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不同硒源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艾维茵公母混合雏鸡420只,随机分为7组,组1为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06 mg/kg),其它6组分别喂以添加了0.1,0.2,0.3 mg/kg无机硒(来源于亚硒酸钠)和添加了0.1,0.2,0.3 mg/kg有机硒(来源于赛乐硒)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加硒的各处理组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提高5.23%~8.38%(P<0.05).有机硒添加量为0.2,0.3 mg/kg时,可显著提高肉鸡的羽毛比重、胸肌的肉色评分、胸肌中硒含量;在改善肉鸡生产性能方面虽较无机硒好,但差异不显著.贮藏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且要优于相同添加量的无机硒组(P>0.05).  相似文献   

2.
探讨渐进加硒法制备硒酵母的效果,硒添加量对饲用酵母的富硒量、产量及发酵液环境硒含量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渐进加硒法的富硒水平明显优于一次加硒方法,产量达641.69mg/100ml,酵母茵富集、转化有机硒的水平达634.28mg/kg;硒添加量在20mg/L之内时,饲用酵母富硒量与发酵液环境硒量成正相关,硒添加量〉20mg/L时,饲用酵母吸收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的能力将受到无机硒的毒性作用,影响饲用酵母菌正常的生长繁殖。结论:合理的渐进加硒法可以用于富硒酵母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有机硒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邦  周进勤  高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72-16874
[目的]评价有机硒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24头体重1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成3组,对照组不添加硒,2个补硒组分别添加富硒酵母、亚硒酸钠,其剂量以硒计均为0.3mg/kg日粮。[结果]①富硒酵母不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②在30、60d时,2个补硒组血液中GSHPx活性、血清中SOD酶活性和全血硒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2个补硒组的肌肉、肾、肝中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机硒的抗氧化能力优于无机硒,使用有机硒代替无机硒作为仔猪的硒补充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Na2SeO3进行大蒜叶面喷施的田间试验,以研究大蒜对硒的吸收、转化和硒对大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明显提高大蒜中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并且有机硒转化率与硒浓度增加呈正比,其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在最高硒浓度(1000mg/kg)达最高,分别是CK的6.5、7.8和2.0倍。大蒜产量在0.5、10mg/kg浓度较CK增加,其后产量降低。施硒促进大蒜对Mg的吸收,而K、P、Fe在一定硒浓度(0.5、10mg/kg)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既能增加大蒜有机硒含量和产量,又可适当提高其营养品质的叶面施硒浓度,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5.
土壤施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量亚硒酸钠进行大蒜土壤施硒的田间试验,研究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0.45 g/m~2硒施用量,大蒜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大;大蒜鳞茎硒含量随硒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硒含量最高可达1.4 mg/kg,为对照的100、72倍,其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也随之提高,且有机硒的转化率与硒用量增加成正比,0.75 g/m~2硒施用量转化率高达93.1%;硒施用量低于0.6 g/m~2时有利于大蒜增产,硒施用量0.45 g/m~2时增产最多;综合各因素,大蒜土壤施硒以0.45 g/m~2为宜。  相似文献   

6.
对丰田1号甜玉米施用含硒量为454mg/kg的富硒复混肥,研究甜玉米产量、含硒量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①当施肥量为122kg/667m^2时,甜玉米产量最高,为547kg/667m^2;②当施肥量为130kg/667m^2时,甜玉米硒含量最大,为0.68mg/kg;③当施肥量为145kg/667m^2时,甜玉米有机硒含量最大,为392.48mg/667m^2;④当施肥量为141kg/667m^2时,甜玉米有机硒最大效益为5512元/667m^2;⑤甜玉米最佳硒肥施用量为122~145kg/667m^2。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eO3进行青花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青花菜对硒的吸收、转化特点,以及硒对青花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青花菜的含硒量;青花菜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同时随施硒量的增加,青花菜中有机硒的转化率不断提高,但至最高浓度(100 mg/kg)时转化率又有所降低。除硒浓度为0.1 mg/kg外,硒浓度对青花菜产量均呈负效应;另外,低浓度硒使青花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所增加,并且一定硒浓度可提高青花菜的部分矿质营养水平。综合各因素,青花菜施硒量以不超过1.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
杨丽坤  蔡端波  李泽健  黄增瑞  李春青  刘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66+3748-3666,3748
[目的]研究硒和酵母对中华米虾孵化率等的影响。[方法]饲料中添加硒和酵母,比较虾的生长指标、孵化率及其幼体的成活率。[结果]当硒含量为0.45μg/g时,饲喂有机硒的中华米虾的生长指标、孵化率等,均高于不添加硒元素和添加同含量无机硒饲喂的中华米虾;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酵母也可提高以上指标。[结论]将富硒酵母作为饵料生物,按一定比例添加到中华米虾饲料中,可提高虾生长指标、孵化率等。  相似文献   

