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景观特色衰退的问题,以城市公园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域文化设计表达上的常用手法对地域文化进行分类,参照植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市的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地域文化的丰富度不高,地域文化中缺少地域历史遗迹的保留。在5类地域文化中,艺术再创造类景观占有绝对优势,生活场景再现类景观的数量、多样性及文化表达等各项指标值都最小。地域文化艺术再创造和历史题材的借鉴类景观在设计与表达方面效果很好,表现形式主要为雕塑及景墙,文化题材丰富,但地域文化的表达在景观要素上种类单一,缺乏对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地域文化内在含义挖掘不够深刻,多为表面形式展示,而缺少对文化的深层挖掘与传达。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景观建设必须遵循着一定的设计原则,从而体现出城市所在区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地方性特色。本文主要从地方性原则、主题原则、人本原则等方面阐明城市公园景观应该遵循的原则,从而确保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效性,更好地满足人门精神和文化需求,促进城市绿色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祺  李忠明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7-489,492
结合礼县西犬丘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景观塑造中,紧扣"先秦文化再现"这一主题文脉,探索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城市文脉对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晓倩  陈展川  陈旭  王宁  邓涛 《热带生物学报》2020,11(3):353-360,367
在城市中构建完整的“海绵体”体系,能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水排放压力及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公园是构成城市海绵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城市雨水的调节利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传统理念的城市公园建设仅重视公园的景观体验而忽视公园绿地的调蓄雨水能力。笔者通过对海口城市公园的调查,在分析海口传统城市公园建设中雨水综合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公园海绵化建设的雨水管理策略,为未来城市公园的海绵化建设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域特征是一个城市最本质的特征,在现代城市建设逐渐"西化"的大潮中,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特定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质,景观营造应从地域特征中找寻设计语言,打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城市景观。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分析了北碚区的地域特征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对地域特征要素在北碚区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分析,最后总结出地域特征在北碚区城市景观运用中的布局特点和所取得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道路景观成了提升道路景观的突破口。本文以内江市学院路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了蕴含地域文化的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通过"主题介入"式的分段景观设计,探索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地域文化表达方法。旨在提高人们对蕴含地域文化的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视,并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提升城市道路景观的品质与内涵,营造具有个性与特色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7.
水本身就与人类生存及发展紧密杂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水源充足的地方基本发展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因其可调节局部小气候且改善人居环境,对体现城市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而城市滨水系统也是城市景观中具有多样性的景观设计,合理规划可成为凝集城市文化内涵的理想景观空间地带,对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含义。虽然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在体系、理论面向并不成熟,在建设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生态破坏及设计方式陈旧等问题,尤其缺失文化传承性。于此笔者将以城市地域文化传承,在滨水景观建设中所体现演化过程展开论述,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完整体系,期望为今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好的传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市景观建设的加快,也使得城市道路景观也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城市入口道路景观。城市入口道路景观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优秀的城市入口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本文通过对宝丰县X030道路升级景观设计项目的实地研究,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将地域文脉融入景观设计,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以期为以后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景观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本文以江苏滨海县玉泉河景观工程设计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将海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滨水景观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0.
陈大鹏  高娟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72-10475,10525
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性的含义。从城市所面临的缺乏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危机出发,通过对白水县杜康东路景观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解析了白水县的城市文化背景、项目概况和设计定位、设计指导思想以及总体构思与节点布局,以探讨如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本土地域文化,并且以地域文化为重要的创作源泉,吸收其有益的"基因",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从而更好地展现城市的鲜明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正因如此,人们有了大量可以进行休闲娱乐的空余时间。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所喜爱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其中可以进行聊天、散步、骑单车、跑步等休闲娱乐活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难得的水域所在之地,在城市中承担着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因此,如何对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进行设计,值得思考。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和构成要素、滨水景观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设计城市公园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2.
刘卫斌  陈祺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97-10200
以中卫市中央大道景观带设计为例,立足沙漠边缘的实际,紧扣"沙文化"主题,探索滨河城市干道的地域文化与绿色生态景观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城市干道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将地域文化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与表现,是避免城市景观设计"千城一面"、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化城市绿地景观的必由之路.地域文化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以整体性、独特性、可持续发展为表达原则,又通过表达载体和一系列的表达方法,使不同的地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展与创新,展现出城市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滨水景观区是城市开放空间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其设计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设计的特点而形成。该文主要概述滨水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着重分析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和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作用,以东北地区鲅鱼圈的山海广场为例来阐述地域文化如何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城市景观为载体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最终实现景观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融入雨水基础设施中,形成生态功能与雨水管理功能结合的美学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记录、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作用,以及柳州可供选择的公园景观植物种类。【结果】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常用的屋顶绿色、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和植草沟等生态设施的植物配置应用。【结论】在营建柳州海绵城市公园景观植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实现生态雨水管理设施与景观植物配置合理的融合,使城市景观公园向着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南阳市西峡县鹳河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在城市生态廊道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景点意境的创造、植物的种植规划和景观小品的设计,融地方历史文脉、地域特征于一体,做本土化,诗意化的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雕塑的功能在于组织园林景观、点缀和装饰环境 、再现历史和地域文化、表达城市共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安康有着积淀深厚的地域资源和历史底蕴,在园林城市建设中,利用景观雕塑建设展现地域传统历史文脉,形成园林城市地方特色,传播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  相似文献   

20.
毕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53-15455,15462
概述了场地分析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所处阶段和作用。以宜昌市运河公园为例,探析了公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将该案例的设计思路归纳为:延续场地历史与文化脉络;形成稀有的城市湿地景观;尊重周边环境,融休闲游憩及理想山水格局于一体;通过核心景点展现地域风情;利用植物规划体现地域特色5方面。通过分析运河公园的项目特色,揭示了城市公园特色营建的4条路径,即以围绕城市发展的需求,用新思想引导;体现地域风情;挖掘当地的历史资源;充分表达公园性质。认为城市公园特色营建应从场地分析入手,通过对该场地显性的自然景观特色和隐形的人文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提炼,分解、加工、整合之后使之成为具体的概念,借由具体的景观要素体现该场地乃至该城市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