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建池 养鳅池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有弱酸性土质的地方.以水泥池养鳅最佳,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壁应高于水面约40cm,水深约30cm.面积:鱼苗培育池(可兼作产卵池、孵化池),每口8~12m2;鱼种培育池每口16~40m2;成鱼池每口100~150m2.进出水口用铁丝网围住,可防泥鳅逃逸.另外,各种鱼池应建集鱼坑,面积为全池面积的1/10,深30cm,坑四周要用木板围住.池底宜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捕捞.放养时,池底应放20~30cm肥泥,最好用粘土,这样养殖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肉质美.  相似文献   

2.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长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1.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最适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  相似文献   

3.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二、池塘建造1、泥鳅苗种池与商品泥鳅养殖池水采用同一规格。面积50~100,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cm,池埂坡度60°~70°。池深80~100cm,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cm×50cm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cm左右,水深保持30~50cm。2、防逃设施。养殖池周围用…  相似文献   

4.
<正>建好养殖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一般20~100米~2,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鳝、泥鳅,要求土质坚硬,将池底夯实。养鳝池的形状依地形而定,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池深0.7~1.0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肥泥层,厚30厘米,以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为好,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注意安装好进水口、溢水口的栏鱼网,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并于放苗前3~4天排干池水,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泥鳅小而易养,营养价值高,全身皆宝,已畅销国内外。日本年销量5000多吨,但其年产量只有1500吨,大都从我国引购。农家利用庭院、房前屋后及附近小坑塘养殖泥鳅,是一项增加收入的好门路。其养殖方法是: 一、建池地址应朝阳,水源可靠,环境无污染,管理方便。池子要土质好,不渗漏。有条件的可用1:2水泥砂桨砌砖石结构。其面积,可因地而宜。一般为100~200平方米,深度1米,保持水深40~50厘米。池底铺20~30厘米肥泥,以供其钻潜栖  相似文献   

6.
一、藕池建造周口市的莲藕种植通常是建池栽培。建池一般采用人工或用推土机将田挖出60cm深的池,把池底整平打实,四周打池埂(高30~40cm的土埂),然后回填土。为提高保水效果,池底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无纺布、橡胶纤维布),薄膜与薄膜搭边处重叠20cm,用塑料胶粘接,保证接缝不渗水。  相似文献   

7.
<正>一、造养鳅池养鳅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垂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以防泥鳅逃跑。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泥鳅苗不能逃跑为度;池底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  相似文献   

8.
一、建好黄鳝、泥鳅养殖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一般20~100平方米,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黄鳝、泥鳅,要求土质坚硬,将池底夯实。养鳝池的形状依地形而定,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池深0.7~1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肥泥层,厚30厘米,以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为好,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  相似文献   

9.
庭院养泥鳅     
利用庭院养泥鳅 ,占地少 ,易养殖 ,省劳力 ,投资少 ,效益大。1 合理选址 应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庭院或附近坑塘建池。池材不限 ,但要求牢固 ,不渗漏。面积 10 0~ 30 0m2 ,深 1m ,保持水深 5 0cm。底铺30cm肥泥供泥鳅潜入栖息。池子应设进、出水口 ,并作拦鳅设备。2 清池  相似文献   

10.
<正>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 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一、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而积大小均可,以50~150  相似文献   

11.
一、建池养泥鳅的池子最好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的地方。水泥池养泥鳅最好。池子周围用三合土捶实,池底也应夯紧。放养前,池内要放30厘米深的肥泥,30厘米深的水,进出水口用铁丝网围住防泥鳅外逃。二、苗种繁育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简便。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  相似文献   

12.
泥鳅,俗称鳅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泥鳅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疾病少、食性杂、生产成本低,非常适宜土池养殖。目前,农村空置的土池较多,可以大量养殖泥鳅。如无现成土池,也可以在低洼处挖池养鳅。其养殖要点如下: 建池   1.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弱酸性底质的场地建池。池壁最好夯实捶紧,以防雨量多时泥鳅钻逃。在池的两端设进出水口。   2.面积。 15- 100平方米均可。   3.池底铺放 30- 40厘米厚的肥泥。 鳅苗放养   1.清池。放养前一周用生石灰、茶籽饼、鱼藤精等药物进行土池消毒…  相似文献   

