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刊讯:2003年9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核工业湖南无纺布厂等单位的攻关课题负责人、有关专家及中国农科院科技局的领导共30多人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国家攻关“麻类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课题中期评估及滚动立项研讨会。会议由国家攻关“麻类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课题主持人、麻类研究所所长熊和平研究员主持。三大麻类(苎麻、亚麻、黄红麻)八个子专题负责人对各自承担的课题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认真总结了经验,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剖析,对今后工作的重点作了详细的计划。熊和平研究…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9日,由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设施设备研究室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全国麻类机械化生产技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农业部农机化司王国占处长、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王罗方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文学处长等有关领导,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运用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苎麻技术研究所以及东方红剑麻集团等国内从事麻类机械研究与推广的专家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简讯     
应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邀请,美国红麻协会(American Kenaf Society,AKS)秘书长、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刘爱民(Frank.A Liu)博士于2003年1月10-13日来我所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访问并取得圆满成功。 在华期间,刘博士与麻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就黄红麻研究与开发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和专题讨论,对麻类所承担的黄麻和红麻两个国家“948”项目执行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作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10月11日,农业部部长何康在浙江省农业厅赵小道厅长的陪同下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视察,陈宗懋所长向何部长汇报了五年来进行科研体制改革,“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和部、院重点课题的执行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科技开发的进展情况,同时还汇报了“八五”科技项目的申报情况,并反映了当  相似文献   

5.
7月8-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翟虎渠院长、湖南省人民政府杨泰波副省长到麻类所检查指导工作。在该所中层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熊和平所长就该所迁址长沙后的工作进展、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争取情况和国家麻类创新基地建设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6.
唐守伟 《中国麻业》2006,28(1):28-28
2005年12月23日-24日,受科技部委托。全国供销总社、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中的八个课题进行了会议验收。“特产资源”项目涉及茶叶、麻类、葫芦巴胶、辛香料、特种昆虫、蜜蜂、蚕桑和特种动物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其中“麻类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技术研究”课题,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分别为“环保型麻地膜及其制造工艺”和“一种利用欧文氏杆菌提取β-甘露聚糖酶的工艺”,建成麻类脱胶酶制剂生产线1条,选育麻类专用新品种5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麻作》1980,(3):32-32
“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第一次编委会议,于1980年6月19日至23日,在湖南沅江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福建农学院、湖南农学院、华南农学院、热带作物研究院、热带作物学院、华中农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松花江农科所、辽宁省农科院辽阳棉麻所、农业出版社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共十六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3年11月27日至28日,国家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长沙召开。国家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主要由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以及全国主产麻省(市)农业科研院校、种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其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正在酝酿中。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5人。会议由中国农科院麻类所熊和平所长主持,农业部、中国农科院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麻类所副所长臧巩固就全国麻类品种区域试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接着召开了品种鉴定委员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会议,对全国麻类品种鉴定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正如熊和平所长在…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黄麻组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际黄麻、红麻育种培训班”于9月20—28日在湖南省沅江市举办。孟加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泰国六个国家的12名学员参加培训。 9日20日上午在麻类所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参加开幕式的有国际黄麻组织行政及项目主任布郎(A.J.Brown)先生及夫人、种质项目  相似文献   

10.
孙学兵  邹星国 《江西棉花》1996,(2):39-40,F003
以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种湘苎二号及江西苎麻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品种玉山麻,青壳子和资溪麻等作亲本,采用单交,复交及回交等多种育种方法,在全无育出“双高”杂并苎麻新组合“赣苎一,二号”,还选育出一批有希望的新品系如89-12,B232,88-A,等。  相似文献   

11.
麻类生产汇报会开了四天,今天就要结束了,几天来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麻类生产认真负责的精神,详细汇报了各省(区)1990年麻类产销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交流了各地1990年高产典型、产销体制改革、综合开发的情况和经验以及技改费的征收、使用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会议开得很好,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2.
肖爱平 《中国麻业》2004,26(3):113-113
2004年4月11日,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科研条件工作专项“OFDA纤维直径分析仪用于麻类纤维的功能开发(项目编号:JG-2001-07)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关于执行情况的汇报、审查了相关试验资料、数据和专家测试报告,并观看了现场演示,一致认为:1、该项目系统地研究了苎麻、黄麻、红麻的纤维细度与直径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化回归方程;2、设计制作了苎麻、红麻、黄麻纤维细度数据分析测试软件(Ultra-OFDA),对OFDA纤维细度仪的软件系统进行了升级和改造,实现…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苎麻高效种植及多用途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兵海教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研究所所长李谦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彭定祥教授、以及来自湖南省农业厅、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及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研发的"苎麻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观摩与研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院重点课题“茉莉花茶窨制新工艺与设备研究”于1992年7月16至17日在福州通过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省内外教学、科研、生产、机械等部门十三位教授、专家组成。课题主持人陆修闽助理研究员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茉莉茶花增湿连窨新工艺测试小组介绍了现场跟踪测试情况和意见,并提供了现场  相似文献   

15.
葛茂周     
葛茂周先生1928年8月生,山东省寿光县人,1951年原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浙江省农业厅从事麻类生产的技术推广工作。现为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高级农艺师。先后任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麻作》编委、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苎麻情报》编辑顾问。1993年10月,享受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四十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5项,其中“黄麻亩产千斤规律及技术的研究”(与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合作),获国家198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红麻抗病高产杂交组合红麻5号选育及化杀制种技术”(与…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之时,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迎来了五十周年华诞,在此,我谨代表农业部向麻类研究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麻类研究所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7.
<正> “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总结会议于1989年12月5~8日于北京召开,课题主持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了会议。会议期间听取了各专题承担单位4年来的研究工作汇报,讨论了1990年专题验收和“八五”研究工作的继续等问题。通过汇报总结,本项目包括的75—02—06—04,75—02—06—05和75—02—06—06几个专题,在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都已超额完成了合同计划指标,其中“六五”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通过“双认证”复查评审验收根据农业部农质办函(2005)80、87号文,2005年12月8~10日,由五名国家级评审员组成的评审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承建的“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了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五年到期复查现场评审。评审期间,评审组采用听、问、查、看、考等多种形式,对“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以及与新评审准则的符合性进行了全面考察。评审组认真听取了中心2000年10月首次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机构审查认可以来检测工作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介绍;认真审…  相似文献   

19.
苎麻新品种“圆叶青”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唐守伟(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新品种“圆叶青”1984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1987年和1990年分别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圆叶青”采用辐射诱变选育成功的,它具...  相似文献   

20.
《花生学报》2006,35(4):5-5
2006年9月2~3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花生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2006-G24)调度会在黄岛召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汤松科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禹山林研究员、执行专家单世华博士以及各省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莱西参观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田以及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会议首先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单世华博士汇报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然后由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等省的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省2006年度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十一五”的实施计划和安排,最后禹山林研究员作了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