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病害1 1 炭疽病 主要为害当年新梢和果实。新梢一般在 6月上旬开始发病 ,持续时间长达 60天以上 ,果实在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发病。发病初期新梢和果面出现小黑点 ,逐渐扩大呈圆形和椭圆形 ,被害枝条表皮呈黑褐色 ,病斑凹陷开裂 ,根部营养和果实发育受阻 ,造成病斑上部枝条枯死 ,被害果实容易硬化脱落。1 2 黑星病 主要为害柿树幼叶、幼枝及幼果。一般 4~ 5月份开始 ,5~ 6月份停止。发病时在叶片上形成深黑色星点病斑 ,四周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硬化成疮痂状 ,感病植株生长不良 ,树势变弱 ,容易落叶 ,病果提前脱落 ,苗木发病较成…  相似文献   

2.
黑星病是为害青梅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该病 病原菌有性世代为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系一种黑星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黑星病主要发生在枝、叶和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红褐色小斑,后扩大为圆形或脱落;枝条染病,绿枝上的病斑也呈红褐色或变成深红色,中心部灰色;果实染病,在果实蒂周至果肩部形成黑绿色至暗褐色的圆形病斑,直径1~3mm,病部不深入果肉,稍隆起,也有数个病斑集中成块,表面有裂缝。果实成熟时或采收后病斑逐渐呈皱缩状。  相似文献   

3.
枇杷作为南方填补淡季的特产水果 ,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面积。但对于其病虫害及其防治 ,果农比较陌生。 2 0 0 1年 6月初新邵县酿溪镇畔田村 12 0多株枇杷树叶片出现较为密集的赤褐色斑点 ,病情发展较快。据诊断 ,枇杷叶片上赤褐色病斑是叶斑病为害所致。该病过去主要在广西、福建等省 (区 )分布 ,近年来由于苗木调运等原因 ,呈扩散趋势。叶斑病为害易导致枇杷生长势减弱并大量落叶 ,有时还为害果实。枇杷叶斑病一般有 3种。该地主要以灰斑病为主 ,斑点病和角斑病掺杂其中。灰斑病 :叶片受害 ,病斑圆形 ,直径 2~ 4mm ,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  相似文献   

4.
1 发病症状厚皮甜瓜细菌性叶斑病是大棚栽培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甜瓜致病变种细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叶柄、茎蔓和果实。叶片有 3种症状 :一是病菌由叶缘水孔侵入 ,初期在叶片的边缘上形成水浸状病斑 ,沿叶缘逐渐干枯 ,最后导致整张叶片干枯 ,似火烧状 ;二是由叶缘向叶片内呈“V”字形水浸状病斑或沿叶缘变成坏死斑 ;三是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或近似圆形的黄褐色大斑 ,逐渐焦枯 ,干燥时破裂 ,潮湿时病斑常有菌液溢出。茎蔓、叶柄和果实上的病斑为水浸状圆斑 ,有黄白色粘液 ,病斑扩大 ,高湿时病菌向果肉扩…  相似文献   

5.
西瓜疫病 ,又叫疫霉病 ,近年已成为危及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 ,此病由真菌德氏疫霉和辣椒疫霉侵染所致。除为害西瓜外 ,甜瓜、黄瓜、南瓜、西葫芦和冬瓜等也能感病。常年一般发病减产二至三成 ,严重的可达五成以上 ,甚至绝收。1 症状西瓜疫病从苗期到结果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 ,子叶上出现圆形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后中部变成红褐色 ,幼苗近地面处缢缩、倒伏至枯死。成株期感病 ,叶面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湿度大时软腐似水煮 ,干燥时易破碎。茎基部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纺锤形凹陷病斑 ,然后腐烂 ,病部以上枯死。果实发病则…  相似文献   

6.
<正>蔓枯病,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茎蔓受为害较重。病斑初期为淡黄色,油渍状,分泌赤褐色的胶状物,干后变成黑褐色块状。病部后期逐渐干枯向内凹陷,呈灰白色,其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病斑为害部分逐渐枯萎死亡。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最易发病。病菌靠气流雨  相似文献   

