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冬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南疆冬麦田混合发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合适施用剂量,以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喷雾,以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唑啉草酯+炔草酯)为对照药剂,调查药后30、45 d的杂草株数及鲜质量,计算防效。结果表明,药后45 d,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52.5~84 m L a.i./hm~2对播娘蒿和硬草的株防效及鲜质量防效均在98%以上,对萹蓄的鲜质量防效均在85%以上,且对小麦安全。因此,在播娘蒿、硬草和萹蓄等杂草混合发生的冬麦田可选用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推荐用量为52.5~84.0 m L a.i./hm~2。  相似文献   

2.
将5%唑啉草酯乳油与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进行比较,开展不同剂量小区除草试验.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乳油900~2 250 mL/hm2剂量对大麦田高密度禾本科杂草防效优异,兼治作用较好,受不利天气影响小,持效期达45d以上,5%唑啉草酯乳油900~1 500 mL/hm2是大麦田的安全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3.
50g/L炔革酸·唑啉草酯乳油对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硬草和茼草有良好的防效,春季使用的适宜剂量为45—60g/hm^2,防效优于精嗯唑禾草灵和炔草酸(麦极),并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混配防除新疆南疆地区冬麦田杂草的药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苯磺隆WP 15 ~22.5 g a.i./hm2和5%唑啉草酯+炔草酸EC30 ~60 g a.i./hm2对冬小麦生长安全.其中,10%苯磺隆WP15 g a.i./hm2与5%唑啉草酯+炔草酸EC 45~ 60 g a.i./hm2对新疆南疆地区冬麦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在冬小麦拔节前用药.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移栽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50 g a.i./hm~2 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67.50 g a.i./hm~2 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或525 g a.i./hm~2 500 g/L丙草胺乳油+67.50 g a.i./hm~2 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可用于移栽稻田土壤封闭处理,其对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3.90%、76.19%,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4.29%、86.31%。针对以稗草发生危害为主的田块,可用90 g a.i./hm~2 10%精■·氰氟乳油、1 620 g a.i./hm~2 90%禾草丹乳油、24 g a.i./hm~2 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120 g a.i./hm~2 100 g/L■唑酰草胺乳油+90 g a.i./hm~2 10%氰氟草酯乳油在苗后对茎叶进行喷雾处理,其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6.
烯肟·戊唑醇20%悬浮剂防治早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烯肟菌胺20%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末次药后15d 150g a.i./hm2的防效达80.96%,与对照药剂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300g a.i./hm2的防效相当,比对照药剂烯肟菌胺5%乳油150g a.i./hm2和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150g a.i./hm2的防效高出5.67%和10.13%,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50 g/L唑啉草酯乳油可安全应用于大麦田,有效防除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50 g/L唑啉草酯乳油80~120 mL/667 m^2于杂草2~3分蘖期使用,药后90 d对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仍高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处理。  相似文献   

8.
几种除草剂对胡麻田裸燕麦(莜麦)、皮燕麦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开展了唑啉草酯等7种除草剂对胡麻田裸燕麦、皮燕麦的防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胡麻株高5~7cm,裸燕麦、皮燕麦3~5叶期施药,50g/L唑啉草酯乳油、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240g/L烯草酮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有效成分剂量分别为90、145.8、315、432和90g/hm2时,药后45d对裸燕麦的株防效达95.39%以上,鲜重防效达97.21%以上,胡麻增产率在82.79%以上;50g/L唑啉草酯乳油、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和12.5%烯禾啶乳油有效成分剂量分别为90、145.8、270、135、90和412.5g/hm2时,药后45d对皮燕麦的株防效在94.66%以上,鲜重防效达96.13%以上,胡麻增产率在80.25%以上,各药在上述剂量下防治裸燕麦和皮燕麦后均对胡麻表现安全,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50g/L炔革酸·唑啉草酯乳油对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硬草和茼草有良好的防效,春季使用的适宜剂量为45—60g/hm^2,防效优于精嗯唑禾草灵和炔草酸(麦极),并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0.
5%嘧啶肟草醚乳油37.5、75 g a.i./hm2对稗属杂草、鳢肠、异型莎草及鸭跖草、丁香蓼、田菁等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5%嘧啶肟草醚乳油37.5 g a.i./hm2与10%氰氟草酯乳油112.5 g a.i./hm2混用可扩大杀草谱,提高对千金子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南部地区冬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影响南疆地区冬麦田的杂草主要有藜、播娘蒿、萹蓄、大蓟、涩荠菜、苦苣菜、田旋花、稗草、硬草等。阔叶杂草防除可选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禾本科杂草防除可选用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唑啉草酯·炔草酸等除草剂。在杂草混合危害的麦田,可选用苯磺隆与唑啉草酯·炔草酸或精禾草灵混配进行防除。施药时应采取二次稀释的方法,兑水量一般不少于450 kg/hm^2。  相似文献   

