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目前南方养猪生产实际来看,外源母猪较本地母猪的母性差,加之猪场饲养规模扩大,其饲养管理难度加大,在生产过程中初生仔猪的成活率低、仔猪增重缓慢的问题在饲养外三元猪的规模化猪场十分突出。掌握好规模化猪场外三元初生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是猪场发展猪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1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1.1分娩舍用消毒药水彻底消毒,分娩舍的卫生良好,小气候适宜,产房舒适,可使妊娠母猪分娩顺利,胎儿死亡率减少。1.2分娩母猪在产前7d进入产房,过晚进产房,母猪精神紧张,易影响正常分娩。1.3母猪产前5~6d应适…  相似文献   

2.
张剑锋 《畜禽业》2006,(10):31-33
从初生到20k阶段的仔猪,是一生中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在仔猪从哺乳期过渡到保育期断奶时,由于仔猪生长发育快、消化生理功能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等方面的特点.同时遭遇心理、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应激.临床表现为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低、腹泻和死亡、生长差甚至体重下降等仔猪断奶综合症,其中断奶营养应激是最主要的。近年来,国内外集约化猪场逐渐采用隔离式早期断奶(Segregated early-weaning.简称SEW)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以防止疫病传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显得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不但从改良品种、生产环境设施、饲养管理技术方面考虑.动物营养学家也在仔猪日粮配合及营养技术、原料选择、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猪场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该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窝产仔数、仔猪初生重等,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人员应当掌握母猪妊娠阶段的生理特点,按照其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科学饲喂,并把控饲料的质量,以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成祖斌  陈兵 《畜禽业》2006,(3):50-51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是规模猪场、母猪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饲养模式之一。多数猪场采用28日龄断奶,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提早到21—24日龄断奶,在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母猪和仔猪严重应激的问题,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培育好哺乳仔猪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养猪生产实践,提出以下关键措施. 1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怀孕后期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发育受阻,仔猪初生体重小或弱胎和死胎增加.因此,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好哺乳仔猪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旭容 《畜禽业》2012,(7):66-68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防治不当会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多年在猪场的临床实践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饲养条件差、突然改变环境或应激、母猪患病导致、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当、怀孕母猪出现猪瘟亚临床感染导致仔猪免疫力降低等。应该采取加强管理调整饲料配方、药物预防、母猪和仔猪免疫接种大肠杆菌苗和猪瘟疫苗、临床对症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仔猪死亡率从2010年的15%降到2011年的8.49%,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尤其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为此,饲养妊娠母猪总的原则是以控制合理的膘情、保胎和提高产仔数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8.
朱建斌 《畜禽业》2000,(6):35-36
1 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 1.1 除去羊膜羊水 胎儿在胚胎期,滋养在羊膜内的羊水中,当仔猪经由母猪分娩时,部分羊膜羊水可能堵塞仔猪的呼吸道,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立即将口、鼻的这些粘液擦干净,以便初生仔猪能正常呼吸,同时用毛巾将仔猪周身擦干净。 1.2 剪断脐带 脐带是母猪胎盘与胎儿交换养分的渠道,接生时在距腹部3~5cm处将其剪断,并用5%碘酒溶液浸一下脐带断处,以防止细菌感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脐带即会自行萎缩干掉。 1.3 剪断犬齿 仔猪出生后,应剪除犬齿,以避免在吮吸母乳时伤害到母猪的乳房,引起乳房炎;同时可预防仔猪在打斗或游戏时咬伤对方,导致细菌性感染。 1.4 剪耳号 一个记录完整及制度良好的猪场,必须有详细而全面的记录系统,剪耳号有助于辩认猪只,以利于猪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袁圣  肖开学 《畜禽业》2006,(4):30-31
饲养好怀孕母猪的标准是保证胎儿能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化胎、流产和死胎的发生,使怀孕母猪每窝产出的仔猪数量多、体重大、均匀整齐和体格健壮;并使母猪有适度的膘情和良好的泌乳性能;同时尽可能节省饲料,降低出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查的工作。为此笔者简述有关工厂化猪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光华  张榜 《畜禽业》2010,(1):58-59
<正>仔猪阶段,尤其是1周内的仔猪,是猪损失和死亡的关键阶段,在笔者调查的15户养母猪户,其中1周内死亡数要占到断奶时死亡的55%。可见加强仔猪1周内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仔猪自身抵抗力较差而发生仔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7)
<正>生猪养殖的基础是繁殖母猪。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否科学,不仅影响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仔猪初生重,而且影响仔猪和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并直接影响生猪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对繁殖母猪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1后备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庄新茂  邓振强 《畜禽业》2002,(9):Y032-Y032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母猪产后无奶或产仔过多、仔猪的经济价值不同或为使新分娩母猪能够抚养更多的仔猪等原因,而采取寄养的方法,来续哺初生仔猪,调整母猪带仔数,以提高初生仔猪的成活率或母猪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仔猪疫病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猪场选址及猪场设计,严格引种工作,实行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做好母猪和仔猪的保健工作,改善猪舍小气候环境,猪场污染物、排泄物的合理处理关键技术措施,对规模化猪场仔猪疫病的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榕 《畜禽业》2013,(7):88-89
<正>仔猪红痢又称魏氏梭菌病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现将一起规模养猪场发生仔猪红痢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建瓯市某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00头,2013年1月11日,有1头母猪产仔12头,第二天突然出现腹泻,很快死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猪养殖中尤以仔猪生产最难。文章介绍了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的母猪产前、产后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生产是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同时死亡率也是最高的。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加速猪群周转、增加养殖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多方面技术的综合,它包括圈舍的合理布局、附属设施的全面配套、环境调控(特别是温度和通风条件)、生产管理、饲养技术、合理的繁育体系以及兽医卫生防疫等。本文主要从提高仔猪的初生重(主要取决于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断奶前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死亡率(取决于产房精心…  相似文献   

