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 Y LC V)在我国由南向北迅速蔓延,给当地番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根本措施之一。经过育种专家的不懈努力,抗T Y LC V 番茄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批抗T Y LC V、果实粉红色、果型较大、商品性好的番茄品种已推向市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编辑部通过对番茄主要产区进行调查和咨询有关育种专家,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在一定的区域推广面积较大,且市场反映相对较好的品种,并请入选品种的育成单位或种子销售单位提供各品种的特点、栽培区域和面积、产量、品质等资料,供读者参考。由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株系较多,容易发生变异,与T Y LC V近似的其他双病毒也能侵染番茄,所以种植者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茬口安排、栽培方式、管理水平及市场消费需求等进行试种,筛选出对当地特定的病毒分离物有抗性的品种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此外,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抗T Y LC V 番茄品种,也可以通过茬口安排进行避病栽培,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在夏秋季发生严重,春季栽培则可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不抗T Y LC V 的番茄品种,夏秋季种植其他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2.
以18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置于冷害条件下培养,昼夜温度为15℃/7℃,计算其冷害指数,评价18个番茄品种的耐低温性并将其分为强耐冷型、弱耐冷型和冷敏感型。根据冷害指数将T1和T3作为强耐冷型品种,T13作为弱耐冷型品种,T10和T11作为冷敏感型品种。测定这5个品种在冷害温度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T1和T3番茄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低于T13、T10和T11,T3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T1和T3的光化学猝灭系数高于T10和T13,T1的最大光化学效率高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强耐冷型品种质膜损伤程度低,光合系统受损伤程度低,气孔开合度受低温影响小,光合作用下降幅度小。  相似文献   

3.
为打破国外番茄品种垄断,丰富云南番茄产区品种,以自主选育的12个番茄组合为试材,在云南元谋坝区露地进行秋茬品比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这些组合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商品性状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T1421-4、T1421-5以及T1418-20 3个组合的综合性状指标优于对照品种拉比,比较适宜在云南热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夏正凤  郑家涛 《蔬菜》2023,(11):62-65
为筛选出适合东海县设施番茄生产的植株长势旺、抗病性强、果实佳、产量高的优质品种,对T1828、T1818、20Q297F1等10个设施番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46和福拉3661这2个番茄品种植株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中等偏上,果实形状较好,可以在东海县域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弱光区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措施,以番茄品种心里红为试验材料,在椰糠栽培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同施肥水平(T1、T2和T3)、顶补光(T4)和单杆整枝(T5),研究水肥管理、补光措施、整枝方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的单穗果质量在不同施肥处理(T1、T2和T3)下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在常规施用范围内变化不影响番茄产量,但适宜的低施氮量时果实的糖酸比更大,口感更佳;T4、T5处理与CK处理相比番茄品质无显著差异,但T4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7.39 kg·m-2)显著高于CK处理(6.93 kg·m-2),说明补光能有效地提高番茄产量。综上所述,补光是弱光区栽培提高番茄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桂林高山地区栽培的番茄品种,收集番茄品种45份,并以当地表现较好的红8号为对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圣达利、倍盈、瑞非、T147、超盈1号、瑞利、爱迪518、1431这8个品种果实性状好、产量高且抗番茄灰叶斑病,综合表现好于对照红8号,较适合桂林高山地区夏茬种植。  相似文献   

7.
辽宁部分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及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番茄材料Ts19、Ts33、W.Va700、L3708和LA1033作为鉴别寄主,对辽宁省沈阳、新民、岫岩的番茄晚疫病菌的6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T0、T1和T1,2。引进的抗病材料CLN2037G、CLN2037H对辽宁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T1,2表现为抗病,抗性明显优于当地材料。辽宁当地主栽品种对晚疫病没有抗性,全部枯死。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石家庄地区口感型番茄种植品种,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引进了T Y902、T Y903、T Y904等8个口感型番茄新品种,进行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60为中果型番茄品种,果形近圆,果色粉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6.2%),口感佳,品质评分最高(9.2分),虽然667 m2产量(6 498.4 kg)显著低于TY904、905、906和823,但与CK(6 210.6 kg)无显著差异,同时抗病毒病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商品性,适宜在石家庄地区作为口感型番茄推广种植;823番茄667 m2产量较高(8 038.2 kg),仅低于906(8323.2kg),但显著高于CK,同时其硬度大、口感较佳、抗病毒病能力强,可作为菜用型番茄在石家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力防治番茄TY病毒时,其实番茄病毒病发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多种难防番茄病毒病混发时期,具体来说就是又出现了2种新病毒——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斑萎病毒。番茄褪绿病毒2011年冬季,正值北京市推广抗T Y病毒品种期间,发现了一种情况,即到初冬,有的抗TY病毒番茄品种出现了叶片变黄的现象(封底图1)。开始认为是营养缺乏症,但采用追肥的方法,并不能缓解,似乎还有发展。后来才知道这是种一新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10.
<正>1茬口安排西葫芦1月上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至6月上旬上市;番茄5月下旬育苗,6月中下旬定植,8月上旬至9月底上市,10月上旬罢园。2品种选择西葫芦品种选择京葫106、京葫306、法拉蒂F1等。番茄品种选择金棚M8、西润T2007、普罗旺斯等。3育苗  相似文献   

