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北方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生长质量不高及成活率低.该文结合辽西地区造林实际,对辽西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简述了辽西地区造林技术,以期为辽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宁夏省彭阳县城阳乡堡子沟片区综合治理开发项目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现状的34.8%提高到75.8%,林草覆盖度由5.4%提高到81.2%.这一举措,绿化美化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了群众出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群众收入,落实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生活比较贫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严重威胁到黄河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论述了甘肃省定西市小流域治理规划工作,能有效控制该地水土流失问题,恢复当地的植被,帮助当地农民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彭阳县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的实施,将使彭阳地区山洪危害大大降低,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时可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可有效抑制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对减轻河道淤积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彭阳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生态环境脆弱。建县以来,彭阳县不断探索,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立县”品牌,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大量的做法与经验。截止2014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6.00 km2,探索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6.
杨晓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150-152
该文介绍了彭阳县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情况,总结了坡耕地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效果、经验。通过项目的实施,遏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使当地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项目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彭阳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作者在总结近年来彭阳县生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实际,不断探索生态建设思路;综合治理,不断丰富生态建设内容;继承创新,不断改进生态建设方法;建管并重,不断完善生态建设机制;务实苦干,不断增强生态建设合力"等彭阳县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并对取得的成绩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8.
毛乌素沙地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稀少,存在严重的沙漠化现象。结合樟子松的特征特性,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创造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淤地坝在改善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入黄泥沙,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彭阳县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委、县政府把淤地坝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在黄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从"国家农发水保项目"在彭阳县安家落户之后,彭阳县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改善。自此项目正式落实,成果颇丰,不仅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加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也有较大的改观,而且彭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环境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荒山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莒南县环保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荒山造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绿化面积、减缓水土流失,而且对莒南县林业发展具有深远的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荒山造林技术,包括土地整理、树种选择、造林前准备工作、造林时间、植树造林方法、造林技术、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莒南县荒山造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柠条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固沙的先锋树种,一些地区通过种植柠条挡住了风沙、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种植柠条过程中,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值得探讨,以便为今后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柠条提供帮助,提高造林成活率,降  相似文献   

13.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植树造林,提高成活率是改善生态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辽西地区实际,对当地春季造林要点进行总结,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壤和水资源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类与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在一些山区、丘陵区或沙质地区,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流失会造成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动植物的栖息地的环境改变,同时也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长期得不到治理还会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主要分为水蚀、风蚀和冻蚀3种类型,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都是属于水蚀情况,云南省处于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也主要是水蚀,本文主要是结合一下云南实际情况,分析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水河县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区,通过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采取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确保效益。经过不断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崔继兰 《北京农业》2011,(18):181-182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宁夏彭阳县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制约彭阳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瓶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0,(7)
土石山区的地面主要由石头组成、分布少量沙土,土质松散并且夹杂石烁,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若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放任不管,土石山区的生态环境会不断加剧恶化。通过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实践,侧柏适应能力强、抗旱、抗寒成活率高,植被恢复快、能有效阻止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适宜土石山区采用的造林树种。为了进一步提高土石山区侧柏造林成活率,笔者对其种子采摘、种苗繁育、苗龄、苗木高度、造林季节的选择、造林技术方法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1,(15)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植被覆盖率十分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何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对干旱地区造林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总结了宁夏南部彭阳县近20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认为在减少小流域水土流失,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创建好的模式,建立好的机制,是促进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生态修复质量,实施有效治理,保证治理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灵武市是一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资源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地区,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大力推进节约用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实现灵武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