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母貉在发情季节往往发生配不上的情况,其中一种原因是漏配。1漏配原因1.1发情特早母貉发情时间一般为2月10日至3月10日,有些老母貉或者是性成熟特别早的幼貉如果在2月上旬前发情为特早发情。一些初养户往往认为这个时期不能发情而被忽视,一旦错过这个时期,母貉结束了发情,误认为不发情,造成空怀,损失了1窝仔。过早发情的母貉占不到1/10。  相似文献   

2.
1 发情鉴定 母貉发情鉴定方法很多.现介绍外生殖器官检 查和试情放对性行为观察法的发情鉴定,具体见表1. 表1母貉发情表现 2放对配种 将发情期的母貉放到公貉笼内,观察其性行为,确认母貉已进入发情盛期时,要力争达成交配,只要公母貉和谐就要坚持放对.放对可在白天的任何时间进行,亦可更换配偶放对,直至交配成功.初配以后还要在第2、3天再进行复配.  相似文献   

3.
南种北引的实例:例1:2005年10月内蒙古呼伦伦贝尔市某貉场,从山东枣庄引进6只种貉,5公1母,到2006年春,5只公貉只有1只公貉在发情后期发情,其余4只未发情;1只母貉没发情,留到2007年也没发情。其中发情  相似文献   

4.
<正>1 繁殖适龄 貉的繁殖适龄一般为公貉1-4年, 母貉1-6年。2 配种期 貉的配种期是和貉的发情期相吻合的,一般为2月初-4月下旬,个别的在1月下旬开始。3 发情鉴定 公貉发情从群体上看比母貉早些,  相似文献   

5.
2006年笔者养了5只白母貉,只配上1只,发情率25%,而野生型貉发情率为93%;2007年又养白母貉10只,发情5只,发情率50%,而野生型貉发情率为91%.  相似文献   

6.
放对配种1.1 放对方法  一般公貉在交配过程中处于主动 ,因此 ,通常将母貉放入公貉笼内进行配种。公貉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性欲不受抑制 ,可缩短配种时间 ,但遇性情暴烈、不易捕抓的母貉 ,也可将公貉放入母貉笼内配种。貉有一定的择偶性 ,对确认发情 ,但不接受交配的母貉 ,可更换公貉 ,直至受配。放对最好安排在早晨和上午进行 ,此时公貉精力充沛、性欲强 ,较易达成交配。1.2 配种方式  貉达成初配后 ,一般采取连日复配的方式。受配 1~ 2次母貉的胎产仔数和空怀率 ,均显著低于受配 3次以上的母貉 (见表 1) ,因此 ,复配次数一般不表 1…  相似文献   

7.
正1.试情。多数经产母貉发情症状明显,但有的当年新留种貉没有明显发情症状,新养殖户稍一疏忽就会漏配,需要用种公貉不定期试情,加以确认。试情时选择性情温顺,最好是有过配种经验的公貉,放入母貉笼中追逐,逗引;也有的养殖户选择将公母貉逮出,放入围好的网圈中,或是将母貉放入公貉笼中,可依养殖场环境和个人养殖经验确定配种区域。发情期母貉温顺的居多,而公貉格外敏感活跃,多数养殖户认为公貉不离窝,可降低公貉应激,避免抑  相似文献   

8.
1 貉的交配行为1.1 交配动作在交配时一般公貉比较主动 ,接近母貉时往往伸长颈部 ,嗅闻母貉的外阴部 ,发情母貉则将尾部翘向一侧 ,静候公貉交配。这时公貉很快举前足爬跨于母貉背上 ,后躯频频抖动 ,将阴茎置于阴道内。之后 ,后躯紧贴于母貉臀部 ,抖动加快 ,紧接着后臀部内陷  相似文献   