9.
为番鸭饲料配方的开发及富硒鸭蛋的生产提供参考,选用170日龄番鸭210羽,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04 mg/kg),Ⅰ~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无机硒)0.1 mg/kg、0.3 mg/kg和0.5 mg/kg,Ⅳ~Ⅵ组分别添加酵母硒(有机硒)0.1 mg/kg、0.3 mg/kg和0.5 mg/kg,3个重复,预试期7d,正试期84 d,进行不同硒源不同添加水平对番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硒源后可降低番鸭的采食量、料蛋比和蛋的哈氏单位,提高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和蛋壳强度,加深蛋黄颜色和提高血清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其中,以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0.5 mg/kg的效果较好,有机硒的效果优于无机硒.  相似文献   

10.
为番鸭饲料配方的开发及富硒鸭蛋的生产提供参考,选用170日龄番鸭210羽,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04 mg/kg),Ⅰ~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无机硒)0.1mg/kg、0.3 mg/kg和0.5 mg/kg,Ⅳ~Ⅵ组分别添加酵母硒(有机硒)0.1 mg/kg、0.3 mg/kg和0.5mg/kg,3个重复,预试期7d,正试期84d,进行不同硒源不同添加水平对番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硒源后可降低番鸭的采食量、料蛋比和蛋的哈氏单位,提高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和蛋壳强度,加深蛋黄颜色和提高血清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其中,以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0.5mg/kg的效果较好,有机硒的效果优于无机硒。  相似文献   

11.
硒肥对谷子产量因子及其籽粒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富硒谷子生产中硒肥的合理使用,探究硒肥对谷子生长及其籽粒硒吸收的影响,对谷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15、30、60、120 g·hm-2)的有机硒肥(生物富硒增效剂)和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分析不同硒肥对谷子穗部性状、籽粒硒含量、硒存在形态及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硒肥均可增加谷子的出谷率和籽粒硒含量,无机硒肥效果优于有机硒肥,喷施60 g·hm-2的无机硒肥出谷率达9280%,硒含量达1.09 mg·kg-1。硒形态分析显示,籽粒中的硒主要以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两种有机形态存在,无机硒肥处理组中两种有机硒的含量均高于有机硒肥处理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硒肥对籽粒的叶黄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认为,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可作为生产富硒谷子的硒肥,其效果优于有机硒肥。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叶面喷施有机富硒肥对不同树龄青钱柳叶中硒、重要微量元素及皂苷、黄酮、多糖等功效成分的影响。试验设高、中、低3个喷施剂量组,每100 g有机富硒肥中硒含量分别为6000、3000、1500 mg。分别在4、6、8月对10年生大树和3年生小树进行喷施,5、7、9月采摘。采摘后测定青钱柳叶中硒、微量元素以及功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可显著提高青钱柳叶中硒含量,硒含量最高可达7.31 mg/kg,是空白组的41倍,且青钱柳叶中硒含量与喷施剂量呈正相关性;青钱柳叶中硒含量与喷施时间有关,5月与7月叶中硒含量相当,9月叶中硒含量明显降低;10年生大树叶中硒含量高于3年生小树。喷施有机富硒肥后青钱柳叶中镁、锌、铬、镍、钒含量增加,锰、铜含量降低。功效成分皂苷、黄酮、多糖含量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2.8%,8.9%,2.4%。  相似文献   