7.
梅州市的台湾青枣栽培面积已有一定规模 ,但白粉病的危害却逐年加重。该病为害幼嫩枝条、叶片和果实 ,造成树势衰退 ,果实品质、产量下降 ,甚至全园失收。1 发生现状本病主要为害嫩枝、叶片和果实 ,在染病部位先出现一些分散的白色粉状小斑块 ,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连接 ,形成一层苍白色的粉层。若嫩叶染病 ,多在叶背发生白色病斑 ,病叶扭曲皱卷。较老叶片也可染病。幼果受害后白粉层常布满果面 ,发病较轻果实可继续生长 ,仍未脱落后病部果皮带褐色 ,粗糙无光泽 ,失去食用价值 ,严重时全果病变脱落。嫩梢发病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枝条布满白粉 ,使…  相似文献   

8.
1 为害症状1.1 叶褐斑病:5月中旬开始,叶脉间出现圆斑,叶正面褐色,背面灰白色,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几个病斑相连,叶片卷曲、萎蔫后脱落,严重时一次梢叶片全部脱落,仅剩二次梢部分新叶,果实受日光直射形成灼斑,后逐渐脱落。  相似文献   

9.
1 日灼病 果实的向阳部位初期呈有光泽,似透明皮革状,后变黄褐色斑块。有的出现皱纹,干缩变硬后凹陷,果肉呈褐色块状。叶片受害部位初期退色,最后变黄枯死或枯焦。防治技术:夏季应适当遮荫,增施有机肥料,增强土壤保水能力。绑蔓时使果穗隐蔽在叶片间,摘心时要在最顶层果实上面留2~3片叶以减少阳光直射。2 脐腐病 又称顶腐病、蒂腐病。主要为害幼果。在幼果脐处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逐渐变成暗褐色或黑色,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实。湿度较大时,病斑易长霉。防治技术: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忽干忽湿,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果实膨大初…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 ,我县陆续引进油桃优新品种 4 0余个 ,并进行筛选推广 ,现在发展面积达 4 0 0hm2 余。近几年来 ,我们观察发现油桃极易感染疮痂病 ,引起果面龟裂 ,甚至引起油桃裂果 ,严重影响油桃的口感和商品价值。为此 ,我们进行了油桃疮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现总结如下。1 症状与为害疮痂病是桃树较常见的病害 ,主要危害果实 ,也危害新梢和叶片。由于油桃表面光滑无毛 ,就更易感染发病。病菌主要侵染果实 ,果实的肩部受害最早最重。病斑早期为褐色小圆点 ,后变黑色 ,严重时整个果面病斑连片。由于病菌只在果实表皮扩展…  相似文献   

11.
梨树煤污病主要为害叶片与果实 ,使叶片光合作用下降 ,导致树势衰弱 ,影响花芽的形成与发育质量。果实上煤污病为害产生黑污斑影响果实外观 ,降低果实品质。1 症状 梨树煤污病在叶片与果实表皮上产生菌丝层即黑霉层 ,像一层煤烟附在叶片与果实上面 ,用手抹 ,可以抹去菌丝层。2 病原菌 煤污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错综分枝 ,有许多厚壁的褐色细胞。菌丝几乎全表生 ,形成薄膜 ,上面生有小黑点为分生孢子器。有时菌丝细胞可分裂成厚垣孢子状。分生孢子器半环形 ,直径 70~ 10 0 μm ,高 2 0~ 4 0 μm ,分生孢子圆筒形 ,直或稍弯 ,无…  相似文献   

12.
1 为害症状 油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油桃疮痂病由嗜果枝孢菌(Cladosporium carpophilum Thum.)侵染引起。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  相似文献   

13.
顾耘 《山东饲料》2013,(13):24-25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穿孔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叶片受害后,先出现很多水浸状的小斑点,然后扩大成病斑,最后病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该病还可以侵害枝条,形成溃疡斑。果实受害后出现水浸状的小斑点,然后逐渐变黑,在发病的地方常出现许多裂纹。该病尤其对晚熟桃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我省于80年代末开始大面积发展柿,随后病虫为害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连片种植的新区更为严重。1病害在我县为害柿树的主要病害有十几种,但以炭疽病、圆斑病和细菌性根癌病发生较普遍,为害最严重。前两种病害病原均为真菌,以菌丝体在病枝、病蒂和病叶上越冬。炭疽病病原菌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借昆虫和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新梢和幼果,新梢从5月下旬、幼果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导致枝梢干枯,果实脱落。圆斑病翌年6月上中旬形成子囊孢子,由气孔侵入,8月为发病盛期,9月开始大量落叶落果。细菌性根癌病是一种野杆菌…  相似文献   

