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树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积累,改善人民生活有着直接意义,对加速实现现代化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我国自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果树生产发展很快。以苹果为例,1977年栽培面积是1020万亩,总产量达210万吨,比解放初期面积增长33倍,产量增长20倍。同时,我国的果树科学技术发展的也很快,曾选出一批各种果树的新品种,提出一些果树高产、稳产、质优的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果树生产的现状 1、面积和产量倍增。截至1988年底,全国果树面积为7599.1万亩,总产量为1666.1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3.1倍和2.5倍,10年的增长量超过了前30年增长的总和。在我国人口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占有水果量由1978年的6.8公斤上升到15公斤,提前实现“七五”发展规划。初步预计1989年果树面积达8500万亩,比1988年扩大12%。1989年总产量1837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果生产已成为不少农村地区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以宜春地区为例,目前果树面积达37万亩,比1985年增长了3.3倍(按生产业务部门统计,果树面积为别万亩,比1985年增长了7.6倍)。在果树面积和栽果热情迅速增长的背后,却也潜存着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问题。一是果树面积粗放扩张。多年来受农产品供给偏紧的影响,在工作上仍是“韩倍点兵.多多益善’的思维方式;只重抓开发、抓栽种、抓数量,不问市场需要,不重树栽种标准、科学管理.例如,1990年宜春地区共有果园面积21万亩,其中1985~1990年新开发面积…  相似文献   

4.
(一) 果树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解放后我国的果树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苹果为例,1978年发展到1020万亩,比解放初期增长33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苹果的产量很低,质量也不好。如1976年我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柑桔果树重要原产国,但因种种原因,有很长一段时间生产发展缓慢。1978年以后,柑桔发展较快,至1993年面积和产量由1978年的342万亩,38.3万吨增加到1688.6万亩、656.1万吨,分别增长了3.9倍和16.1倍,增长速度为世界所惊叹!  相似文献   

6.
塑料薄膜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薄膜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唐梁楠(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据《中国农业年鉴》报道,1991年我国果树面积已达到531.78万hm’(公顷),水果产量为2176.1万t(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1.98倍和2.2倍。果树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果品流通渠道的开放,我省果树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果园面积达952万亩,比1986年增长16.4%,果品产量达243万吨,比1986年增长5.1%;若与1978年相比,则果园面积增长2.5倍,而产量仅增长38%。在各类水果中总产占第一位的苹果生产,1987年已发展到592万亩,为1978年的2.4倍,苹果总产量157万吨,为1978年的1.85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果树生产和科研有较大发展。全国果树种植面积比解放初期增加2倍多,水果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7倍左右。种植果树的热潮,在各地进一步兴起,这是件好事。可是,这里有两个问题急需提请大家  相似文献   

9.
果树生产周期长,栽植苗木的优劣,对果树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产量、植株寿命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苗木好坏影响果树的终生。 近年来,我国果树发展速度是空前的。1993年,全国果树面积达665.2万hm~2(公顷),水果总产达3001.5万吨,分别比1992年增长14.3%和23.0%。其中苹果面积222.8万hm~2,产量901.2万吨;梨59.7万hm~2,产量320.7  相似文献   

10.
<正> 邯郸地区是果树栽培老区,尤以枣树和杏树的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断得到发展,截止1990年底统计,全区果树栽培面培约38万亩,另有零星栽植的果树约440万株。其中结果树面积18万余亩,总产果品1.5亿公斤左右,和1949年相比,栽培面积增长12.5倍,果品产量增长4.4倍。一果树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鲜果类主要分布在全区各县,栽培面积为37.72万亩,占果树总面积的99.71%,总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水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水果业的发展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一)水果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果树大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水果和干果达50余种,是世界果树起源最早、种类最多的原产地和世界著名果树古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果业发展较快,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水果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据统计,1952年我国果树栽培面积为68.44万公顷,总产量244.3万吨;到1980年上述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78.3万公顷和679.3万吨,是1952年的2.61倍和2.78倍。到1998年水果产量和种植面积已达到853.3万多公顷和5452.9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4.8倍和8倍。…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我们对锦州市所辖的黑山县、义县、北镇县、锦县、太和区、天桥镇以及14个果树重点乡(镇)、场的果树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果树生产的发展速度很快,全市1991年现有果树面积86万亩,总产量达1.8亿公斤,与1985年相比,前者增加了22万亩,后者增加了48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果树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水果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人均水果40多kg,比50年代增加20多倍。果树生产在人民生活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烟台市有果树面积17.3万hm~2,果树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该看到,由于发展速度、果品数量的增长过快,果品质量相对忽视,而且在果树生产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用药量大,滥施乱用农药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4.
西丰县在"九五"期间已把果树生产确立为种植业中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果树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县有果树面积0.71万hm2,504万株,2000年水果产量为1.86万t,比1990年增长了7.4倍.其中:苹果8 900t、梨4000t、山楂2 100t、葡萄400t、李子2 000t、其它1 20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我国苹果生产的现状 苹果是建国以来发展面积最大、产量增长最快的一种果树,也是我国水果市场上最重要的一种水果,它几乎可以周年供应市场,在解决我国人民所需水果方面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84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达1135.3万亩,相当于全国果树栽培面积的1/3左右,较1952年的苹果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16.
自1985年建市以来,我市果树生产得以长足发展。1992年全市果树栽培面积已达39.4万亩,产量5.1万吨,分别比建市前增长了1.6倍和2.0倍。为充分发挥我市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奔小康、市委、市府提出了“一亩粮田稳温饱,六亩荒山奔小康”的战略目标,规划在“九五”末,我市粮经比例将达到5∶5,水果面积100万亩,其中梨、苹、柑桔大宗水果52.7万亩,桃、李、枇杷、葡萄、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苹果科研的进展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西洋苹果栽培已有100多年历史,解放前,苹果生产发展缓慢,到1949年栽植面积仅2万公顷,总产10万吨。新中国成立后,苹果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据1986年统计,栽培面积已达117.4万公顷,占全国果树总面积的31 .9%,是1949年的58.7倍  相似文献   

18.
1 我国葡萄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在我国,葡萄已和苹果、柑桔、梨、香蕉一起并列成为五大果树之一。葡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经济寿命长达30年左右,早果易丰产,经济效益高。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葡萄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到2000年初,我国的葡萄面积为22.32万hm2,总产量270.8万t,分别是1980年的7倍和24.6倍。目前,作为五大果树之一的葡萄,还未出现卖难的问题。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和5%。从比较效益和投入产出比来说,种植葡萄效益较高,而且见效快。随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葡萄新一轮种植高潮再次掀起。  相似文献   

19.
香蕉是我省的重要水果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广东和广西,名列第三位。近年我省香蕉发展速度居各种果树之首,1978年全省栽培面积仅0.74万亩,年产2850吨,至1988年发展到19.77万亩,增长25.7倍,产量达14.57万吨,增长50.1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港澳地区。但我省香蕉单产水平较低,1978年平均亩产只有385公斤,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果树生产发展迅猛,已成为该县继食用菌产业之后又一大农业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常绿果树、落叶果树16个种类120多个品系,栽培面积0.83万hm^2,年产量20万t,年产值4亿元。与1978年相比果树面积扩大了4倍多,产量增加了1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