高效益”的开发方针,强调遵循“巩固、改造、开发、提高”原则,逐步向万、干、百、十基地乡、村、组、户进军。市、乡两级政府成立了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  相似文献   

12.
桑植县林木种苗工作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坚持依法科学管理,林木种苗生产与经营出现了井然有序的新局面。长期以来,桑植县林木种苗的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直是林业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假种劣苗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如1992年沙塔坪乡、礁自弯乡营造的800亩板栗林.鱼目混珠,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为加强种苗管理工作,县政府成立了山地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种苗生产与经营的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一是实行归口管理。规定经济林中“三木”药材、干果类和用材类种苗归口林业同,水果类种荣归口县农业局管理。凡生产…  相似文献   

13.
融水是我区林业重点县,在完成造林灭荒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林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百万亩经济林的发展规划,要把融水建成“林果大县”,努力向高产、优质、高效、持续林业方向发展。1.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果,发展经济果木林。山区乡镇以发展板栗、油桐、八角、竹子、柿子、猕猴桃、茶叶、“三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皮)等树种为主,山外平原乡镇主要抓好沙田抽水果生产基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争取在近期内经济果木林见成效,增加林业经…  相似文献   

14.
桂花村里“桂花香”袁柏宗,赵仕凤,冯晓明年近花甲的山里人苟中政,住四川省平昌县马鞍乡桂花村,全家5口人。从1986年起,他先后在田坎、地边、路旁、房前屋后大种药材,年产药材1万公斤以上,收入25000多元。药材自种、采集、加工、代销一条龙。仅代销代购...  相似文献   

15.
“八五”期间,全省累计防治森林病虫害1495.93万亩,其中病害156.4万亩、虫害1218.83万亩、鼠害120.7万亩;检疫苗木38.81亿株、种子4885.7吨、木材188.81万立方米、竹材3149.5万根、药材61吨、果品4000吨;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各项工  相似文献   

16.
“八五”期间,我省经济林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源量年增幅达80~100万亩,全省经济林面积已达2197万亩,比1979年增长2倍多。其中,干果类419万亩、水果类823万亩、工业原料类364万亩、香料类59万亩、木本药材类69万亩、特用杂果类381万亩;  相似文献   

17.
临湘市北依长江,南伴洞庭,是湘北门户。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珠高速和107国道贯通境内,区位重要。全市林业用地9.5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森林覆盖率55.%,活立木蓄积量196万立方米。市内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鸟的天堂”和“天然药材宝库”。  相似文献   

18.
今春,地处偏僻的新邵县坪上镇首批价值 10万余元的优质玉竹和高质量的竹制砖被沿海地区的几家公司抢购一空,订单纷杳而来。至此,新邵以抓“龙头”,联“龙身”,壮“龙尾”为特征的林业产业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2年内药材加工、林业化工、木材竹器材加工 3条龙过 1000万元的目标即可实现。   新邵在邵阳市率先成为消灭荒山第一县、绿化达标先进县后,为使绿化先进县成为林业强县,制定出了“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建市场”发展大林业的思路,组织实施药材种植加工、林业化工、木材竹器材加工 3条龙型经济,组建起精品玉竹厂、竹…  相似文献   

19.
《园林科技信息》2005,(1):44-45
上世纪50年代,常见中药野生甘草在我国的蕴藏量达200多万吨,而目前不到35万吨,云南的大药树、黑节草、金铁锁、姜状三七等20余种药材处于灭绝边缘;素有“天然药园”之称的峨眉山已有145种药用植物濒危,3种绝种;甘肃河西走廊原有麻黄蕴藏量四五千吨,目前已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云南省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过程中,按照“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十五”期间,全省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81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58.5%。目前,全省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1300万亩。全省年产核桃8.6万吨,板栗1.4万吨,果梅2.1万吨,棕1.1万吨;云南皂荚、青刺尖、花椒、油橄榄、美国山核桃、澳洲坚果、肉桂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野生信用菌出口3万吨(其中松茸1200吨),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以石斛、天麻等为主的森林药材2.3万吨。全省发展竹基地19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