15.
陈其金 《中国蚕业》2003,24(1):36-36
桑褐斑病又称烂叶病、烂斑病,桑树褐班病属真菌类病害,其主要为害桑树叶部。该病在四川省蚕区均有发生.尤以凉山州的为害最为严重。褐斑病发病初期.病斑少而小,在正面和背面都可见到芝麻粒大小的水渍状暗色病斑,这种病叶尚可用以喂蚕。受害严重的桑叶,叶部病斑多而大.常形成不规则的大枯斑.病斑中部淡褐色至灰褐色.病叶枯黄而提早脱落或整叶腐烂,严重地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便于有效防治病害。准确地计划养蚕数量和预测产茧量而提供依据进行了为害损失测验。  相似文献   

16.
永寿县地处陕西省渭北旱塬 ,全县栽植苹果近1 2万hm2 。近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面积不断扩大 ,发病程度不断加重 ,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该病具有潜育期短、发病早、扩展快和再侵染率高等特点。1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 ,特别是 2 0~ 30天内新生嫩叶。枝梢和果实极少发病。叶片发病初期 ,病斑直径 1~ 2mm ,圆形 ,褐色至黑褐色 ,有的呈不规则形 ,周围有紫红色晕圈。随着气温上升 ,数个病斑相连 ,扩大为 5~ 6mm大斑点 ,黑褐色。空气潮湿时 ,叶片中部或病斑背面产生黑色或墨绿色霉状物 ,大病斑则出现穿孔 ,病重的叶片焦枯早…  相似文献   

17.
甜柿虫害比较多 ,种植头 1~ 2年病害较轻 ,但随着树龄增加 ,病害也从轻到重 ,要注意强防治。柿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柿蒂。叶片发病初期 ,病斑正面黄绿色 ,斑内叶脉黑色 ,病斑边缘较模糊 ,形状不规则。 8月初前后发病 ,9月份病斑颜色逐渐加深 ,呈黑褐或黑色病斑 ;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 ,定形病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绒球状小点 ,引起叶片大量脱落。柿蒂病斑发生在四角上 ,淡褐至深褐色 ,有时有黑色边缘 ,形状不定 ,两面均可产生小黑点 ,背面小黑点较多。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搞好树冠修剪 ,降低树冠湿…  相似文献   

18.
瓜绢螟[Diaphawia indica(Saunders)],亦称瓜绢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主要为害西瓜、苦瓜、丝瓜、黄瓜、甜瓜等瓜类作物,有时也为害番茄、大豆等作物。幼虫孵化后先在叶背取食叶肉,幼虫3龄后,吐丝连缀叶片.藏于其中,取食时伸出头胸部,幼虫化蛹亦在卷叶内。幼虫除为害叶片外,也能蛀入果实和藤皮内为害。瓜绢螟是我县西瓜、苦瓜、丝瓜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9.
<正>葡萄病害主要包括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白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褐斑病、蔓枯病、根癌病、扇叶病毒病等,其中前四种病害是葡萄的主要病害,发生最为广泛,为害最为严重,被称为葡萄的"四大病害"。一、霜霉病(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组织。1.叶片:叶片被害,初生细小、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天气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在四川省石棉县黄果柑种植区域内大面积发生的果实病斑的主要致病菌,以石棉县黄果柑病果为实验材料,分离获得12株真菌,经形态学、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发现其中7株为炭疽病菌,5株为交链格孢菌,均能侵染果实和叶片形成病斑。说明在石棉县黄果柑种植区域内发生的果实病斑主要由柑桔炭疽病菌和柑桔褐斑病菌引起,为黄果柑果斑病的鉴定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指导当地果农生产生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