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的一类病害,由灰飞虱携毒传播,近些年该病害在阜南县玉米生产中发生程度加重,给当地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实践,文章总结了玉米粗缩病发生的症状、规律、发病的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的一类病害,由灰飞虱携毒传播,近些年该病害在阜南县玉米生产中发生程度加重,给当地农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分析了发病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也是河南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玉米纹枯病除了为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广及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  相似文献   

4.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纹枯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三大病害之一,具有发病早、频率高、蔓延快、危害程度重等特点,从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丹东地区处于辽宁省,其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纹枯病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当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发展极为快速。基于此,通过阐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纹枯病是河南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广、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近年来,宝丰县各乡镇玉米种植区都不同程度发生过玉米纹枯病危害,并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在50%以上。一、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  相似文献   

7.
正一、玉米纹枯病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在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1、症状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  相似文献   

8.
沿淮地区玉米病害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沿淮地区玉米病害调查采样,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发生的玉米病害有十几种。主要病害是: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玉米瘤黑粉病(Vstilago maydis)及各种叶斑病。还首次发现玉米细菌性茎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相似文献   

9.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1.
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该文就我国玉米小斑病流行小种、流行规律、发病原因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等方面作简要综述,以期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表面张力、接触角、沉积量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初步探讨了加倍杀对井冈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井冈霉素药液中加入加倍杀,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增加药液在玉米叶片上的沉积量,加倍杀最佳加入量为井冈霉素制剂量的15%。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加倍杀在离体条件下对井冈霉素抑制玉米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无明显的增效作用,但能有效提高井冈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减少药剂用量。初步推断加倍杀对井冈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的增效机理是由于改善了药液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斑病是云南省玉米叶部病害之一,严重地制约着玉米产量.通过田间定点系统调查和人工接种鉴定,证明云南省玉米灰斑病的始发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在玉米抽雄吐丝至成熟期的8月中旬至9月下旬迅速暴发流行.同一品种随着海拔增高病情加重,特别是在海拔1800 m以上,产量损失最大.海拔1500 ~ 1800 m区域次之,海拔1500 m以下区域发病较轻.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地表的病残体上越冬.抗病品种少,中抗以上品种仅15.78%.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提早播期有减轻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动态及预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叶部病害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作者结合近年来对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动态及预测预警研究工作基础,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以及相关研究报道,系统综述了我国玉米叶部病害发生危害、病害流行动态预测模型构建、病害损失估计、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井冈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人工接菌条件下,以井冈霉素为防治药剂,进行不同防治时期和次数的处理,研究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评价为:在拨节期+ 抽雄期各施一次药> 拨节期防治> 抽雄期防治> 吐丝期防治> 蔫丝期防治。防治的适期应掌握在病害进入盛发期前,受害叶鞘位较低( 不超过第8 叶鞘位)时进行。  相似文献   

16.
There are a total of more than 40 reported maize viral diseases worldwide.Five of them have reportedly occurred in China.They are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maize dwarf mosaic disease,maize streak dwarf disease,maize crimson leaf disease,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 and corn lethal necrosis disease.This paper reviewed their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virus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virus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in cor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7.
于2009-2010连续2年大田条件下研究3个氮肥处理对玉米地上部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重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灌浆初期不同器官所占生物量比重表现为:下部茎组>下部叶组>中部叶组>下部鞘组>上部叶组>中部茎组>雄穗>苞叶>中部鞘组>上部鞘组>上部茎组>穗轴>花丝>穗柄;而成熟期为:籽粒>下部茎组>穗轴>下部叶组>中部叶组>苞叶>上部叶组>中部茎组>下部鞘组>中部鞘组>上部鞘组>上部茎组>穗柄>雄穗>花丝。整个灌浆期下部茎组生物量比重下降最大,其次为下部叶组。上部叶组、上部茎组、穗轴的生物量比重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下部叶组、下部鞘组、花丝、雄穗则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维持灌浆期上部器官功能期、促进穗部性状物质转移,对于过量施肥条件下形成更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山西省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8年山西省玉米矮花叶病大流行,发病面积近45万hm2,约占全省玉米面积的52%,因病减产5亿kg。流行区域主要在中部,其中祁县、太谷、榆次3县市病情最重,种子田受害最大。晋中地区制种田6800hm2,减产面积占92%,其中减产5成及5成以上乃至绝产面积就占75%。根据病害流行学基本原理,结合调查和检测、记录资料,分析了流行原因,提出种子田和大田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鄂西山区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2007~2008年鄂西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玉米生产上的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鄂西山区玉米生产上主要的病害除了常发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穗腐病、茎腐病、锈病外,玉米灰宽病发展速度快.为害日益加重,成为鄂西山区玉米生产上不容忽视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诱导玉米纹枯病系统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喷施处理玉米植株,再人工接种玉米纹枯病病原菌于其上,探讨外源水杨酸对玉米植株纹枯病系统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所有喷施水杨酸的处理均能使玉米植株纹枯病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0.10mol/L处理的纹枯病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处理(0mol/L)相比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外源水杨酸喷施处理浓度。通过了解外源水杨酸诱导玉米纹枯病的系统抗性或过敏性反应。有助于提高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