17.
苏松 《畜禽业》2015,(3):46-47
初生仔猪是生长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效率最高,最有利于定向选育的时期。搞好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能有效提高猪群质量、育成效果,直接降低育成猪的生产成本。文章是笔者2009—2010年在川南地区养猪生产实践、调查、饲养实验中总结出来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5)
<正>在规模化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初产母猪的问题比经产母猪多,如产仔数不高、断奶后发情异常、所产仔猪容易生病,特别是仔猪拉稀等。作为一个猪群,必须保持适当的淘汰更新比例,规模猪场又必须有计划地补充后备母猪。为尽可能克服初产母猪的弱点,提高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使猪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有人提出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1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的产生过程在1988年Leman养猪会议上,Hanor公司的Jeff Mencke、Isabelle Moreau及Kaek keane首次介绍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SPP技术),该技  相似文献   

19.
吴建忠 《畜禽业》2006,(11):12-13
提高母猪繁殖率以及提高仔猪成活率.一直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贺可德  臧洪英 《畜禽业》2006,(11):39-40
当前养猪生产中,在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付伤寒等主要传染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出生后6~20日龄仔猪腹泻症的控制就极为重要。尤其春秋季节,白天气温较高.晚上后半夜气温较低,加上饲养员经验不足,对仔猪的饲养管理不善。或没有保温设备.仔猪直接卧在水泥地面上.断奶仔猪补饲不当。仔猪腹泻发生率可高达70%~80%以上。患猪体温不高.粪便稀薄,呈米黄色或浅色,重者如水样;早期精神正常,后期消瘦.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泽。不愿活动。常互相压挤一团.或卧在母猪身上,仔猪肛门失禁到处拉便,仔猪、母猪身上均粘有粪痂.治疗与管理改善及时可使仔猪死亡率减少,否则可使整窝仔猪死亡,损失惨重。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必须首先控制仔猪腹泻症。引起仔猪腹泻症的原因很多,有病毒、细菌、毒素、寄生虫、环境污染,受寒受热等因素。虽然病因多种多样,但只要加强防病措施,就可使发病率大大减少,其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