12.
在温室隔离条件下,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喷施靶标除草剂草甘膦、苯磺隆以及大豆田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精喹禾灵、乳氟禾草灵和土壤处理除草剂乙草胺,研究了抗除草剂大豆356043对上述除草剂的耐受性差异。结果表明,大豆356043对靶标除草剂草甘膦和苯磺隆有较高的耐受性,安全使用剂量分别为922.5~2460.0、10.1~29.6 g a.i./hm2。而受体大豆Jack和常规品种科丰6号在草甘膦922.5 g a.i./hm2处理时全部死亡,在苯磺隆10.1 g a.i./hm2处理下出现明显药害症状。大豆356043对大豆田常用除草剂精喹禾灵、乳氟禾草灵和乙草胺也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其对常规除草剂的耐受性与Jack和科丰6号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喹草酮是一种新型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 (HPPDs) 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在小麦田的应用前景,在温室内进行了3个施药时期 (播后苗前、苗后1叶期和苗后2~3叶期) 对小麦田22种杂草的活性测定和3个小麦品种的安全性测定,同时在田间开展了两年的10%喹草酮悬浮剂除草效果测定。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于播后苗前、苗后1叶期和苗后2~3叶期3个施药时期施药,喹草酮对小麦安全性高,在推荐最高施药剂量有效成分720 g/hm2条件下,3个供试小麦品种均生长正常;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两种阔叶杂草对喹草酮高度敏感,苗后处理的GR50值(有效成分,下同) 在1.4~5.4 g/hm2之间,GR90值在6.8~14.2 g/hm2之间,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GR50值在13.3~13.8 g/hm2之间,GR90值在47.7~64.0 g/hm2之间;另外,苗后施药对猪殃殃、麦家公和播娘蒿也有较好防效,GR50值在7.3~98.9 g/hm2之间,且与对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的防效间差异显著。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在有效成分300 g/hm2剂量下施用对小麦安全,对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防效高,近100%,对播娘蒿和猪殃殃防效略差,在65.3%~80.1%之间。可见,喹草酮在小麦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开展复配筛选研究以扩大其杀草谱。  相似文献   

14.
阔叶杂草是苗圃中重要的危害性杂草,然而控制苗圃阔叶杂草的有效化学方法却很少,主要原因是能防除阔叶草的除草剂往往对苗木不安全或缺少对其安全性研究。选择甲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扑草净3种杀草谱较广的除草剂,通过2015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下这3种除草剂对苗圃常见苗木云南黄馨、金钟扦插苗成苗、发芽、生根、株高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药时雨水、土壤湿度可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状况,雨水多、湿度大,则发根、出叶少;用药时间影响药剂效应,扦插前用药,药剂影响大于扦插后用药,这可能是扦插前、扦插后苗在遇药时的叶芽状态及水分不同所造成的。研究还发现,药剂对苗木成苗无不良影响,7.5 g a.i./hm~275%甲嘧磺隆WDG处理对苗木出叶、株高无影响;而在生根方面,在药后30 d,只有对照的71.1%,用药后100 d,与对照相当,乙氧氟草醚144、288 g a.i./hm~2,扑草净450、900 g a.i./hm~24个处理的结果与甲嘧磺隆7.5 g a.i./hm~2处理相同;对于甲嘧磺隆15 g a.i./hm~2处理,在前期对苗木出叶、生根都有较大影响,3个月后影响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甲嘧磺隆22.5 g a.i./hm~2处理对苗木出叶、生根、株高的抑制可持续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4种药剂防除压砂西瓜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敌草胺乳油1125 g a.i./hm2、72%异丙甲草胺乳油756 g a.i./hm2可有效防除压砂西瓜田的小画眉草、地锦草、狗尾草、小藜、虎尾草等.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晚疫病(Phytothora infestans de Bary)是世界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变异性及其能形成稳定遗传的抗药性,开发新型杀菌剂成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作为新型杀菌剂对卵菌纲真菌的防治效果突出。为验证该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本文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内随机选择了3个试验点,并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进行了该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供试处理中,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1 125ga.i./hm2)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85%),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750ga.i./hm2)和霜脲.锰锌72%可湿性粉剂(3次,1 080ga.i./hm2)的防效相当(平均防效均在80%左右),也表现出对抗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各供试药剂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1 125g a.i./hm2)的增产率最高,2008年平均增产率为19.51%,2009年平均增产率为21.08%。这表明,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不仅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保证马铃薯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057.5、1903.5 g a.i./hm2播后苗前处理后小麦的株高、茎蘖数、鲜质量、有效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无显著差异,对小麦安全,且对菵草、繁缕、荠菜等杂草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18.
吴翠霞  张勇  殷复伟  周超  马冲 《植物保护》2022,48(2):278-282
针对我国黄淮海冬麦部分区域恶性杂草阿拉伯婆婆纳,开展了田间茎叶处理除草剂筛选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施药时期防效的差异.结果表明,防除阿拉伯婆婆纳,越冬前施用除草剂的防效优于返青期施药,可选择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7.00 g/hm2,或56%2甲4氯钠可溶粉剂1 260.00 g/hm2,或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36.0...  相似文献   

19.
扬州市邗江区小麦田杂草调查与日本看麦娘的化学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对扬州市邗江区的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中优势种类为日本看麦娘、菵草、看麦娘和硬草;阔叶杂草优势种有猪殃殃、野老鹳草、牛繁缕和泥胡菜;日本看麦娘在所有调查田间的发生密度最大、频度最高,且丘陵山区的发生程度重于沿江地区。对日本看麦娘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炔草酯、甲基二磺隆对该地区日本看麦娘的防除效果均不理想,7.5%啶磺草胺可湿性粉剂(WP)187.5 g/hm2对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除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是该地区麦田防除日本看麦娘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