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黑龙港属华北缺水低平原区,也是典型的中低产地区,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挖掘咸水利用潜力,以咸补淡对解决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有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基本实现了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但在咸水的农业资源化高效利用方面还远不能满足对技术的需求,表现在咸水利用节水灌溉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很少,咸水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单项技术有所突破,集成创新欠缺,影响咸水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本文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粮棉果蔬咸水高效利用的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形成的小麦咸水利用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节水技术模式。从生产、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咸水直灌模式最优,旱地模式次优,淡水模式最差。  相似文献   

2.
业界动态     
<正>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取得新进展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举行的2019年中国·乌兰察布马铃薯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上传来消息,我国"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关键技术不断完善,瓶颈逐个突破,目前集成了华北节水高效、西北全产业链和中原高效设施栽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干旱已对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节水是河南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加大投入巩固节水成果、统一规划形成节水合力和示范带动引领节水农业方面介绍了节水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瑞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383-386
通过分析在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消耗的三分之二的的背景下,农业增产压力越来越大、可利用水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指出提高水资源生产效率、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实行“节水”农业势在必行。笔者从农业用水的管理技术、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生物节水及劣质水、循环水与雨水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传统节水技术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农业资源现状提出河北平原作物高产节水主体途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黑龙港属华北缺水低平原区,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该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区主要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玉米高产主要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近年来,随着小麦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粮田产量和水分效率在逐步提高,但节水高产潜力仍然巨大。特别是从周年水资源高效利用出发,建立区域特色的两熟一体化节水高效技术模式,十分必要。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港及鲁北平原区小麦玉米减蒸降耗农艺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形成的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节水技术模式。得到的结论是:最少水肥投入模式最优,节水省肥模式次优,传统高水肥模式最差。节水省肥是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意识,利用多种手段,促进农户采用小麦玉米节水技术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协调、灌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采用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措施,不断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阐述了农业节水技术相关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节水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与发展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农业灌溉过程中,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仅在25%~40%,在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的今天,节水技术特别是喷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更为重要。国内外现阶段采用的主要节水灌溉技术有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等形式。主要节水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河西节水农业的现状评价与重点领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强  黄高宝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16-220
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绿洲灌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区节水农业现状是:工程节水技术是农业节水的主流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缺乏核心,管理节水技术与实践存在脱节,各类技术的组装集成不足。该区农业节水的重点研究领域是:以水权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的管理节水技术体系研究,以地面改进、保护性耕作和覆盖技术为主的农艺节水技术研究,以废水、劣质水开发利用为主的开源节水技术和设施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节水农业水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广敏 《华北农学报》2003,18(Z1):14-16
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系用水紧张国家.河北省人均水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是极度贫水地区.节约用水是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潜力大,发展节水农业,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至关重要.发展节水农业必须坚持农业节水与工程节水并重,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业高效节水工作,是缓解宁夏干旱缺水矛盾、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耕作技术变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集约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措施,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强化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介绍了原州区农业节水所采用微灌工程的系统选择及管网布置情况。  相似文献   

11.
农田深层土壤水利用现状与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节水农业是华北平原的研究热点。笔者就农田深层土壤水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农田深层土壤水的研究趋势。在华北平原,应进行亏缺灌溉条件下周年农田深层土壤水利用效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马铃薯节水种植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干旱是限制该区域马铃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总结近10年来,甘肃、宁夏、陕西、青海等西北地区主要省份马铃薯生产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水资源储量和农业用水利用现状。从农业生产应用的角度,分别就工程与设施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结构型节水技术,阐述了西北地区马铃薯节水种植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维  余璐 《贵州茶叶》2004,32(2):12-12
全球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现象,世界各国不断在研究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成为未来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我省也是水资源贫乏的省份,同时茶园又较集中在山区,水资源更为缺乏。水份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甚至病虫害的发生,因此保证充足的水  相似文献   

14.
作物在水分逆境下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邹琦 《作物杂志》1994,10(5):1-4
作物在水分逆境下的光合作用邹琦(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随着我国人口的激增与耕地的锐减,我国水资源,特别是西北、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地下水的过分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浸等生态灾难,并造……  相似文献   

15.
刘晴  彭森 《种子科技》2019,(11):119-119,121
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是我国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浪费也日益严重。想要解决用水问题,就必须制定有效的节水措施,节水灌溉技术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使用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水资源极度匮乏,再加上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低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正常发展。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显得远远不足,因此,寻求一个高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成为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大力扶持,拥有高效、节水等优点的滴灌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业用水不足的难题,并且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业收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膜下滴灌技术作为典型微灌技术之一,具有节水、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和万忠 《种子科技》2019,(12):156-156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实现了精细化、机械化管理,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灌溉问题一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但是,在传统技术下农业灌溉技术水平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基于此,在研究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策略非常重要,有助于大力发展农业,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程宏  李居兰  倪栋 《种子科技》2024,(6):158-160
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节水、节能为主旨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精准灌溉、土壤改良和使用有机肥料,能够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在土壤方面,该技术中的有机物覆盖和土壤改良措施改善了土壤保水能力、养分情况,减少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促进了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在水资源方面,精准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水分浪费、污染,使用有机肥料降低了化学肥料对水体的污染风险。综合来看,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对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中国的用水大户,主要消耗于灌溉,约占总用水量的90%。发展灌区节水农业是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状况的必由之路。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水资源短缺状况及灌溉和灌溉水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中国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北方灌区节水农业研究的重点领域:注重农艺节水技术研究;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水型种植结构研究;设施条件下的节水理论与技术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地研究确立;开展生物节水技术地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根 《种子科技》2019,(1):21-21,23
节水灌溉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田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水资源比较紧张的现在,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进行节水灌溉是必须的选择。节水灌溉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阐述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