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市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合肥市二环内38条道路的城市道路绿化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合肥市道路绿化配植模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其中以一板二带式和三板四带式为主,分别占调查道路总数的42%和46%,二板三带式和四板五带式仅占5%和7%;行道树现有树种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根据现状,并借鉴其它城市道路绿化配植成功的模式,依据不同的道路性质、走向、人行道宽度和断面结构,提出新的道路绿化配植模式和行道树,为今后合肥市及其周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武汉市藏龙岛地区24条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了行道树的品种、高度、胸径、应用频度及长势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地区道路的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与其他5种形式,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有树池式、树带式、混合式及其他4种形式,行道树树种有13种,隶属于11科12属,以香樟、杜英、法桐、垂柳为主,有4条道路的行道树长势较差,有明显的病虫危害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商丘市树种规划与选择,笔者对商丘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商丘市道路绿化中栽植的植物共167种(包括12个品种及变种),隶属42科,城区中的15条道路,整体配置模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共有行道树树种15个,分车带绿化植物约有72种。研究分析了商丘市区道路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丘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金山区城区82条道路的23 853棵行道树,结果表明:目前金山区行道树树种比较单一,主要种植了11种行道树,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之比为3∶1,其中香樟、悬铃木的比例高达88%;石化中心城区的道路绿化形式以一板二带式为主,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在新城区道路中应用较多。在充分了解行道树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山区行道树树种以及选择,提出城市行道树树种应该多样化和特色化,以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阳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呼和浩特市市区行道树“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2种主要绿化模式不同走向小气候要素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行道树能减弱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三板四带均比一板两带减弱明显,减弱程度与行道树走向有关,东西向减小幅度为134 W/m2,南北向减小174 W/m2;从温湿度来看,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东西向降温分别达1.9℃、2.7℃,增湿达4%和7%;南北向降温分别达1.7℃、2.1℃,增湿1%和4%,减弱程度还与太阳方位有关;从影响最大风速来看,东西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4.1 m/s,一板两带减弱达1.5 m/s;南北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2.8 m/s,一板两带减弱达1.3 m/s,三板四带对风速的减弱作用比一板两带的大,减弱程度不仅与行道树走向有关,还与当日盛行风向有关;行道树均可提高人体舒适度,尤其是三板四带式效果更好。通过对不同道路绿化设计模式的小气候效应量化角度分析研究,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区行道树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厦门市区135条主次干道的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厦门市区主次干道绿化平面类型以一板二带式为主,出现频率为0.68;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类型在新建的道路中应用较多,出现频率分别为0.20、0.07;道路绿化的垂直结构类型以乔木单层为主,出现频率为0.62,乔木 地被和乔木 灌木 地被的复层结构少。厦门市区行道树各品种的多度、频度差别明显,主次干道行道树品种多达45种,品种数明显偏多,缺乏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对邢台市32条道路的绿化植物种类与配置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绿化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落叶乔木类树种占有绝对优势,排在前6位的树种均是落叶中、高乔木树,分别是:国槐、法国梧桐(悬铃木)、栾树、楸树、苦楝、刺槐,占总用量的71.6%。常绿树种、彩叶树种、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较少。主道绿化形式以三板四带式为主,而次道绿化形式几乎全部是一板二带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郑州市8个城区街道行道树的结构特征、配置模式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现有街道行道树树种39种,隶属于22科30属,其中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为1∶6.8;应用频度较高的行道树有悬铃木(Platanus hispanica)(48.46%)、国槐(Sophora japonica)(10.38%)、黄山栾(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8.85%)、女贞(Ligustrum incidum)(8.46%)、白蜡(Fraxinus chinensis)(6.54%),多样性指数为2.225;道路结构以一板两带为主,配置模式中单层模式占比66.91%;生长健康等级一般以上街道行道树占比83.48%。根据郑州市现状,采用增加树种数量、丰富配置模式、加强管理养护等措施,可以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志燕 《农技服务》2012,29(2):203-204
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几个方面阐述了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  相似文献   

10.
探明贵阳市云岩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野外踏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调查贵阳市云岩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本底。结果表明:云岩区菊科药用植物共有10属10种,其中包括贵州中药资源重点品种一枝黄花、千里光和艾纳香。当地菊科药用植物生活型多样,草本类居多,有8种,占该区调查总种数的80%;其次是灌木类,有2种,占20%。按入药部位不同可分为全株、叶、花、果和根等5类,其中,以全草入药居多,共有7种,占当地调查总种数的70%;以根入药其次,有3种,占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