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泽鹏 《畜禽业》2012,(6):75-76
<正>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流行。一般羊群感染率为30%~50%,个别严重的羊群可高达100%,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现将一起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羊的肝脏和胆管中,养羊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该病可导致发病羊生产能力下降,严重者造成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对永胜县羊坪乡羊玶水库周围农户所养羊群进行了调查,对当地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8,(11)
密切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是羊痘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营养不良、气候寒冷、羊群应激等对该病的发生有促使作用;体温上升,眼角、嘴唇、鼻头、乳房、外阴等部位出现丘疹和水疱是该病的典型特征;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羊舍环境的消毒和羊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10)
正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病羊以全身性营养障碍为特征。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流行。环境温度、水和椎实螺的存在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之一。现将一起山羊患肝片吸虫病的病例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羊体表寄生虫病是养羊生产过程中的多发病,蜱虫和螨虫是最为常见的虫种类,该病在放牧羊群多发,绵羊发病率高于山羊;寄生虫可以对皮肤造成破坏,引发感染,同时可以消耗羊体内营养,对采食也有一定影响,危害较大;预防该病必须改善羊群的饲养环境,抓好管理,定期驱虫,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并全群驱虫;伊维菌素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治疗时需用药2次以上,以将虫体彻底杀灭。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世界广泛流行的疾病,除了会感染家畜,还会感染野生动物和人类。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均高不下。家畜中牛、羊和猪对布鲁氏菌的对抵抗力弱,其中以羊的抵抗力最弱,一般羊群犯病都是一大片一片的出现。文章综述了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羔羊大肠杆菌病,俗称羔羊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感染率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是对羔羊危害较严重疾病之一。如果对该病控制不好,会对养羊业造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我区大横镇养羊专业户罗某共饲养本地山羊231只,其中成年羊113只,羔羊108只。2011年3月11日羊群突然发病,发病的全部是羔羊,以高热、精  相似文献   

8.
又称为出血性败血症。【病原】可能是一种嗜水气单胞菌。【流行情况】本病一般在饲养密度较高的鳖池暴发,流行季节是6~8月,有时至9月上旬,7~8月份是流行的高峰季节,流行水温是30~32℃,流行区域主要在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和我国台湾此病流行也颇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为25%~30%,致死率为10%,病程一般只有3~7天。【症状和病变】出血是该病典型、基本的症状:病鳖的背壳和腹部底板出现直径2~10毫米大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并常伴有化脓或糜烂症状;颈部呈水肿状,口、鼻流血,咽喉内壁及辅助呼吸器官的纤毛状小突起(亦称鳃…  相似文献   

9.
王钢 《畜禽业》2006,(17):42-43
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1]。临床以咳嗽、气喘,生长发育迟缓为特征,解剖表现为肺部出现紫红色到灰色的肉样或虾肉样坚实区。该病在同一猪群的发病率可达100%,特别是在高密度饲养的规模化猪场,一旦爆发该病就难以控制。该病呈世界性流行分布,几乎所有国家都有猪气喘病的发生,给世界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至今仍在世界广泛流行,患病猪群生长速度降低12% ̄15%,饲料转化率降低10%,育肥期延长1个月,严重者则形成僵猪。病猪饲料消耗大,生长缓慢,一般要多消耗20%左右的…  相似文献   

10.
<正>鱼细菌性败血症俗称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常在我国淡水鱼养殖地区暴发流行。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养殖鱼的鱼龄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水和淤泥是传播媒介,主要经过损伤的皮肤和鳃侵入鱼体。以往该病好发于花白鲢、鳊鱼、  相似文献   

11.
何京 《内陆水产》2003,28(3):29-29
近年来,我国南方山区养鱼中,经常发生白鲢、鲫鱼、鳊鲂大量死亡暴发性鱼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病就已在我国主要养鱼地区广泛流行。该病病原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鱼病组(1991)报告为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hydrophila),其特点是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导致病鱼体表表现为细菌性败血病症状。据调查,该病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达50%~90%,给渔业生产带来威胁。为了减小损失、控制病菌蔓延,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大力推广、组织综合预防和治疗该鱼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流行与症状该病流行于每年6~10月份,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一、鳃出血病概况1.流行情况该病流行时间长,从4-10月均有暴发,5-6月和8-9月为发病高峰期。流行温度在15~33℃,以20~28℃最为严重。宿主范围主要为金鱼、异育银鲫等,而对建鲤、罗非鱼、草鱼、鲢、乌鳢等无致病性。实验室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从水花、夏花、秋片、大规格鱼种以及成鱼均对该病原敏感,死亡率高达90%以上。病毒以水平方  相似文献   

13.
瘤胃积食是羊群最易发生的疾病,过量的食物滞留在羊的胃部,严重影响羊群的身体健康。主要从山羊瘤胃积食的综合诊治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人们对山羊瘤胃积食的认识,探求更好的诊治方法来根除该病。  相似文献   

14.
<正>淡水鱼出血病,又称"腹水病"或"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细菌性病原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几乎危害所有主养的淡水鱼类,且在各个地区均有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50%~80%。临床发病鱼体表现为体表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抖抖病”流行情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河蟹“抖抖病”是对二龄蟹危害极大的常见病。该病正在我国华东地区的主要养蟹地流行并逐步蔓延。据调查,在流行区发病率为30%~80%,死亡率10%~100%;流行季节4~10月,其中8~9月是流行高峰期。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不良,病原体以弧菌为主,不排除病毒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高热、咳嗽、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该病流行于世界各地,也是阻碍我国养羊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初步统计,该病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亿美元[1]。因此,做好对该病的科学防治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仕荣 《畜禽业》2023,(5):69-71
羊干酪性淋巴结炎具有患病后难以彻底清除、淋巴结隆起、羊只消瘦等特点。由于部分养殖户专业基础知识较差、科学养殖观念落后,在羊只养殖过程中没有应用科学有效的防疫手段,导致羊群中暴发此病的概率较大,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以及病理变化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该病的治疗方案和综合预防措施,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和淑芬 《畜禽业》2012,(2):71-72
<正>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病的流行日益加大,影响养殖经济效益。2010年以来,笔者调查了10户肉鸡养殖大户,8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该病发病高,传播快,死亡率10%~20%,阻障生长和诱发其他疾病,如与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12)
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羊群一旦发病,危害巨大。2014年4月12日,洪泽县共和镇草桥村张庄组某养殖户180只羊群中部分羊发病,表现为嘴角有破溃,影响采食。根据典型症状初步诊断为羊口疮,对患病羊用疮疡康、头孢噻呋等药物进行了治疗。结果患病羊很快被临床治愈,其他羊未见新病例出现。根据典型症状、治疗效果,可以基本认为该次羊病是羊口疮。虽然该病流行快,发病数量较多,但采取合理恰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明显减少该病引起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6)
羊布氏杆菌病是养羊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主要引发母羊的不孕和流产,公羊生殖系统炎症而失去生殖能力;此病人畜共患,病畜和病原携带羊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传播、黏膜传播和血液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加强引种管理和日常消毒工作是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差,发生时最好不做治疗,需要及时将病羊淘汰;与羊群密切接触人员需防止自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