11.
<正>红果番茄果实颜色鲜艳,货架期长,番茄红素含量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喜爱。近年来,人们对红果番茄的口味、商品性、货架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现有品种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丰富红果番茄品种,筛选优良品种,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红果番茄品种为申红1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金蓓营(上海种都种业公司)、T0721(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北研9号(抚顺市北方  相似文献   

12.
番茄作为一种蔬菜作物,在基因工程拓宽种质资源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迄今为止,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番茄品种特性改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获得形式多样的转基因番茄。本文概述了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番茄品种特性改良的研究现状。 1.转基因抗病毒番茄的研究 Powell和Nelson将TMV外壳蛋白基因转入番茄,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毒植株。SanderTMV-CP基因和T0MV-CP基因分别导入番茄,获得高抗TMV植株。Whitham等将烟草抗TMV的N基因转入番茄。产生抗性反应,表明与N基因抗性表达有关的因子均存在于番茄中。赵淑珍利用CMV卫星RNA-1…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来源 主优早红(代号。T×7单)番茄系甘肃省兰州市农科所利用引进抗原201转育成合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基因的转T1(简称T)为母本,以13番茄的7号单株7单为父本组配的一代杂交种。199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熟性表现 极早熟。1987年参加全国番茄区域试验西北片兰州点早熟组试种,早熟性居首位,始收期比对照提前6天,终收期提前10天,前期产量与总产量之比为97.1%。在1988~1989两年全省区域试验中,早熟性突出,前期每666.7m2产番茄3 190.32kg,比对照增产26.96%。 三、抗性表现 田间高抗烟草花叶病毒。 四、产量表现 …  相似文献   

14.
稻草复合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番茄品种中杂106 为试验材料,以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作为对照, 研究不同配比的
稻草、稻壳和沙子作为番茄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复合基质符
合育苗基质的要求,且育出的番茄幼苗质量优于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其中T1(100% 稻草)、T2(稻
草∶稻壳=75V∶25V)的复合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最好,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15.
"宝砧5号"是以自交系T0812F5-3-1为母本,自交系T0847F5-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砧木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高抗青枯病,与生产上主栽品种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且对果实品质、商品性无不良影响,增产幅度明显,相比自根苗产量增加26%左右。适宜番茄产区特别是番茄青枯病发生严重地区作秋茬砧木嫁接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溶肥复配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9,(9):38-41
为对比不同种类水溶肥单一或复合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品质的调节效应和增收效果,以番茄品种‘西润2007’为试材,设计T1(大量元素水溶肥),T2(大量+中量元素水溶肥),T3(大量+微量元素水溶肥),T4(大量+氨基酸水溶肥),T5(大量+腐殖酸水溶肥)5个处理,以常规施肥(尿素+硫酸钾)为对照,测定了番茄产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水溶肥可促进番茄增产0.3%~15.1%,以T2处理667 m2产量最高,为7 306 kg,比对照增加958 kg;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序为T5>T2>T3>T4>T1>CK;T5处理667 m2投入最多,为1 425元,是对照的2.8倍,T2处理667 m2纯收入最高,为20 605元,比对照高出2 067元。综合番茄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指标,在番茄开花期和坐果前期应主要追施大量元素+中量元素水溶肥,促进番茄植株健壮和产量形成;在结果盛期应主要追施大量元素+腐殖酸水溶肥,促进番茄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质配方对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秀丽"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有机基质配方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T1发酵玉米秸秆:羊粪:大田土壤=2:1:1)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3(T3发酵小麦秸秆:羊粪:大田土壤=2:1:1).两个处理在生长、光合和产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基质,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正1茬口安排菜薹头年8月下旬育苗,11月上旬定植,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5月下旬收获菜籽后清理田地。番茄5月上旬育苗,6月中下旬定植,8月上旬至9月底上市,10月上旬罢园。2品种选择1)菜薹品种。菜薹品种有红菜薹、白菜薹和绿菜薹,以中科院杂交种滋圆1号为首选,该品种产薹量大,质量好。2)番茄品种。选择金棚M8、西润T2007、普罗旺斯等。  相似文献   

19.
王碧林 《现代园艺》2013,(23):41-41
<正>大棚秋延后番茄栽培是夏播秋收,生育前期高温多雨,病毒病等病害较重,生育后期温度逐渐下降,又需要防寒保温,防止冻害。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性强、高产、耐贮藏的品种。我地生产上常用品种有:世纪粉冠王、大棚一号、富贵粉王等。有番茄TY病毒病危害的地区可种植欧帅、德赛T9、PT-3(日本)、达芬奇等抗病品种。2播种期及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20.
减量施肥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粉红908'为试材,采用设施大棚随机区组试验,设定4个不同减量施肥处理,化肥减量10%(T1)、化肥减量20%(T2)、化肥减量10%+有机肥(T3)、化肥减量20%+有机肥(T4),通过测定番茄株高、茎粗和产量以及硝酸盐、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有机酸含量,比较不同减量施肥方法处理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到一种少肥高效的施肥方法.结果 表明:化肥减量10%、20%能使番茄生长减慢,番茄株高、茎粗均显著低于对照,且产量、品质也低于对照.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减量施肥模式能保证番茄产量稳定,使品质指标显著提高,其中最优施肥模式为减化肥20%配施有机肥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