9.
母貉在发情季节往往发生配不上的情况.其中一种原因是漏配。  相似文献   

10.
<正>1发情鉴定技术规程1.1公貉的发情鉴定公貉从1月末至3月末均有配种能力,其发情表现为睾丸膨大、下垂、具有弹性(如鸽卵大)、活泼好动、有时翘起一后肢斜着往笼网壁上排尿,常发出"咕咕"的求偶声。放对时趋向异性,有臭闻母貉阴部和爬跨母貉等交配行为。  相似文献   

11.
复合饲料添加剂对成龄母貉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80只成龄乌苏里母貉,随机分成试验、对照各1组,试验组饲喂添加剂,进行对比饲养实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母貉的繁殖性能,使其配种时间及产仔相对集中且时间较为合理;改善母貉营养水平,促进发情和排卵,明显降低空怀率,试验组比对照组空怀率低13.89%;平均产仔数和产仔成活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正> 配种前要先鉴定和确认母貉已真正处于发情旺盛期,然后再把母貉放进种公貉笼内让其交配。1天可进行2次。放入时间应在温暖的晴天早晨和下午为好。放对后30~40分钟如仍未交配,应立即更换种公貉,直  相似文献   

13.
1哺乳期的特点1.1仔貉哺乳特点哺乳期是母仔共处时期,此期母貉则大量泌乳喂食仔貉。仔貉尚不能取食,只能以母貉乳汁为生。由于母貉1胎往往产仔多只,所以仔貉的乳汁需求有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出现缺奶现象。而且1只母貉也难以独立承担过多仔貉的护养。因此有时需要人工哺乳或代养。  相似文献   

14.
种貉在发情季节,配过种后,要进行处理,处理的是指种公貉和不发情未配上种的母貉。那么,怎么处理这样的种公母貉才最合适?一般的说,配过种的种公貉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全部杀掉取皮(多见大中貉场);二是全部保留(多见小貉场);三是选择极优的继续留做种用,淘汰其他的,也就是杀掉取  相似文献   

15.
一般经过几年养貉的人都知道,经产母貉的发情期基本一致,比如去年2月10日发情配种,今年大约2月10日左右还发情配种.  相似文献   

16.
家养貉的性成熟时间一般为9~10个月龄,公貉较母貉稍提前,并依营养、气候等因素的不同,个体间有所差异.每年2月初~3月末为发情配种期,1年繁殖1次.  相似文献   

17.
将乌苏里貉按自然养殖户分组,对比分析不同饲养管理水平与养殖效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提高育成貉饲料中蛋白质成份给量,准确把握母貉发情时间并适时配种,搞好母貉妊娠期饲养管理,把好母貉产仔关,每只育成貉经济效益多收入65元;平均多产仔2只;产仔成活率高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一、原因 1.内分泌失调 母貉的妊娠、产仔和哺乳行为都是受激素调控的,孕酮是控制母貉产生母性行为的主要激素.当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其他性激素时,会影响黄体和孕酮的正常分泌,或者由于母貉在妊娠期营养不足影响到泌乳,使母貉不能正常地泌乳,失去了维持功能黄体的基础.黄体退化和孕酮水平下降,使母貉失去了母性行为,必然要引起食仔.在生产实践中,饲料问题也能引起母貉食仔.这说明母貉食仔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 2.母貉泌乳不足 当母貉营养不良时泌乳能力下降,仔貉吃不饱或吃不上奶,对母貉纠缠不休甚至咬伤母貉乳房、乳头,会引起母貉烦躁不安而引起食仔.  相似文献   

19.
貉的配种期较长,一般是2月初到4月中旬,持续2—3个月,个体间差异很大,此期间饲管的中心任务是使所有母貉都能发情并适时得到配种,同时确保配种质量,使受配母貉尽可能全部受孕。为此,必须提高营养标准,保证促进正常发情和受配的  相似文献   

20.
<正>貉难产是指母貉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困难,不能将胎儿顺利产出。近年来,由于饲养条件的改变,貉难产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当时,更容易发生。1发病情况2016年5月16日,文登区李某养殖场的一只母貉已经超过预产期并有临产征兆。该母貉表现烦躁不安,频频顾腹,努责,但不见胎儿娩出。李某遂带母貉来服务中心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