13.
眼科急诊     
一、造养鳅池 养鳅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垂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以防泥鳅逃跑。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泥鳅苗不能逃跑为度;池底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里的稀泥各一半混合好的泥土,并做一部分带斜坡的小土包。土包掺入带草的牛粪,土包上可以种点水草,作为泥鳅的基本饲料和活动场地。在排水口处底部挖一鱼坑,坑深30-40厘米,大小为养鳅池的1/20,以便泥鳅避暑和捕捉。养鳅池建好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放水投放泥鳅苗。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6,(8)
正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数量多的野生小型鱼类。肉质细嫩,含蛋白质65.2%,脂肪2.61%,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经济鱼类。利用庭院建池养殖,投资少,见效快,一般100~200平方米水面,可年产泥鳅200~400千克,效益可观。1.池塘条件泥鳅庭院养殖要因地制宜,可挖泥池或用砖砌池。一般面积为60~100平方米,池深70~100厘米,水深40~50厘米。泥池池壁应用砖或石块浆砌,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砖砌池池底应铺20~30厘米肥沃粘  相似文献   

15.
农家利用庭院养泥鳅,占地少,易养殖,省劳力,投资小,效益大.重点抓以下几点: 合理选址应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庭院或附近坑塘建池,要求坚固,不渗漏.底铺30cm爬泥供泥鳅潜入栖息.池子应设进、出水口,并作拦泥鳅设备.  相似文献   

16.
一、适时捕捞秋季,当水温降至12~15℃时捕捞泥鳅最为适时。池塘养殖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内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于田侧沟道中形成数道"田埂"。待油菜秆溢出甜  相似文献   

17.
现将青虾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一般成鱼池和鱼种池均可养虾,要求池塘呈长方形,面积5~10亩,水深1.5~2m,池塘埂坡比1:3,不渗漏,要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池底淤泥深20~30cm。池底中间开一条集虾沟,宽3~4m,向排水口倾斜,浅水处深40cm,便于干塘时捕虾。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农家庭院养殖泥鳅,具有占地少、投资小、易养殖、收益高等优点,是农民朋友致富的新门路。一般利用水面 100- 200平方米,年产泥鳅 200- 400公斤,收入可达 800- 2000元,效益令人乐观。兹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于下,供有兴趣的农民朋友参考。 选址建池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可靠、环境清洁、管理方便的地方建池。池的土质以壤土为好,不渗漏。池的大小可因地制宜,一般面积在 100- 200平方米为宜,池深一米左右,池内水深约 0.5米。池底铺肥泥 0.2- 0.3米,以供泥鳅钻潜休息,池壁用石块或砖砌成,并用水泥抹面。泥鳅池还应建专门的进出水口,在进出水处设置铁丝网以防其逃跑,同时也起到防止野杂鱼进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8,(8)
利用生物饵料养殖泥鳅,成本低,效益高,品质好,是当前发展节粮型特种水产品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秸秆养鳅用砖头、水泥砌成深1米的鳅池,池底铺一层15厘米厚的稻秆或麦秆,上覆几排筒瓦形成泥鳅窝,然后注入40厘米深的水,7天后即可放鳅养殖。种鳅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30~40尾/平方米。日常管理除减少投饵外,按常规饲养,6个月即可捕捞上市。遮荫养鳅在深1米的水池中铺设一层无结节经编网,网口高出池口30~40厘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00,(1)
1.鳅池条件泥鳅一般以单养为好。池塘要选择在向阳近水、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鳅池深80厘米,池壁泥要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高出水面40厘米。进出水口要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外逃。由于泥鳅有逆水上游的习性,鳅池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不能让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底宜挖面积为4平方米、深50厘米的鱼溜3~4个,以利泥鳅在盛夏水温过高时避暑。池内铺含有机质多的粘土或肥泥,厚约15厘米。池水深度,春秋季30厘米,夏季为50厘米。池内要种植水生植物、藻类等,以利泥鳅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