13.
叶面喷施硒对生菜富硒量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菜为载体,用浓度为1、2、4、8 mg/L的硒溶液对生菜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体内总硒、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含量,喷施硒浓度与富硒量呈正相关,无机硒转化率随着喷施硒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叶绿素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生菜的产量;同时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氨基酸、Vc的含量,改善了生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硒肥对猕猴桃的增硒及增产效果,于2016年选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在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红心猕猴桃"品种上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幼果期和壮果期2次喷施,每次用水溶肥100 m L对水100 kg/667m~2)的处理比对照(只喷等量清水和不喷硒肥及清水)平均增硒0.026 mg/kg,含糖量降低0.4~0.5个百分点,含酸量比对照下降0.03个百分点,糖酸比提高了0.8~1.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9%;平均增产6.8%~8.6%,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经农业部检测,猕猴桃含硒量达到湖南省地方标准《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说明施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对红心猕猴桃的增硒和增产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富硒矿粉对不同小麦品种(系)富硒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鄂恩4号、998042 2个品种(系)施用3种不同含硒量的富硒矿粉,结果表明:①施用富硒矿粉能够提高小麦植株的含硒量,3种矿粉处理的茎、叶含硒量为0.032~0.055 mg/kg,平均0.043 8 mg/kg,比对照增加143.3%;②高含硒量富硒矿粉的效果优于低含硒量矿粉,但施用含量为1 494 mg/kg矿粉的小麦茎叶平均含硒量比含量为104 mg/kg的矿粉仅高65.81%,说明较低含量的矿粉同样具有应用价值;③不同时期的小麦含硒量不同,苗期较低、后期较高,说明硒元素在小麦中存在着一个积累过程;④不同遗传基础小麦品种(系)的聚硒效果不同,鄂恩4号小麦的富硒效果优于998042品系,两者在苗期的差别较大,灌浆期的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硒源和硒水平对血清和精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年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黎城大青羊成年种公羊42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5、1.0、2.0mg·kg-1 DM的酵母硒;基础日粮+0.5、1.0、2.0mg·kg-1 DM的亚硒酸钠,饲喂期60d,试验第60d采集血液和精液样品,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硒极显著提高种公羊血清GPxs活性、血清和精清T-AOC含量,显著提高血清、精清SOD和精清GPxs活性;极显著降低血清、显著降低精清中OH-的含量,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硒水平与血清和精清中GPxs、SOD活性、T-AOC和OH-的含量有剂量——效应关系。与1.0mg·kg-1组和0.5mg·kg-1组相比,2.0mg·kg-1组血清、精清中OH-的含量升高,血清GPxs活性下降,精清SOD活性和T-AOC含量下降;日粮硒浓度相同时,其血清GPxs活性高于精清4~10倍,而精清SOD活性高于血清约20倍。成年种公羊日粮中硒的适宜添加量为0.5~1.0mg·kg-1酵母硒或0.5mg·kg-1亚硒酸钠。血清和精清中抗氧化系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4种大蒜富硒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金乡杂交蒜、嘉祥红皮蒜、苍山蒲棵蒜、金乡白蒜在2种施硒培养方式下的富硒能力。结果表明,在叶面施硒方式下,金乡杂交蒜的总硒含量为1.346mg/kg;嘉祥红皮蒜的有机硒含量为1.247mg/kg,有机硒转化率为96.3%。水培施硒方式下,金乡杂交蒜的总硒含量可达2.512mg/kg;嘉祥红皮蒜的有机硒含量为0.632mg/kg,有机硒转化率为35.5%。不同大蒜品种富硒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金乡杂交蒜的总硒富集能力最强,嘉祥红皮蒜的有机硒富集转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硒矿粉施用量对谷子保护酶活性、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基施不同用量(0、204、394.8、789.45 kg·hm-2)的硒矿粉,研究硒矿粉对谷子生长发育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硒矿粉用量的增加,谷子各生育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均在T2处理时达到极值。与对照相比,T2处理对谷子穗重、穗粒重、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的产量分别增加了8.64%、6.64%。施用硒矿粉可以提高谷子籽粒中的硒含量,在T2处理下,晋谷21号籽粒硒含量最高达到了0.131 mg·kg-1,比对照增加了3.5倍。土壤施硒量为394.8 kg·hm-2可以作为硒矿粉在富硒小米生产中的推荐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